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2)
第四节陵墓建筑古代中国是一个礼制盛行的国家。守孝、祭祖是中国儒家礼俗中的头等大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于受到儒家文化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笃信“厚葬明孝、媚祖邀福”的理念。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寝、陵墓。在战国时,人们将高大的坟丘称为“陵”。所谓“寝”,是指皇陵上的宫殿建筑,它是由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布局形式发展而来的。我国自黄帝起至清代止,兴建帝陵之风历代盛行,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规制之繁令人叫绝。历代帝王不惜巨金,大兴土木,将陵墓地上、地下建造成规模宏大、精美豪华的建筑艺术品。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而且受所谓“风水”之说的影响,选址多在环境优美之处,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物、雕刻绘画与建筑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陵墓建筑成为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类型,现大多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陵:古代大的土岗叫陵。到了汉代,陵是专指皇帝的坟,成了皇帝坟墓的专称。清东陵墓:从土,从莫,莫亦声。“莫”意为“黄昏”、“夕阳西下”。“莫”与“土”联合起来表示“在黄昏时刻下葬”。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推平,不植树者称墓。辨析:坟与墓,坟字繁体从土从贲,“贲”意为“前冲”,“土”与“贲”联合起来表示“冲天而起的墓”。结论:坟者有土包耸起,表示死者有冤屈,心中不平,如周武王克商,命令加高殷王子比干之坟,即表示比干死得冤;墓者地表平平,表示墓主系正常死亡,没有冤屈。后来凡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都泛称为墓。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墓丘:土之高者叫丘。天坛的祭天坛叫圜丘。林:圣贤的墓叫林。孔林一、陵墓形制形制即封土形式,封土就是指墓上堆筑的土丘。在春秋前期及其以前,墓葬是没有坟丘的。春秋晚期才出现墓而封土为坟,孔子将其父母合葬时曾说:“古也墓而不坟。封之,崇四尺”。因为孔子是一个东奔西走的人,为了便于识别,于是就筑了四尺高的坟丘,目的是成为墓的标志。到了战国时,“封土为坟”的墓葬形式就普遍推行了,成了一种文化风俗,并成为定制。当时统治者的陵墓都有高大的封土堆。中国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方上是早期陵墓的封土形式,就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锥体。因其上部好像是被截去顶部的方形平顶,故名“方上”。方上,在秦汉两代最为盛行。陕西秦始皇陵和汉代帝王陵墓均属此类。陵墓形制秦始皇陵墓以山为陵即利用山峰作为陵墓坟头,这样既能体现帝王的浩大气魄,又可防止盗挖和水土流失,在唐代最为盛行。唐乾陵、昭陵,就是这种封土形式。陵墓形制唐昭陵—以山为陵唐乾陵宝城宝顶这是明、清时期所采用的一种封土形式。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宛如一座小城,即“宝城”;高出的圆顶,称为“宝顶”。宝城上建有明楼,楼内立石碑,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河北清东陵、西陵为其典型代表。陵墓形制明十三陵—宝城宝顶二、陵园建筑帝王陵墓前往往都有规模宏大、富丽豪华的建筑物,主要用于祭祀、装饰、保护陵墓,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1.祭祀建筑区主要建筑是祭殿,又称享殿、献殿,是供帝王祭祀之用。两旁是配殿、廊庑等。祭祀建筑区陵园建筑2.神道神道又称“御路”、“甬路”,是通向祭祀区和墓区的大道。道前立华表,两侧排列石雕群像,道终立墓碑。华表为墓地的标志,等级的象征。石雕有石兽(石像生)、石人(翁仲),是地位和侍从的象征。陵墓前石刻是陵墓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3.护陵监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监外有城墙保护,内有衙署、市衙、住宅等建筑,好像一座小城。明十三陵—神道三、墓室结构木椁墓室从殷代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往往采用此种结构形式。早期为井干式结构,即用大木纵横交搭构成。到西汉时出现用大木枋密排构成的“黄肠题凑”形式,是木椁墓室发展的顶峰,即“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西汉帝王墓室就是木椁墓室。黄肠题凑“黄肠题凑”为天子葬制。所谓“黄肠”,是柏木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黄肠——即柏木黄心题凑——就是木头垒起一圈墙三、墓室结构砖筑墓室是墓室结构的重要形式,分为空心砖砌筑和形砖砌筑两类。空心砖墓室始于战国末期,形砖墓室约始于西汉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应用渐广。石筑墓室多采用拱券结构。西汉晚期出现石室墓室,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明清陵墓墓室全部采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各室相互贯通,形成一个地下宫殿。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是最为著名的地下宫殿。明定陵地宫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营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跪射俑跪射俑将军俑步兵俑铜车马铜车马青铜大鼎秦半两夔纹大瓦当西汉帝陵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咸阳市。西汉经历了11个皇帝,除文帝刘恒霸陵、宣帝刘询杜陵在西安郊区外,其他9个帝王陵墓均在咸阳市北原上。自东向西依次为景帝刘启阳陵、高祖刘邦长陵、惠帝刘盈安陵、哀帝刘欣义陵、元帝刘渭陵、平帝刘康陵、成帝刘延陵、昭帝刘弗陵平陵、武帝刘彻茂陵。帝陵园为方或近方形,四面各一门,门前有阙。霸陵因山为陵,其余帝陵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底部方或近方形。西汉帝陵规模宏大,建筑布局严谨,随葬品丰富,是封建时代墓葬制度的最高形式,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汉茂陵任城汉陵地下墓室汉王陵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唐十八陵唐朝18个皇帝的陵墓,分布在陕西省咸阳市和渭南市,渭水之北、北山之阳,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石成室。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也是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并有167座陪葬墓。昭陵保存了大量的唐代书法、雕刻、绘画作品,其中“昭陵六骏”浮雕,构图新颖,手法简洁,刻工精巧,是石雕艺术的珍品。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彩绘釉陶俑,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全国罕见。乾陵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之地。陵园内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宫城、皇城、外廓城井然有序,现存有华表、翼马、驼鸟、无字牌、述圣记碑、石狮、六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120多件,整齐有序地排列于道两侧,气势宏伟,雄浑庄严,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和绚丽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唐代瑰丽的地下艺术画廊。唐昭陵唐乾陵旅游图唐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唐乾陵鸵鸟浮雕石刻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是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寝的总称。陵区的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盆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十三个陵寝中,建筑最为雄伟的是长陵,结构最为精美的是永陵,规模最小的是思陵。陵区南北长达7公里的中轴线上,建有宏阔壮观的神路。路两侧排列着造型生动,刻工精巧的石雕,共有石像生18对,自南向北排列顺序是;雄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均为两卧两立,其后则是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定陵定陵博物馆位于大峪山下,是明代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和他的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陵寝,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六年竣工。定陵地宫于1956年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地下宫殿距墓顶27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组成,全部是石结构,为拱券式无梁建筑,殿门均用汉白玉雕成。地宫前殿是空的,中殿放有三个汉白玉石雕宝座和三盏“长明灯”,左右配殿放有棺床,但没有棺椁。后殿是地宫最大的一个殿,地铺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着帝后棺椁,皇帝居中,左右各一个皇后棺椁周围放着26只朱漆木箱,内装随葬器物。定陵神路定陵神路定陵神路定陵神路定陵神路石像生—文臣定陵神路石像生—武将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司马贞的《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翁仲路,是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必经之路。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文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征着帝王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这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3.18米以上,据说是最高大的石翁仲了。明十三陵长陵定陵地宫清东陵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清东陵位于燕山山脉的南麓,始建于清顺始十八年(公元1661年),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陵区依山而建,因地制宜,达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和谐统一。全陵区建有帝陵5座,以顺治陵墓——孝陵为中心,其他陵墓依次分列两旁。东侧有顺治皇后孝东陵,康熙皇帝的景陵;西侧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及裕妃园寝,咸丰皇帝的定陵及咸丰皇后的定东陵。此外,在东南部有同治皇帝的惠陵。唐山旅游区清东陵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陵区内有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4座帝陵。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陵寝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清西陵第五节礼制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包含着浓重的对祖先的崇敬,对天地、日月、土地、粮食以及各种神的崇拜,对文神、武神的尊敬。历代帝王为了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将自己比作天地之子,受命于天统治百姓,增强政权的合理性,强化自己的政权统治。祭祀天地因而成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重要的政治活动。而且发展到后来,成为统治阶级的专门权利。《礼记》中规定“天子祭天地,祭山川,祭五祀”,而诸侯只能“祭山川,祭五祀”。坛庙是一种祭祀建筑。它不是宗教建筑,却具有一定的民族宗教文化的崇拜意义;它不是宫殿,但又渗融着政治、伦理的丰富内容。它是遵从“礼”
本文标题: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9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