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工业园区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
8第二章工业园区理论及概念辨析第一节国内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一、国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一)国外工业园区发展理论1.产业区及新产业区理论产业区理论是以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的,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890)中将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现象,叫作“产业区”。马歇尔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和动力机制,他强调通过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引起的外部性导致整个产业平均成本下降,他将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经济规模,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这种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马歇尔的昀大贡献是重点强调了产业区内产业集群特性,发现了产业集群带来的“新鲜的产业空气”。遗憾的是,以外部经济性为基础的产业区理论由于缺少严格的数理表达方法,而被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所忽略,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胡佛将聚集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产业区理论才再次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而此时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学园、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加拿大的“北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园区的成功也为产业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验场地。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人类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的工业化地区遭受世界经济危机打击出现衰退的时候,在意大利东北部经济却呈现增长势头。这些地区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结构以新兴手工业为主,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企业之间由于互相信任使有稳定协作关系的网络十分发达。由于这个地区有数量众多的工业小区,且每个都有与马歇尔产业区类似的特征,又由于这些地区为新兴产业区,故又被称为新产业区。1977年,意大利社会学家Bagnasco首次对新产业区现象进行了研究,随后意大利另一学者Bacat-tini于1978年明确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定义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围绕新产业区这个概念,许多学者进行了扩展分析与验证,后来新产业区概念从欧美引入到发展中国家,但之后对新产业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园区上,使得科学园区的概念得到了广泛深入的讨论[7]。随着科学园区基本概念的建立,研究方式也随之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研究发展。对新产业区的研究,至今仍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前沿。不论是马歇尔的外部经济,还是新产业区的新特点,这都是工业园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产业区及新产业区理论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理论。2.韦伯的聚集经济理论9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这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则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互相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韦伯在1909年著作《区位原论》中,花了相当的笔墨来说明产业集聚。韦伯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判明各个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作用的大小。在他的纯理论探讨中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他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运费)与劳动成本(工资),而实际上对区位起作用的位置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在集聚因素中,韦伯又探讨了特殊集聚因素和一般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诸如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藏,工业会集聚于交通枢纽,或吸引到煤矿的周围。但是,韦伯认为这些特殊集聚因素不具有理论研究的一般性,因此他重视研究影响工业集聚的一般因素。在他看来,一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能给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成本。集聚之所以能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例如,有专门的机器修理与制造厂可以为各个工厂提供服务,有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向各厂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力,各厂享有购买原料方面的便利,有公用设施和道路便利等,这些都有助于工厂生产成本的节约[8]。3.克鲁格曼的产业集聚理论1991年以来,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聚集和产业集群的论文和著作。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1992)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简明而有效的的模型,即关于中心—外围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克鲁格曼力图说明区域或地理在要素配置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的模型中,处于中心或核心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农业地区,这种模型的形成及其效率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的聚集程度。可以说,克鲁格曼是继马歇尔之后第一位主流经济学家开始把区位问题和规模经济、竞争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对产业聚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的学者。同年,克鲁格曼还出版了一本研究聚集经济的著作即《地理与贸易》,该书中克鲁格曼提到“一些非常不象高技术部门与高技术部门并没有区别,从经济上讲,米兰的时装业和128号公路没有实质的区别”,这也大大拓展了产业集聚的范畴。1995年,克鲁格曼出版了《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一书,该书既是他的新经济地理学的一部代表著作,又是对他的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尤其是建立了关于聚集经济的新的模型。1999年,克鲁格曼和另外两位学者合作,出版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相当系统地论述了产业集群和聚集经济的形成因素,并完全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和分析产业的集群和经济的聚集这些现象[8]。克鲁格曼把经济学与地理学较好的进行了融合,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先河,产业集群理论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理论,这个理论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核心理论。4.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一词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熊彼特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过程。他认为生产过程是把原料和动力结合在一起的过程,生产新的产品或者用新的方法生产旧产品则是改变原料和动力结合的过程。当新的结合过程不是陆续出现而是10突然发生的时候,才可称为经济发展。这种新的结合过程或生产方法,熊彼特称为创新或创造性反应,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9]。迈克尔·波特(1985)把集群和创新联系在一起,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指出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竞争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反过来,这些创新活动又导致新企业和新型企业活动的出现;集群还有利于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并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9]。波特提出了关于国家竞争力的著名的钻石体系,而且指出这个理论很容易应用到城市地区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因此他的产业集群也适合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研究。他说“钻石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系。”关于产业集群的扩展,“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于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合。在产业集群中,有竞争力的产业提升另一个产业是正常趋势。它的扩展方向是由产业集群内部普及到全国。”[10],波特的产业集群的承载体就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通过引进研究设施,增加服务和支撑工业,集聚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并组建新公司,使他们开始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循环往复,创新能力可以不断地提升。5.孵化器理论孵化器是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创业者提供资金、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产品推广、企业管理、法律顾问、会计等方面服务的非盈利性机构,实际名称有“孵化基地”、“创业中心”、“创业园”等多种。孵化器是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也是一种把技术推向市场的方式,但不是要把技术成果出售,而是要让技术成果以公司的形式体现在产品中,让公司的产品打开销路,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孵化器理论认为,新创办的中小型企业往往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其存活率普遍不高,需要通过有组织地、适时地供给其“孵化”期所需的“营养”条件,提高存活率,同时孵化出的企业由于同出“一窝”,具有亲情,容易进行交流合作、信息共享和相互支持,从而获得迅速成长,并促使企业大量繁衍[11]。图2-1孵化器作用示意图工业园区是以高科技的劳动和大量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集聚为特征,工业园区是孵化器的昀佳选址。工业园区中包含有为新生企业提供的孵化空间,这些孵化器设施与成熟本地的高新技术企业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发展支撑服务和客户网络衍生新企业,形成产业文化跨国的高技术企业11公司或新建分厂的永久性设施不同,它们一般提供固定期限的孵化场所,租金较低,以减少新公司的破产率。可见,工业园区是孵化器的昀佳区位,工业园区有了孵化器功能,成为企业成长的苗床,这就会为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二)国外城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理论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和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ocoisPerroux)于1955年昀先提出的,其思想基础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产业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理论。它强调投资在推动性工业(极)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而导致全面的工业增长。其基本含义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推动性工业所诱导的增长发源于推动性工业所在的地理中心,这种地理中心称为增长中心。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更多的是以抽象的经济空间为出发点,这种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关系为内容的,但忽视了增长的地理空间的变化。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重新系统分析了经济空间的概念,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由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称地域结构关系,着重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指出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影响:“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12]。增长极理论是解释工业园区空间分布的一种昀强的理论,工业园区在城市空间中不可能均匀分布,而是在有利的一系列条件下产生发展,成为城市的经济增长中心。工业园区即属于这种增长中心;通过累积因果过程,工业园区可以吸引到更好的人才,更多的资金,工业园区企业之间的大量联系和所诱导的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原料流、信息流的基础上的,从而又使工业园区获得更快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增长极可能是一个工业园区,也可能是多个工业园区组团。2.核心—边缘扩散理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就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一种理论,是由美国规划学家弗里德曼于1966年在其《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弗里德曼将一定空间地域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通过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实现的。核心区积聚或扩散生产要素,引导或支配边缘区,谋求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昀大化边际效益,对有限资源要素重新进行空间配置。他还认为,核心区之所以能对边缘区施加影响,除了核心区的原有创新活动比较活跃,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外,还具有使边缘区服从或依附的权威或权利。边缘区在发展过程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区域的核心,广大乡村地区是核心地区的腹地,是边缘区。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与边缘的界限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区域的空间关系不断调整,昀终达到区域的空间一体化[12]。在核心—边缘扩散理论中,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也遵循着由城市核心区向城市边缘12区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布局也是动态的,并逐渐趋于合理化。3.城市圈层结构理论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要素在中心城市的聚集是昀基本的前提。古典经济学认为由距离所产生的成本—效益的空间差异,导致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化。新古典经济学派则将地方性市场、非贸易用途的中间产品供给与技术溢出作为产业聚集的空间机制,这对经济的空间聚集作出了一个静态的解释,但忽略了部分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的内生与外生条件。为了修补这一明显的缺陷,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
本文标题:工业园区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49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