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本专题反映了中古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此后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向衰亡!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中国历史年代发展顺序古代朝代更替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相关联系:中古经济结构;中古主流思想、中古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中古遗址(长城、兵马俑、故宫);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中国历代开国和末代帝王•夏朝:启——桀商朝:汤(天乙)——帝辛(纣)东周:姬发(武王)——周厉王西周:宣臼(周平王)——周赧王姬延秦朝:秦始皇赢政——秦二世胡亥西汉:汉高祖刘邦——孺子帝刘婴东汉:光武帝刘秀——汉献帝刘协三国魏: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三国蜀汉:蜀汉昭烈帝刘备——蜀后主刘蝉三国吴:吴大帝孙权——吴末帝是孙皓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晋憨帝司马业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晋恭帝司马德文隋朝:隋文帝杨坚——隋恭帝杨侑唐朝:唐高祖李渊——哀帝李拀•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宋钦宗赵桓南宋:宋高宗赵构——宋末帝赵昺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元顺帝托权铁木耳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思宗朱由检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宣统溥仪总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定义: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或国体与政体的总和).2.分期:以秦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清朝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发展(汉唐宋元)顶峰以秦为界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早期国家的出现:(2)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世袭制: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西周---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动摇破坏;2.分封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二、商朝1、商的兴衰:商汤灭夏——武王伐纣;2、商朝政治的特点: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②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一.夏朝:1、夏的兴衰:夏启——夏桀2、夏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拓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A、社会历史的倒退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西周的兴衰: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平王东迁;三、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目的:分封对象:诸侯的权利:对天子义务:分封规模:王族,前代贵族和功臣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以再行分封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2、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目的:分封对象:诸侯的权利:对天子义务:分封规模:分封作用:周王室衰落,诸侯强大,分封制逐渐瓦解王族,前代贵族和功臣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且可以再行分封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在当时稳定了统治秩序;扩大疆域;传播文化分封制瓦解巩固政权,有效统治(政府政策的根本目的)思考: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受封诸侯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便利了其势力的增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争霸战争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西周分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C规定义务D规定贡赋DA3、宗法制定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第一子)大小宗作用:①保证了贵族的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西周宗法制示意图巩固: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D、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西周时期,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A相互之间是绝对的B土地等分配与继承关系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D方国联盟的基础B【探究活动1】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如何?它们对西周统治起到的共同作用有那些?关系:宗与分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共同作用:①有效防止了贵族之间因权利继承产生的纷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探究活动2】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1)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小结: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4)世袭制度。•1.(2008年广东单科,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B•2.(2008上海历史,A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A•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周王室才可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称为大宗•C、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D、大宗和小宗只是家族的等级关系B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C、唐D、清《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由此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姓氏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封建国家的倡导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D、宗法制的影响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本文标题:分封制和宗法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0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