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孙权劝学执教者袁凤山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学习简单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如何学习还没有比较清晰地认识,文言基础比较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记《资治通鉴》有关知识。(2)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一些文言的实词、虚词的意思。如:当涂、掌事、治经、博士、涉猎、刮目相待等实词;岂、遂、邪、更、之、过、乃等虚词。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人物语言中体验人物个性。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想体现一种新的文言文教学思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合作探究、适当运用。“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自主学习简单的文言文,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即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运用,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本文作者为了突出“孙权劝学”,对材料进行了剪辑处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条件。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因为本文是自读课文,因此这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知识点加以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4分钟)2、(7分钟)3、(7分钟)4、分钟(8)5、(8分钟)6、(8分钟)1、导入激趣。2、检测预习。3、辨读课文。4、析读课文。5、品读课文。6、创读课文。1、了解本文出处、作者。2、检测预习。3、辨读课文。4、析读课文。5、品读课文。6、创读课文。学生通过自读、预习检测、辩读、析读等几个环节使学生由读准到读懂、读情、读透,从而深刻领悟文章主旨,完成教学目标。课堂小结2分钟根据学生阅读文章和对文章有关情节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本文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布置作业1分钟1.课下背诵课文。2.搜集有关通过刻苦读书取得伟大成就的五个故事,形成文字,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板书设计附: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吕蒙赞学←鲁肃(善劝)(肯学)(爱才)由“吴下阿蒙”————→令人“刮目相待”的大将启示:肯学、勤学教学反思《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在人物描写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由读准到读懂、读情、读透──背诵,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我对这节课感觉很满意。
本文标题:《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0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