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理论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1.28.-1895.8.5.)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共产党宣言》出版过200多种文字1000多种版本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被西方评为“千年第一学人”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英国BBC广播公司先后发起投票征询:“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学人’?”两次投票结果都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位居第二。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英国《卫报》2005年7月14日报道:卡尔·马克思是英国最受尊敬的哲人。英国广播4台《我们的时代》系列节目主持人梅尔文·布拉格通过民意测验得出的结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然而要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存在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李大钊在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1920年,李大钊又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陈独秀1922年把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的精神归纳为两条:第一,“实际研究的精神”;第二,“实际活动的精神”。他说:“我很希望青年诸君能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的学理。”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学说,“不能仅仅研究其学说,还须将其学说实际去活动,干社会的革命。”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最终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权,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是,由于党处于幼年时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加上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革命走了很大的弯路。特别是1931年党内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转折点。毛泽东领导全党坚决纠正左倾错误,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经过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的延安整风运动,把全党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全党学会了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1945年4月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一段话:“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45年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他说:“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共“七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瞬间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戊戌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未能成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胜利。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遭遇严重挫折和损失。孙中山“民权”“民生”“民族”三民主义来自林肯的“民有”“民享”“民治”(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又结合中国反清特色。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实践的、开放的、动态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斯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列宁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绝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毛泽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意义,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一定会给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语言、新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带来民族风格。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返回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第二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生平简介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毛顺生,谱名毛贻昌,母亲:文七妹。共生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毛泽东生平简介1893——1921——1935——1949——1976出生——建党——执政——建国——去世出生:农民--中国革命问题的关键教育:大学本科个性:革命家--具有斗争性哲学家--智慧诗人--豪放,理想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①1914年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②中国革命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理论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2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