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10组歌精品课件(浪之歌雨之歌)
浪之歌浪之歌雨之歌雨之歌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和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他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的代表。炽热执拗憔悴天穹璀璨馈赠酷肖纤细长吁短叹彻夜不寐chìniùcuìqióngcuǐcànkuìXiàoxiānxūmèi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浪唱出了怎样的歌?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衔接自然。)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运用拟人和并列句式)朗读《雨之歌》,思考“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雨:奉献者、生命的使者。主题: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1、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2、用拟人手法赋予“浪”“雨”人的灵性,想象新奇。3、成语、双声叠韵词、文言词的使用,有文采。4、押韵,朗朗上口。语言特点: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已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本文标题:10组歌精品课件(浪之歌雨之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3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