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传染病相关专业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方法就是很重要的方法(A)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2.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C)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病原携带者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4.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E)A.研究疾病的病因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E.以上均对25.“非典”传播模型的建立属于以下哪种研究?(D)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观察某种新药的疗效D.将调查数据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E.基础实验室检查6.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7.7、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B)A.分析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临床研究8.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B)A.病例对照研究B.现场试验C.队列研究D.历史性队列研究E.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9.以下哪一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E)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3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10.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C)A.临床试验B.社区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治实验研究11.为了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应用(C)A.遗传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移民流行病学D.描述流行病学E.理论流行病学12.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以下哪种情况?(C)A.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13.近百年来猩红热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轻型病人增多,病死率50年代为20年代的1/30,这种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为疾病的(A)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414.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E)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15.比较两个地区的流感流行程度时最好用:(D)A.罹患率B.标化发病率C.患病率D.发病率E.累积发病率16.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E)A.发病率相当稳定B.病程相当稳定C.患病率相当稳定D.当地人口相当稳定E.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17.在流行病学较常用的发病统计指标有(C)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率、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病死率C.罹患率、患病率、发病率、续发率D.发病率、患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E.发病率、患病率、相对危险度、超额死亡率18.计算某一时期内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时要考虑新发病例数和以下哪种?(A)A.病例的地区分布、各地区暴露人口数B.暴露人口数的年龄、性别分布C.病例按时间分布、暴露人口数D.病例按性别年龄分布、暴露人口数5E.发病时间、观察时间、暴露人口数19.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群,暴露人口必须有可能患所要观察的疾病,且必须是(B)A.该疾病的接触者B.观察时期内、观察地区的人群C.观察地区的本地居民D.观察地区内的全部居民E.对该病无免疫力的人群20.某病的患病率与该病的发病率及病程有关,当后两者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为(D)A.发病率÷病程B.新发病人数×病程C.新发病人数÷病程D.发病率×病程E.新老病例总人数×病程21.感染率的指标常用于(C)A.急性传染病B.慢性病C.隐性感染较多的疾病D.精神病E.病毒性疾病22.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A.每10万人中的死亡数B.该病的死亡专率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该病患者中死于该病的比例23.13.死亡率是指(A)A.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6B.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E.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期初人口数之比24.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发病率和患病率一样的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患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患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不会发病的人25.下列哪项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的流行强度(D)A.病死率B.现患率C.超额死亡率D.累积死亡率E.罹患率26.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以上都不是27.研究一个病的严重程度时用(D)A.引入率B.续发率C.死亡率D.病死率7E.发病率28.土壤中缺碘的地区往往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存在称此为(A)A.自然地方性B.自然疫源性C.统计地方性D.输入性E.传入或带入29.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E.以上都不是30.移民流行病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C)A.肿瘤和慢性病的遗传因素B.疾病与环境的关系C.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孰大D.卫生水平对疾病的影响E.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31.流行是指(D)A.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发病率高达1%C.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D.性质相似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历年的一般发病水平E.每10万人口发生的某病病例数32.某地区在一周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A)A.患病率B.罹患率C.发病率8D.病死率E.家庭续发率33.某病的发病率是指(A)A.某病在某年内发生的新病例数与同年暴露人口数之比B.任何疾病的发病概率C.某种原因导致某病的发病率D.某种感染引起的病例数E.每10万人口中所有疾病的发生率34.对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A)A.死亡率B.患病率C.发病率D.病死率E.死因构成比25~29题的题面2010年期间,某地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同年的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为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患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地分布在当年中,则35.2010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E)A.0.4B.8.0C.10.0D.1.6E.2.036.2010年1月1日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B)A.0.4B.8.0C.10.0D.1.69E.2.037.2010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C)A.0.4B.8.0C.10.0D.1.6E.2.038.2010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A)A.0.4B.8.0C.10.0D.1.6E.2.039.2010年该病的病死率(%)是(A)A.4.0B.8.0C.10.0D.1.6E.2.040.用于分析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某病的死亡趋势的分析方法是(D)A.病例对照研究B.横断面研究C.生存分析法D.出生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41.一些传染病如菌痢,在我国终年均可发病,但每年8-9月份则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此现象称为(C)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10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42.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A.流行B.短期波动C.周期性D.季节性E.长期变异43.某地人口为100万,过去几年每年发生伤寒患者在10例左右,而某年伤寒的发病率为10/10万,这种情况应该称之为:(C)A.暴发B.散发C.流行D.大流行E.正常水平44.对病因含义最确切的表达是(E)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素C.化学因素D.心理因素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45.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E)A.机体抵抗力下降B.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C.人群中营养状况普遍不良D.致病因素与宿主同时存在E.致病因素、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失去平衡46.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C)11A.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调查C.队列研究D.抽样调查E.实验研究47.1988年,上海市发生甲型肝炎大流行,病毒主要通过生食毛蚶而侵入人体,毛蚶为病因的工作假设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找出的(E)A.共变法B.排除法C.实验法D.求异法E.求同法48.每日吸烟量的增加发生肺癌的患者比例也增加,说明吸烟可能是导致肺炎的危险因素,吸烟为病因的架势通过哪种方法找出(A)A.共变法B.排除法C.剩余法D.求异法E.求同法49.高血压的发生于高盐饮食、性别和年龄有关,在去除上述因素后,患病率间仍有差异,判定还可能存在其他剩余因素(A)A.共变法B.排除法C.剩余法D.求异法E.求同法50.7.夏季因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升高而引起的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属于(D)12A.在流行病学三角模型中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B.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C.病因、宿主环境三要素保持动态平衡D.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增加E.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增加51.病因研究中要获得工作假设,有一种方法是求异法,例如(A)A.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患者均为进食学生午餐盒饭者,不进食者不发生,因而盒饭为可疑病因;B.某市发生散发食物中毒多起,经调查患者均有进食某熟食店某食品史,该食品为可疑病因;C.某厂供应的学生午餐饭盒,供应若干学校,各校用餐人数不等,用餐多的学校食物中毒发生人数多,该厂盒饭为可疑病因D.某厂供应相同的午餐饭盒给若干学校,仅一个学校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食物中毒发生在该校自供午餐的班级,因而该厂盒饭并非病因E.某市发生食物中毒多起,经化验大多由同一病原微生物所致.52.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E)A.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调查C.队列研究D.抽样调查E.实验研究53.从流行病学病因观出发下列哪种因果联接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DA、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多因单果D、多因多果E、因果链54.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E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13B、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C、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D、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E、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55.在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EA、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B、该病的患病率增加C、联系的强度不明显D、因果关系一定成立E、因果关系成立的可能性增大56.检验病因假设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CA、横断面调查B、筛检C、前瞻性队列研究D、临床试验E、理论法57.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D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58.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CA、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B、宿主、环境和病原体C、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D、遗传、环境和社会E、病因、环境、心理59.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感染病例对照研究中,宰杀病死猪具有较高的OR值。这14符合病因推断中的什么标准:B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合理性D、关联的可重复性E、关联的特异性60.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出现在猪疫情之后,病例多有病死猪的密切接触史。这符合病因推断中的什么标准:A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合理性D、关联的可重复性E、关联的特异性61.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感染疫情中,
本文标题:2传染病专业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67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