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1年中考科学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问题与反思•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用不自如–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模糊,易受相关知识的干扰,不能将知识正确迁移。•读题审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仍有提高空间。•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准确,错别字多。•运算能力差,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1.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目标,紧扣考点–《考试说明》作为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备考及试题评价的依据,是老师和学生复习备考的唯一指南。按照知识点全面系统地复习,避免做一些无用功。对于变化之处,要揣摩字里行间蕴藏的含义,察觉来年中考可能在题型、难度及出题方向上可能发生的变化。对于《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知识点要引起特别关注。2.总复习最后阶段的几点建议问题与反思•2011版《考试说明》有哪些变化?–第一部分•“构成物质的微粒”中删除了“质子、中子有夸克构成”•“物质的分类”增加备注“不考物质的俗称”。–第三部分•“人、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增加“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人体保健、健康和环境”增加了“说出营养素的作用,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认识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第四部分•“四季的星空”中增加“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问题与反思•2011版《考试说明》有哪些变化?–第四部分•增加了“土壤”知识板块–知道土壤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构成,具有不同的质地核结构,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知道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植被对土壤有保护作用。–关注全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地球上的水体”删除“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措施,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改为“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天气和气候”增加了“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删除“会看懂简单的天气云图,认识常见的天气预报符号”、“知道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主要特点和成因”改为“知道我国气候的特点”问题与反思•夯实双基,精讲精练学生要对基础进行梳理、构建网络,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最要避免的就是陷在题海中不能自拔。可以先把《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中考原题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分别找出必考、未考和已考知识点。对必考知识点,看看以往已经以哪些形式、哪些角度考过。思考还可能以哪种方式、哪个角度出题。找给学生多做多练,确保必考重点知识点的得分率。对未考知识点及新增知识点,尤其要引起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题考的可能性很大,而现成的题较少,要注意搜集或者自编,反复训练。使学生考试时做到有备而来,不致于措手不及。问题与反思2.总复习最后阶段的几点建议•重视能力,分头推进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弱、运算能力差是大多数同学的薄弱环节。考试中反映出学生的运算能力不足以应付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对于这些能力的训练,不能单纯地加大训练量,而应该就简便运算技巧和运用意识、单位换算和公式变形等方面加以专题训练。2.总复习最后阶段的几点建议问题与反思•注意总结,规范解题。–平时注意总结学生在书写、符号、单位、表述、公式等学生容易出现不规范的情况,注意教学过程中例题讲解的书写的规范性,发挥好例题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问题与反思2.总复习最后阶段的几点建议•顾及全体,抓中间促两头。–不要放弃后进生–营造共同进步的备考氛围–抓中间促两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2.总复习最后阶段的几点建议问题与反思
本文标题:2011年中考科学复习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9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