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ompanyLOGO国际物流学CompanyLOGO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论第一节国际物流概述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广义的国际物流包括贸易性国际物流和非贸易性国际物流。贸易性国际物流是指组织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口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而非贸易性国际物流是指各种会展物品、行李物品、办公用品、捐助、援外物资等非贸易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狭义的国际物流是指贸易性的国际物流,即当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对商品进行时间和空间转移的活动,即卖方交付货物和单证并收取货款,买方支付货款、接受单证和收取货物的过程。第一节国际物流概述二、国际物流的形成驱使国际物流作业开展的动力有五个方面,它们分别是:经济增长、供应链思想、区域化、技术以及解除管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1所示。第一节国际物流概述图1.1国际物流开展的驱动力经济增长供应链思想技术解除管制区域化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一、国际物流网络(一)国际物流网络的概念国际物流网络是指由多个货物收发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运作平台以及支持平台运行的信息网络。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网络中收发货的各个环节,具体是指国际物流网络中那些从事各种物流活动的空间场所。如:节点国际物流中心、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外贸仓库和中转站等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各种运输方式在国际间的通道。如:连线海洋运输通道、铁路运输通道、陆桥运输通道、航空运输通道和管道运输通道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二)国际物流网络的构成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节点、通道和信息系统。国际物流活动是以信息系统为基础,在节点和通道上进行的。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是在节点上完成的;集货运输、干线运输、配送运输等运输活动是物流通道上的主要活动,它是依靠物流节点来组织和联系信息系统使整个国际物流系统各节点和通道之间相互沟通,形成一体化的运作体系,从而为国际物流网络的正常运转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三)国际物流网络的衔接1.建立方便转换的接口系统2.直拨3.接口信息及管理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四)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1.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研究的中心问题2.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系统网络3.完善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五)建立和完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应注意的问题1.在规划网络内确定建库数目、地点及规模时,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2.应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分层关系以及供应或收购数量,注意各层仓库间的有机衔接。3.国际物流网点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要留有余地,以备将来的扩建。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六)国际物流网络合理化建议第一,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的范围、规模,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效益高、创汇好的物流总体目标。第二,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加速进出口货物的流转。充分利用海运、多式联运方式,并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规模,增加物流量,扩大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第三,缩短进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包括进货在途、销售在途、结算在途,以便节省时间,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第四,改进运输路线,减少相向、迂回运输。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第五,改进包装,增大技术装载量,多装载货物,减少损耗。第六,改进港口装卸作业,有条件的地方要扩建港口设施,合理利用泊位与船舶的停靠时间,尽力减少港口杂费,以吸引更多的买卖双方入港。第七,改进海运配载,避免空仓或船货不相适应的状况。第八,综合考虑国内物流运输。在出口时,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采用就地就近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包装、就地检验、直接出口的“四就一直”物流策略。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二、区域物流1.区域物流的概念发生在某一个行政区域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联合体内的物流。区域物流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行政区域,是指不包括国家的所有具有地方或区域自治权的行政区域。按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原则,区域物流包括省域物流、城市物流、县区物流、乡村物流(或农村物流)等行政区域联合体,是指一国之内具有自然经济(物流)联系或人为经济(物流)联系的若干行政区域的集合。区域物流的特点(1)主体多元化(2)区域边界的多变性(3)组织与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区域经济、区域贸易和区域物流的关系1)区域经济、区域贸易、区域物流三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2)区域经济、区域贸易、区域物流三者有互补性,可以取长补短、互为裨益。3)区域经济、区域贸易、区域物流三者互有依赖性。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三、区域物流平台1.区域物流平台的构成要素及构建原则(1)要素:基础设施类;设备类;标准类。机场、道路、物流中心、仓库、战场、港口、信息网络等。运输工具、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工具、信息处理设备物流术语标准、包装标准、货架标准、商品编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作业标准等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2)原则统一原则协调原则物流平台的兼容性原则整体效能原则区域物流平台系统化及评价标准区域物流系统化是区域物流平台构建的较高层次及理想目标,它研究的对象是城市干线道路、城市的集配中心、城乡结合通道、企业的仓库及区域间通道等区域物流设施联合组成的物流网络体系。是现代物流区别于过去物资储运的物品流通阶段的最大特点: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系统化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最优化第二节国际物流网络与区域物流区域物流平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1)网络的通达性(2)物流运动一体化(3)物流信息的电子化、互联网络化(4)网络运行的高效化第三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一、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方向发展二、物流服务的优质化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三、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四、绿色物流成为国际物流发展的又一趋势五、物流产业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六、国际物流呈现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趋势CompanyLOGO第二章国际贸易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一、国际贸易的产生早期——发生于奴隶社会现今偶尔的商品交换实物商品;服务和技术等非实物商品国际货物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的特点:1)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等。2)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因其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所以。3)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4)过程比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因其涉及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二、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货物的流动方向划分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列入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进口贸易——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列入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列入过境贸易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货物先运入B国自由贸易区的仓库,未成交货物退回或买主属第三国居民需运出B国,对B国来说属复出口复进口——进口贸易的变形,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称为复进口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按商品形态划分有形贸易——商品的出口与进口,在通过一国海关时必须申报,海关依照海关税则征税,并列入海关统计。无形贸易——是指劳务的输出与输入,如运输、保险、金融、旅游、租赁、技术等劳务的交换活动,在通过一国海关时不必申报,也不列入海关统计。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按国境和关境划分总贸易——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是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为总进口;凡是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为总出口。总进口与总出口的总和为一国的总贸易。专门贸易——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一定时期内凡是运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凡是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与专门出口总称专门贸易。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按货物运送方式划分陆路贸易海洋贸易航空贸易邮购贸易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按有无第三者参加贸易划分直接贸易(无第三国参加);间接贸易(有第三国参加);转口贸易。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6.按清算工具的不同划分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易货贸易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述一、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1.贸易术语的含义贸易术语(tradeterms)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它是一个简短的概念或几个英文字母的缩写,用来说明价格的构成及买卖双方在交货或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第二节国际贸易术语贸易术语的作用(1)可以节省交易磋商的时间和费用(2)可以简化交易磋商和买卖合同的内容(3)有利于交易的达成和贸易的发展。第二节国际贸易术语
本文标题:国际物流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9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