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10.十六年前的回忆1-(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2-(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3-(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4-(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前后照应首尾呼应首尾照应的作用:使整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突出作者牢记父亲被难日。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找相互照应的句子: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找相互照应的句子: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都搜查了一遍。找相互照应的句子:前后照应的好处?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深刻。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对比描写1:“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父亲对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像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夺下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对比描写2:父亲不慌不忙的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李大钊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形象。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对比描写3:“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说明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有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语言描写: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可是没有带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外貌、神态描写:李大钊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革命情操。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本文标题:10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9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