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口腔助理 药理学 - 副本
口腔助理药理学1单元同步练习答卷时间:2010-07-2916:14/2010-07-2916:14成绩:0.0分一、题型:A1题号:1本题分数:1.6后遗效应是在下列何种剂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A.大于治疗量B.小于治疗量C.等于治疗量D.药浓度低于阈浓度E.与药物浓度无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题号:2本题分数:1.6下列关于药物副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B.难以避免,停药后可恢复C.常因剂量过大引起D.常因药物作用选择性低引起E.副作用与治疗目的是相对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也称副作用。题号:3本题分数:1.6机体对青霉素最易产生以下何种不良反应A.后遗效应B.停药反应C.特异质反应D.副作用E.变态反应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题号:4本题分数:1.6那一个是与用药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变态反应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变态反应的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题号:5本题分数:1.6衡量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是A.药物的效能B.治疗指数C.半数有效量D.最小有效剂量E.极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见第七版教材28页,通常将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题号:6本题分数:1.6.临床上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A.ED50/LD50B.LD50/ED50C.LD5/ED95D.ED95/LD5E.LD5/LD95正确答案:B题号:7本题分数:1.6下列5种药物中,治疗指数最大的是A.甲药LD50=50mg,ED50=100mgB.乙药LD50=100mg,ED50=50mgC.丙药LD50=500mg,ED50=250mgD.丁药LD50=50mg,ED50=10mgE.戊药LD50=100mg,ED50=25mg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治疗指数是指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题号:8本题分数:1.6药物的质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药物A.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B.引起最大效应50%的剂量C.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D.引起50%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E.50%动物可能无效的剂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见第七版教材28页,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题号:9本题分数:1.6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A.药物的作用强度B.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C.药物的剂量大小D.药物的脂溶性E.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把握好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区别和联系。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拮抗药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故两者区别是有无内在活性。题号:10本题分数:1.617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A.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B.与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与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与受体有亲和力,有弱内在活性E.与受体有弱亲和力,强内在活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见第七版教材31页,药物激动药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题号:11本题分数:1.6关于首过消除叙述正确的是A.舌下含化的药物,自口腔黏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B.药物肌内注射吸收后,被肝药酶代谢,血中药物浓度下降C.药物口服后,被胃酸破坏,使吸收入血的药量减少D.药物口服后自肠系膜静脉和门脉首次经过肝脏而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题号:12本题分数:1.6哪种给药方式有首过清除?A.口服B.舌下C.直肠D.静脉E.肌肉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舌下给药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首过消除,直肠给药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直肠中、下段的毛细血管血液流入下痔静脉和中庤静脉,然后进入下情静脉,其间不经过肝脏。题号:13本题分数:1.6血脑屏障是指A.血一脑屏障B.血一脑脊液屏障C.脑脊液一脑细胞屏障D.上述三种屏障合称E.第一和第三种屏障合称正确答案:D题号:14本题分数:1.6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由于其A.分子大,极性低B.分子大,极性高C.分子小,极性低D.分子小,极性高E.分子大,脂溶性高正确答案:B题号:15本题分数:1.6下列有关胎盘屏障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B.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相同C.几乎所有药物均可通过D.可阻止药物从母体进入胎儿血循环中E.妊娠妇女原则上应禁用一切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并无屏障作用,胎盘对药物的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无明显差别,几乎所有药物都能穿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题号:16本题分数:1.6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与药物的作用强度无关B.它与药物的作用速度有关C.首过消除对其有影响D.口服吸收的量与服药量成正比E.它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生物利用度是指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它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即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的速度。F=A/D×100%,F=AUC血管外给药/AUC静脉给药×100%题号:17本题分数:1.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A.随给药剂量而变B.固定不变C.随给药次数而变D.口服比静脉注射长E.静脉注射比口服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t1/2=0.693/Ke,可见t1/2为一个常数,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的影响,仅取决于Ke值的大小。题号:18本题分数:1.6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吸收与代谢平衡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C.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E.药物完全消除正确答案:C题号:19本题分数:1.6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什么参考A.药物的疗效大小B.药物的毒性性质C.药物的安全范围D.药物的给药方案E.药物的体内分布过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用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者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得量-效曲线,从量-效曲线上可以看出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和效价强度,所以可以为药物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题号:20本题分数:1.6部分激动药的特点为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高有内在活性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D.具有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药作用E.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激动药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题号:21本题分数:1.6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全身作用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需要综合考虑药物作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这三个定义。药物作用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必然包括好和坏两类。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不良反应是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题号:22本题分数:1.6不良反应不包括A.副作用B.变态反应C.戒断效应D.后遗效应E.继发反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见第7版教材第26页,不良反应是指凡是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题号:23本题分数:1.6副作用是指A.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B.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引起的C.用药后给病人带来的不舒适的反应D.在治疗剂量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E.停药后,残存药物引起的反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见第7版教材第26页,药物的副作用是指由于药物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作用。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题号:24本题分数:1.6下列药物和受体阻断药的搭配正确的是A.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B.肾上腺素-哌唑嗪C.去甲肾上腺素-普萘洛尔D.间羟胺-育亨宾E.多巴酚丁胺-美托洛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A中异丙肾上腺素是β1β2受体激动药,普萘洛尔是β1β2受体阻断药。B中肾上腺素是αβ受体激动药,哌唑嗪是α1受体阻断药。C中去甲肾上腺素是α1α2受体激动药,普萘洛尔是β1β2受体阻断药。D中间羟胺是α1α2受体激动药,育亨宾是α2受体阻断药。E中多巴酚丁胺是β1β2受体激动药,美托洛尔是β1受体阻断药。故选A。题号:25本题分数:1.6下列哪一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A.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B.组胺和苯海拉明C.毛果芸香碱和新斯的明D.阿托品和尼可刹米E.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B中组胺与H受体结合,激活H受体发挥作用,而苯海拉明是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与H1受体结合,拮抗组胺的作用。题号:26本题分数:1.6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A.对受体有亲和力,且有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D.对受体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E.直接抑制传出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见第7版教材第31页,受体阻断药是指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结合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本身不产生作用,但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的效应。按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又将其分为竞争性阻断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题号:27本题分数:1.6药物的毒性反应是A.一种过敏反应B.在使用治疗用量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C.因用量过大或机体对该药特别敏感所发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D.一种遗传性生化机制异常所产生的特异反应E.指剧毒药所产生的毒性作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见第7版教材第26页,药物的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题号:28本题分数:1.6药物的选择作用取决于A.药效学特性B.药动学特性C.药物化学特性D.三者均对E.三者均不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药效学特性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结果,故药物的选择作用取决于药效学特性。题号:29本题分数:1.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等于A.0.693/keB.ke/0.693C.2.303/keD.ke/2.303E.0.301/ke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见第七版教材16页,公式lgCt=-Ket/2.303+lgCo,达到半衰期时Ct即1/2Co,带入公式,计算可得答案A。题号:30本题分数:1.6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其半衰期A.随药物剂型而变化B.随给药次数而变化C.随给药剂量而变化D.随血浆浓度而变化E.固定不变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药物若要按照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则在体内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越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越多,血浆药物浓度越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但半衰期不变。题号:31本题分数:1.6某药的半衰期为8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A.1天B.2
本文标题:口腔助理 药理学 - 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9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