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终稿)解读一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终稿)解读•宁波市健康教育专家王作豪1第一部分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现状一、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索流行病学现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34心血管危险因素•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中•大约50%归因于高血压•31%归因于高胆固醇•14%归因于吸烟•大约65%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此三个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5心血管危险因素•20042004年全球52个国家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结果公布,再次证明,个体未来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90%可以由目前已知的9种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6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的重要性•近40年来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25%。2007年美国卫生统计报告分析了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发现44%-76%归功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只有23%-47%与治疗相关。其中强调控制血压达标、控制胆固醇达标以及吸烟率下降功不可没,贡献值分别为降低胆固醇24%、降低血压20%、减少吸烟12%。增加体育锻炼5%。7人的寿命•人的寿命120岁•我国平均寿命71.4岁。男70岁,女74岁•世界最长寿老人英国人霍曼卡门209岁。8镇海区平均期望寿命•居民期望寿命为80.89岁、无孕产妇死亡发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24‰。•2010年,我区人口数量基本保持平稳。与2009年相比,增加109人,增幅为0.05%;男女性别比例有所下降,男性比上年降低0.12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状态继续维持,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89%,65岁以上人群占12.28%。•2010年我区居民期望寿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期望寿命为80.89岁,其中男性为79.12岁,女性为82.88岁。9镇海区平均期望寿命•监测结果显示,慢性病仍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2010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5.76%,以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为主。•男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机动车交通事故等成为危害男性健康的主要杀手。2010年男性死亡率为641.43/10万,远远高于女性死亡率493.34/10万。此外,65岁以上老年人损伤中毒(伤害)比例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等。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较2009年明显升高,主要死亡原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和肿瘤。•10平均期望寿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2010年宁波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9.43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是77.29岁,女性是81.78岁。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呼吸系疾病、损伤和中,心脏病。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肝癌、肺癌、胃癌、食道癌和结直肠肛门癌。11•据市疾控中心统计,2011年,全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80.37岁,首次突破80岁。与2010年全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79.43岁相比,增加了将近1岁。•具体来说,2011年全市居民期望寿命中男性为78.05岁,女性为82.90岁。•市区居民期望寿命81.36岁,男性为79.28岁,女性为83.59岁;农村居民期望寿命79.80岁,男性77.35岁,女性82.51岁。••专家表明,如去除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的影响,宁波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可延长4.40年,将可达84.77岁。•据了解,2011年上海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已达到82.51岁,比2010年增加了0.38岁;浙江省杭州市户籍人口的期望寿命为80.89岁,比2010年增加了0.22岁。从期望寿命的角度看,我市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人群死因构成中八成多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显:位于前4位的死因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均属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群死因构成已从1973年的53%上升至目前的85%。每年有约370万人因慢性非传染陆疾病过早死亡。14体检结果。•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退休工人8434人体验结果:高血压37.2%。高血脂60.2%。高血糖14.4%。高尿酸9.9%。全部正常仅占4.1%。每年有约20%人员未参加体检。15健康靠什么?•靠医生。宁波2007年每千人占有3.72个医生护人员,6.25张床位。醫生和醫院是美國民眾的第三致死原因。美国每年由于醫生和醫院造成的死亡總數為25-30萬。16五类医生•上医待病人如亲人,病人舒心。•中医待病人如朋友,病人安心。•下医待病人如病人,病人放心。•庸医待病人如路人,病人担心。•劣医待病人如仆人,病人寒心。17靠医院医院存在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候诊时间长、看病时间短、•关心病人少、检查用药多、•医院感染多。•误诊误治多18靠药物•是药三分毒。•老年人药害多。•假劣药多。•大包围用药多。•盈利观念多19靠手术•手术越来越先进,但不能代替人体功能。•手术风险与差错20自然康复、健康靠自己•健康心态健康金字塔下的四种人•第一种是聪明人,他们主动健康,投资健康,结果健康增值,一百二十。•第二种人是明白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是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第三种人是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无动于衷,结果是健康贬值,带病活到七,八十。•第四种人是糊涂人,他们透支健康,提前得病,提前死亡,结果生命浓缩,五十、六十。2122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23健康新观念。•(1)、生治方式疾病是不文明病。•(2)、关心健康重于关心疾病。•(3)、健康靠自己。•长寿健康因素。遗传15%。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自然环境10%。生活方式60%。•(4)、健康面前人人平等•(5)、健康不能一蹴而就。24四大杀手,四亇朋友。•四大杀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四大杀手。•四大朋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朋友。2526新华网北京2011年8月12日电(记者吕诺)12日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称,目前我国约有2.3亿人患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死于心血管病者每年近300万人,每天约8200人,每小时约340人,每分钟约6人。27《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由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编制。报告称,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与2002年相比,2008年城市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2.31倍,农村地区上升1.88倍。城市心肌梗死上升2.40倍,农村地区上升2.84倍。农村地区的冠心病死亡率和心肌梗死超过了中小城市的水平。1980年至20008年间,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年平均增加8.28%。1980年以冠心病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为15.03万,2008年则为240.93万;1980年以脑卒中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仅1万,2008年则为200.44万。自2004年以来,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为诊断的患者住院费用,在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后,年均增长速度为34.46%、26.85%和31.05%。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我国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28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2006年为183.7/10万,2008年为241.0/10万,分别占当年死亡构成比的34.8%和40.3%,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年报》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死亡100多万人,现患卒中700万人;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下肢动脉硬化症患病率为2.1%~22.5%。每年全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达300万人,每死亡3人就有1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已达1300亿元,与1993年统计数据比较医疗费用增加了约6倍。29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显不,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在我国不同地区14组人群(共17330人)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平均随访6.4年,显示我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80%与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有关,30我国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我国不同地区14组人群(年龄35~59岁,17330人)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平均随访6.4年,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中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同样与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约34.9%归因于高血压,31.9%归因于吸烟,11.4%归因于高胆固醇,3%归因于糖尿病,约24%归因于其他因素31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其中34.9%归因于高血压,31.9%归因于吸烟,11.4%归因于高胆固醇血症,3%归因于糖尿病。2004年全球52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发现,8种已知的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个体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危险的把握度为90%,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和精神紧张。32我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不利2002年公布的《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1.6亿人,吸烟者3.5亿人,被动吸烟者5.4亿人,血脂异常患者1.6亿人,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肥胖患者6000万人,超重者2亿人。目前每年新增高血压或血脂异常人数1000万人,1992~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1亿,大城市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上升40%。在我国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的同时,控制率却极低33我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不利•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血压控制率仅为6.1%;2006年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表明,治疗患者血脂控制率仅为50%,高危、极高危人群仅为49%和38%;2006年糖尿病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达标(6.5%)仅占25%。吸烟者中只有26%的人希望戒烟,戒烟成功率仅为11.5%,超过70%的吸烟者没有意识到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任重而道远。34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300万。每6秒钟有一亇发病,每12秒有一亇死亡。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而大众知晓率低。由于动脉硬化而引起的疾病造成人们死亡占总死亡率一半。死亡率576.95/10万。前四位死因是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病相加占第一位。若防治好心脑血管病。人们可增寿10年。35健康现状•1、党中央要求。十六大指出要全面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2、名人猝死。华罗庚教授85年在日夲讲学猝死。爱立信总裁扬迈健身房跑步猝死。麦当劳总裁吉姆开会时猝死。马季、候耀文、高秀敏在家中猝死。•3、我区退休工人体检结果。高血压54%。高血脂70%。高血糖25%。高尿酸24%。全部正常仅占3%。全国统计高血压18.6%约1.6亿人。高血脂1.6亿人。糖尿病5000万人。代谢综合症八高流行(高体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高尿酸、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4、不良生活方式。A极度缺乏锻炼。B有病不求医。。C缺少沟通与交流。D缺少减压方式。E不主动体检。F无充足睡眠。G不良饮食方式。三歺不合理。四高(糖脂蛋白盐)一低饮食(低纤维)。36危险因素控制的贡献率最大•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冠心病死亡率持
本文标题:《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0(终稿)解读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0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