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棚室经济架起大同腾飞的桥梁4.9精简
1棚室经济架起大同腾飞的桥梁大同区杨惠强第一部分:大同区基本情况1、人口:大同区是大庆市五个行政区中最大的区,也是松基三井的发现地,被誉为“油城大庆的延安”,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25万。农业人口占17.6万,城镇人口占7.4万,农业人口比重大。2、辖区:下辖8个乡镇,58个行政村,315个自然屯。辖区内有大庆炼化公司、华能新华发点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公司采油五厂、七厂、八厂、九厂等中省直企业。具有良好的内部销售市场。3、交通:大同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位于大庆市西南部,距大庆市区70公里,距哈市不过百公里之遥。东北与安达市接壤,东南与肇州县毗邻,西南与肇源县分界,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地理位置优越。区内有萨大路、东干线、安民路、大肇、同昌主干路和大广高速公路,多条大庆油田专用公路、以及全面硬化的乡村及棚室小区规划路。让通铁路贯通全区,区域内有八个火车站点。大庆飞机场近在咫尺。公路、铁路、机场形成纵横交错的陆路交通与空运一体的运输网络体系。4、土地:我区现有耕地92.7万亩,草原104万亩,水面58万亩,林地45.7万亩。大同区土壤母质多为黄土状砂质粘土,土壤可分为以下五类:一是中厚层碳酸盐黑钙土。二是薄层碳酸盐黑钙土。三是碳酸盐草甸土。四是棕色沙壤土。五是盐土和碱土。5、气候:我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43天,年降雨量400毫米,是典型的西部风沙干旱区,年均日照时数1935.7时,太2阳年均辐射总量110.8千卡,日照时间长。6、水源:大同区除安肇新河,油田西排干外,无地表水。但由于其地貌成因为堆积类型,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贮存。第二部分:大同区棚室发展的历程1、萌芽阶段:80年代初,实行包产到户,大同镇二村农民李以生、李以发兄弟承包本村菜园地,扣了6栋简易塑料大棚,当年成为万元户,那是大同人对棚室生产的首次尝试。但那个时代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棚室只是一种新生事物。这个时期棚室生产仅处于萌芽阶段。2、探索阶段:整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为保障油田职工生活,我区成为大庆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提出了“一年打底、两年伸腰、三年拔高”的发展口号,把大同镇所属大队的农民变成菜农户,享受供应粮待遇,专心种菜,将种菜指标任务分解到村、屯、户进行露地蔬菜生产,实行统购统销的模式,政府成立蔬菜站,向菜农高价收购,低价卖出,差额部分由政府筹资补贴。露地蔬菜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当时也有农民看到了棚室生产的一些优点,但由于受到政策、土地、资金、物资、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个时候棚室发展一直在苦苦的探索中。3、尝试阶段:90年代中期,取消了蔬菜供应制度,蔬菜站解体,同时南方蔬菜大规模北进,我区露地蔬菜在季节上、成本上、质量上都呈现出巨大的差距,效益大不如前,露地蔬菜渐渐衰落下去。1996年到1997年,高台子镇建了106栋温室,平均每栋收入万元以上,部分农民尝到了甜头,由此开始了棚室生产的尝试。这段时期棚室发3展较为缓慢,基本处于“小脚走路”的尝试时期。4、突破阶段:2005年以来,区领导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调研,结合本地区实际,把发展棚室经济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大同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的重要突破口,明确把棚室经济作为促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这个时候,政府给政策,银行给贷款,科研院所给技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棚室的热情,棚室生产突破了政策、土地、资金、物资、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逐渐发展起来。5、发展阶段:2009年以来,棚室经济加快发展,已初具规模。截止2010年底,全区棚室总量达到1.8万栋,其中温室1574栋、冷棚16426栋。生产品种:温室以黄瓜、番茄、草莓、油菜等果菜叶菜为主;冷棚以香瓜、西瓜、西红柿、提子等为主。棚室果蔬年产量6.3万吨,实现增加值2.6亿元,用不足5%的土地,创造了25%的农业增加值;用1.8万栋棚室,创造了1/4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成为全省西部最大的棚室果蔬生产基地。6、壮大阶段:自2011年起,棚室建设按每年2万栋以上数量推进,到2015年,棚室总量将达到12万栋,冬春淡季为全市“菜篮子”工程提供果蔬总量达到60%以上,果蔬生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超过1万元。第三部分:大同区发展棚室经济的意义(图16)1、棚室经济提升了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一是提高了生产效能。区粮食播种面积71万亩,总收入4.3亿元,亩平均收入600元左右。以板蓝根为重点的特色作物12万亩,总收入1.3亿元,亩平均收入1100元。日光冷棚的亩收入平均为9000元,是粮4食作物的15倍,是特色作物的10倍。暖棚亩平均收入近4万元,是粮食作物的60倍,是特色作物的30倍。二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常大田作物每年生产一茬,冷棚一年可轮作2茬、暖棚可轮作3茬,单位土地利用率提高2-3倍。采用“立体化栽培和无土栽培”技术,土地利用率可再提高2倍;大田作物只限于在耕地上种植,而棚室生产可以在盐碱地、废弃地上进行。三是减少了消费支出。地蔬菜进入本地,要经过多个环节,层层加价后,价格将上涨几倍。2010年全区外购蔬菜比2005年减少1.2万吨,节约消费支出1800万元。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至目前,全区有9100户农民发展棚室经济,占农村总户数的1/4,户均纯增收4万元,棚室经济对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2050元。2、棚室经济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过去农民一年闲大半年,现在从事棚室生产之后,一年忙12个月,关键是忙有所得,农民也愿意忙起来。棚室经济是工厂化的农业,是第一车间,可以实现农民变工人、传统劳动变技术生产、农闲变农忙,劳作时间由过去的不足3个月延长到现在四季生产,综合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生产环境明显改善。并且实现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我区从事棚室生产的农民达到5.1万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3、棚室经济改变了农业的发展方式把工业经济发展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等先进理念,植入了棚室经济发展,通过培育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初步构建了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发展模式。5先后培育了“田源”香瓜、“金标”提子、“黑仔”西瓜等优势品种,引进了荷兰彩椒、以色列番茄、超大西瓜等高产高效品种,推广了草莓、粘玉米、紫甘蓝等错季销售品种,全区农产品发展到9大类280个品种,实现了高效种植、常年生产、四季上市。4、棚室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棚室经济上联生产、下联销售,通过发展棚室产业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加工业、存储业、商贸物流业、餐饮服务业、建筑焊接行业等多个产业。一是带动了以田园采摘、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三线五镇一场”的采摘旅游格局,年接待游客41万人,旅游收入近亿元。如去年仅八井子乡旅游采摘节,就吸引了游客1.7万人,实现了产值44万元。二是带动了储藏、加工业发展。全区建设储窖12个,果蔬贮藏能力达到500万公斤,实现了储藏增值。现已建成以提子、瓜菜为原料的清洗、包装、加工企业7家,每年700万公斤果蔬实现采后产业化加工处理,增值率达到5倍以上。2011年计划引进8家蔬菜保鲜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公斤以上。三是带动建筑、焊接行业的发展。2011到2015年我们要发展10万栋大棚,建筑焊接市场巨大,同时10万栋棚的维修等市场潜力也不小。各个乡镇都成立了专业棚室建设公司,组建了专业的焊接安装队伍,仅井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成立一个专业建设公司,15个焊接队伍,工人2000人,其中,焊工710人、力工1290人,年可焊接棚架1万栋。6四是带动了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发展。5、棚室经济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发展棚室经济带动了农村各个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带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一是通过发展棚室经济,加强了基础设施配套。坚持做到百栋以上园区全部铺修红砖路、架设电网;使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一次配套到位、建设到位。形成一个个现代化地新农村棚室小区。二是通过发展棚室经济,进一步完善生活设施。在棚室园区建设上,融入新农村建设理念,坚持做到园区内有温室就上沼气,有节能看护房就上自来水、淋浴,有红砖路就给绿化、亮化,不断提升棚室小区整体建设标准。保证建成小区既是生产区,又是生活区,更是新农村。八井子乡永合屯80%农户举家迁入采摘园发展棚室,既实现了致富增收,又改善了居住环境。三是通过发展棚室经济,改变了农民生活习惯。入住小区的农户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全面转变,过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风吹日晒,一个月洗不上一次澡,现在劳动结束后,可随时洗澡;原来用秸秆柴草取暖做饭,现在用上了清洁能源;原来垃圾污水随处可见,现在更加干净整洁;原来闲暇时蹲墙根、打麻将,现在更多的是上网查资料、看书学技术,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正在成为新型农民。6、棚室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7对优质、鲜嫩蔬菜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北方,冬季土豆、白菜为主的蔬菜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若大量采用从南方调运的方法,不仅不能满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的需求,而且蔬菜的鲜嫩程度也大大受到影响。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露地、大棚、温室果蔬产业,运用环境调控技术和综合栽培技术等进行全面优化,使得在中国严寒地区实现了严冬季节新鲜蔬菜的生产,并可使其于元旦、春节上市,实现冬春淡季不淡,由过去的有什么吃什么,变为吃什么有什么。实现四季种植、周年供应,破解北方居民的膳食结构紧缺的难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部分:大同区发展棚室经济的优势1、基础优势:大同区是大庆市五个行政区最大的、唯一的农业区,民风淳朴,百姓吃苦耐劳。在建区时,百姓就开始种菜,并尝试棚室蔬菜生产,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和习惯,形成了坚实的棚室生产基础。特别是2005年以来,政府加大棚室建设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从资金、技术、市场以及观念等方面加以扶持。大同区百姓更是竞相发展棚室产业。2、资源优势:从空气质量看,方圆百里之内无污染源,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从水资源看,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打井灌溉。从土地资源来看,农业用地丰富。从土壤条件来看,土质松散,通透性好,潜在肥力较高,可耕性好,适于多种果蔬作物生长。从交通运输看,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为果蔬货物流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运输条件。3、销售优势:从发展潜力,我区是全市蔬菜主产区,大庆地区每年8蔬菜消耗量在43万吨左右,我区目前的蔬菜产量是24.6万吨,且主要集中在7-9月份,发展设施果蔬产业潜力巨大。从销售态势来看,向南辐射长春、向东辐射哈尔滨、向西辐射齐齐哈尔、向北辐射俄罗斯,果蔬销售半径长,销售辐射面广。从发展效果看,我区棚室已初具规模,“赛珠”提子、“田源”香瓜、“中国寒地提子之乡”等品牌较有名气,已与哈尔滨、长春、沈阳、黑河、俄罗斯等地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市场空间巨大。4、政策优势:2010年底,大庆市提出打造全省最大的棚室产能和供应基地,三年内全市建成30万栋棚室的发展目标。大同区提出“建设全省最大的棚室生产基地,全力打造龙江果蔬第一区”的发展目标,省、市、区棚室建设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11年,区政府保持原有棚室补贴政策不变,新建1栋冷棚补贴2000元,1栋温室补贴5000元,并积极落实上级棚室补贴政策(其中,市补贴政策为建设1栋钢架结构大棚补助1333元/亩,其它结构大棚补助933元/亩;建设1栋砖温室补助6667元/亩,建设1栋泥扠土温室补助4667元/亩。待省补助方案出台、验收合格后确定补助标准),将省、市、区三级补贴资金累加作为最后补贴金额,年终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全额补贴到位。鼓励规模经营、连片开发,凡建设棚室项目区达到1000栋以上的,市财政以奖代投方式补贴400万元,用于项目区的基础设施配套。5、科技优势:一是有科研院所支撑。2008年,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合作,引进了全省首家特色果蔬研究所,成功推广了香瓜嫁接、立体栽培等80多项新技术,示范推广了280多个新品种,为全区棚9室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0年,对特色果蔬研究
本文标题:棚室经济架起大同腾飞的桥梁4.9精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3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