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如何读懂诗歌2019
如何读懂诗歌之快速把握诗歌情感诵读感知•秋兴•陆游•(2017年江苏卷)•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①迮zé:狭窄。你能读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吗?你是如何读出的?这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从尾联看,似乎诗人已打算归隐田园,过悠闲自得的生活,但结合全诗及作者生平,可发现这实际只是壮志难酬之下的无奈之举。烈士暮年,犹壮心不已!——如何快速把握诗歌情感此中有真意,“五步”赏诗情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把书比作清澈的池塘,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如果没有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第一步:看标题(了解大概内容)内容、体裁表明写作对象、情感表明写作事件表明地点、类别、人物表明情感书愤征人怨春夜喜雨悯农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兵车行(杜甫)咏柳(贺知章)寻隐者不遇(贾岛)旅夜抒怀表明时间、背景试一试:从这些诗题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直击高考写作背景、内容写作对象诗歌类别、人物、事件地点、事件(2018全国卷二)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2018全国卷三)精卫词(2017浙江)采地黄者(2017天津卷)太湖恬亭(2018•北京)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2018•天津)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2018•浙江)送王昌龄(新课标2卷)送子由使契丹(2017全国卷1)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诗歌类别、时间、内容诗歌体裁、类别、事件小结1: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①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②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作品的感情基调;④诗歌的主要内容;⑤诗歌的体裁、题材。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第二步、读作者(知人论世)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情感呢?这首词写出了对故国繁华的眷恋,以及梦醒后面对现实的无限凄凉。(2017•新课标二)从下面这首宋词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失意之人,多作旷达之语。”虽然即将远隔千里,但一向旷达的苏轼亦不做儿女之态,而是嘱咐弟弟此次出使定要不失大国风范。充分显示了苏轼的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直击高考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小结2了解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写作风格及其意趣、主张、观点、看法等,这些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鉴赏诗作。个人风格:如陶渊明恬淡平和,王维诗中有画,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豪放奔放,柳永、李清照婉约含蓄……时代背景:如盛唐时期,经济富足,百家争鸣,诗歌大多是描写盛世升平和政治抱负的佳作。而晚唐时期,战乱连年,而此时期的诗篇,也大多变成了对人间疾苦的控诉和对朝代末路的叹惋。北宋中央集权,诗人大多文笔灿烂、思想自由。而南宋偏安江南,君主软弱无能,爱国诗人们徒然伤悲、为国嗟叹、壮志难酬……第三步:抓关键(把握“情感关键”)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这首诗中的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2018•全国卷一)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直击高考诗人身受压抑,理想困窘,但并未沉沦;对命运充满愤激,却勇于抗争。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小结3: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句,即“情感关键字句”,又称“诗眼”。阅读时抓住这些字句来分析,无疑对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如:愁、喜、客等等(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和点明感情的句子: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3)抓首句和尾句:首句往往交代写作缘由或奠定感情基调,尾句往往会直接点明主旨。抓关键:包括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和点明主旨的关键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州送祖三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找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情感的词语:表情词语:笑、泣、伤离、愁意象:荒城、寒天、远山、日暮、长河[即时训练4]第四步:品意象(把握特定含意)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画堂春秦观铺径水平池,弄晴霏霏,啼,无奈春归。上阕的哪些景物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诗人描绘出一幅暮春景象,表现出伤春的无奈之情。落红小雨杏园憔悴杜鹃(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2】出,眺迥二流明。注释:【1】树杪:树梢。【2】井:市井直击高考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解析:《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美丽祥和的生活景象。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林”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小结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果我们能够多积累相关的知识,抓住诗歌意象进行分析,将能够更加快速地读懂诗意,更加准确地把握情感。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意象诗歌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草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②表现荒凉、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月亮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松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猿猴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杜鹃哀怨、悲伤、凄凉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常见意象的含义第五步:看注释(挖掘暗示信息)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怀想和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2018•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直击高考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D解析:词的结尾两句是彼此双方的互勉,而不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联系注释【1】提到的写作背景,可以感到其话外之音。“万里雪深”表面是写彼此的间隔,实际是写当时的政治处境。从其余注释也可以看出,诗人关注的是政治格局。可见这次离别,很可能是投降派对于他们的打击。“须相忆”者,乃是指祖国恢复之大业。因此,词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历经苦难而未被磨灭的复国之志。小结5: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注释的内容有:①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感情;②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③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④注解典故;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踏实走好五步,快速把握情感课堂小结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一)看标题,明大概;•(五)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二)看作者,知人论世;•(四)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三)看“诗眼”,把握“情感关键”;读懂诗家语古代诗歌的语言属于抒情话语系统,这种语言是一种“变形的语言”,之所以要做变形处理,完全是由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决定的。具体如下:1.倒装。古诗特别是其中的近体诗,具有严整的格律,受格律的制约,诗句中的词语顺序往往需要打破某些语法规律而表现出一种只有在诗中才能见到的特殊形态。若对这种现象缺乏认识,在解读古诗时就会碰到不少困难。例如杜牧《村行》中有这样两句:“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如果也像读散文那样去读,岂不是蓑衣能唱歌,竹篱长眼睛了吗?只有把它理解成牧牛儿披蓑高唱,蒨裙女隔篱窥客,才算读懂了这两句诗。可见,诗句的语序往往具有某种独特的形态,解读古诗,必须注意到这些情况。只有真正了解了古诗语言的特征,懂得了“诗家语”,懂得了古诗对语言的变形,才能读懂古诗。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谈:①诗句语序要符合诗的节奏。古诗诗句的节奏有一定之规。五字诗的节奏通常是“二/二/一”或“二/一/二”,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七字诗的节奏通常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如果一句诗在表达某一意思时,其词义与节奏不能一致,则要适当调整词语在句中的顺序,以求符合上述节奏。如: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杜甫《一室》)诗句因为要符合节奏而在词语顺序上做了一定调整:来/巴蜀/多病,去/荆蛮/几年。(来到巴蜀多疾病,离开荆蛮已有多年)这样说,意思比原来易懂了,可破坏了诗的节奏,不能称其为诗了。②词语的顺序应符合押韵的需要。古诗,不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要押韵。一句诗,如顺说不能押韵,则须颠倒语序,以求押韵。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第二句顺说则为“黄河流入海”,但不能押韵,故倒说“入海流”。又如:“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后句应为“势(如)银河从天倾落”。③诗句的语序受平仄制约。近体诗有严格的平仄格律,若按正常语序表达某一意思而有悖于平仄格律时,则须调整语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如果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应是: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但这不符合诗的平仄格律,这首诗的颈联平仄应为“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为了合乎这样的句型,合乎句子的平仄格式,故颠倒词序。④诗句语序须顾及对仗。古诗讲究对仗,近体诗中的律诗,其颔联、颈联更是非对仗不可。诗人在写诗时,为了对仗
本文标题:如何读懂诗歌20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5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