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家居行业 > 工业设计史 通讯方式的演变
通讯工具的演变Theevolutionofcommunicationtools工艺1204班张飞龙制作古代的通讯方式有:1.烽火传军情2.鸿雁传书3.鱼传尺素4.青鸟传书5.黄耳传书6.飞鸽传书7.风筝通信8.竹筒传书9.灯塔10.通信塔11.信号旗12.旗语烽火台“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燧),夜间来犯就点火(烽)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古代通讯马匹、驿站飞鸽传书通信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其历史悠久,因此在古今中外都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趣闻。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互相通信了。当时人们通信,很可能是采取以物示意的通信方法。我国古代民间有种种通信方式。风筝通信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军事上利用风筝的例子,史书上多有记载。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信号弹信号弹就是照明弹,但由于是枪管发射的,照度小,因此只用于传递一些战斗状态下的信息,比如冲锋。信号弹是一种武器,但不是杀伤性武器信号旗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再发展到近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得到提升书信、报纸70、80——手摇电话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90——呼机、大哥大90末——手机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爱立信GH337中国第一个GSM电话的诺基亚2110现代新世纪——3G、Internet3G,全称为3rd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传真机对讲机警用军用民用3G智能时代Internet时代电子邮件视频QQ聊天微信交流平台微博展示平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具有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沟通的灵活性,以及连接全球的无缝隙覆盖特性,现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与任何人实现信息交流的全球化个人通信,这使得人们之间的通讯联系已不再是问题!一百多年来,人类通讯手段不断进步,从而迎来了3G,internet时代!谢谢观赏!工艺1204班张飞龙制作
本文标题:工业设计史 通讯方式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64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