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备课2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公转教案序号1.6授课时间2014年9月17日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由于地球的公转而造成的四季的变化,并能从根源上明白,地球的直射点的变化。掌握地球上的五带。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一定的图示,读懂是位于哪个季节以及温度带。情感目标:让学生深一层体会学习地球公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的变化。难点:四季的形成。准备教学地球仪,课件板书设计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公转周期四季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情景导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绕什么在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观察思考: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地轴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教师用鼠标控制,当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日点时,单击鼠标,使地球“停”下来,再单击使该区域放大,指导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的纬线,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就在地球表面不断地移动,这对地球表面的冷热状况产生了什么影响呢?①一天当中,早晨、中午、晚上我们感觉什么时候最热?这与太阳光的照射有什么关系?②一年当中,我们这里最热是什么时候?最冷是什么时候?这与阳光的照射又有什么关系?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有何不同?①我们这里一年当中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长,什么时候短?为什么?太阳。自西向东斜的。没有中午。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热量就越多。7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大。1月,因为此时阳光照射地面角度小。相反不一样。夏季较长,冬季较短。由于地球的公转没有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欲望设置悬念比较法来学习②如果地球不是倾斜而是竖直的,地球表面有无四季变化?读教材图1.20“地球上的五带”,请各小组完成①在图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带,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②中国主要属于什么带?还有小部分属于什么带?湖南属于什么带?北温带。热带。北温带作业知识巩固拓展延伸题作业内容把五带的图画在一张纸上地理填充图册教后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公转的方向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与我们生活中一年四季的联系,还是感觉学生的迁移能力较差,理解是一方面,做题又是另一方面。备课教师姓名:宗益国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序号1.7授课时间2014年9月22日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教学重难点重点:1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东西半球划分。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B(,)C(,)2、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把各点填在图中相应位置)①(30°N,130°E)②(50°S,40°W)③(30°S,160°E)3、从东西半球看:B半球;C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半球;B半球。4.A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10°S,B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15°S。A、B两地与赤道距离正确的说法是()A.相等B.A地距赤道近C.B地距赤道近D.A地距赤道远5.某地的经纬度位置是165°W,45°S,则该地属于()A.西半球的南半球B.西半球的北半球C.东半球的南半球D.东半球的北半球6.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A.160°W,23.5°SB.20°W,60°SC.20°W,60°ND.160°E,30°N7.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65°E,20°NB.21°W,5°NC.15°W,25°SD.15°W,25°N8.某地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该地区位于()A.160°E,纬度0°B.20°W,纬度0°C.160°W,纬度0°D.20°E,纬度0°9.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10.判断下图中A、B、C、D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及其所在半球和低、中、高纬度地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是____,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是______。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_。11.读下图写出A点位于B的_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的________方向C点位于A的________方向。作业知识巩固拓展延伸题作业内容地理填充图册导学与训练教后反思学生总体做的不好,很多同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还是没有理解好,因此,做题比较慢,以后在上课过程中,遵循小步子原则是可以的。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自转教案序号1.8授课时间2014年9月24日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的现象。能力目标:会计算某个地方的时间。情感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与难点:时差的计算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地球的自转周期时差计算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1.有关地球自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东向西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的自转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就是地球的自转C.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旋转一周,就是地球的自转D.地球在自身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2.有关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天大约向东转15度B.每小时大约向东转过15度C.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同D.自转的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3.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广州D.南极长城站4.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我们平常说的一天是指:A.一个恒星日B.比恒星日多3分56秒C.比恒星日少3分56秒①NNSS②③④D.比太阳日多3分56秒6.停在水面上的帆船,自身也在绕地轴旋转,则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A.船的最前端B.船的最末端C.船的底部D.桅杆的顶端7.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相对应的点相比: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大8.下列现象能用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看起来几乎不动B.在北半球观测星空,各星座均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C.从赤道向北极方向前进,发现北极星的高度在不断增加D.在晴朗的夜空,能看到北极星在不断地闪烁9.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B.物体水平运动时所受地转偏向力很小,对气流、水流的水平运动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C.物体在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这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D.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北风将偏转为西北风,南半球的北风偏转为东北风10.兰州段的黄河自西向东流,不考虑地质、植被的因素,冲刷程度较严重的河岸是:A.南岸B.北岸C.东岸D.西岸假设地球为一个正圆球体,已知P地和Q地为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回答11、12题。11.P、Q两地始终相同的是:A.地方时B.正午太阳高度C.昼夜长短D.自转线速度12.如果一架飞机以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从P地取最近航线不间断飞到Q,其飞行时间约为:A.10小时B.15小时C.20小时D.25小时二.综合题:1.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在2004年2月28日晚20:00将天文望远镜对准了一颗恒星。如果天文望远镜保持不动,则2天后,这架望远镜重新对准该恒星的时间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2.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完成下列各题:⑴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0的点是________。⑵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自转角速度除________外,各地角速度________。⑷与A点相比,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的点有________。15°15°15°60°30°0°N837千米1447千米1670千米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ABCDEF3.读左图,回答:⑴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B、C、D四点的角速度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B、C、D四点的线速度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中,0分别表示经度和纬度,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⑴在图1中画出东半球的范围。⑵图2表示春分日180°经线上为正午时的情况,请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的范围,并注明晨线和昏线。BCD●●●●90°60°30°0°作业知识巩固拓展延伸题作业内容本节课所讲的练习题反思,改错。教后反思本节课的习题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较为简单,掌握情况还可以。要注意学生掌握要落实到纸上。备课教师姓名:宗益国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公转教案序号1.9授课时间2014年9月29日课型复习课0°0°图10°0°图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地球公转而形成的四季的变化。能力目标:加强对地球直射点变化的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情感目标:增加学生的自我归属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与难点:四季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不停地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年。2.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带、带、带、带、带。二、选择题。1.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A.一年B.一天C.12小时D.一个月2.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一定是春分B.北半球昼长夜短C.全球昼夜平分D.南半示是夏至3.地球上太阳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的界线分别是()A.66.5°N和66.5°SB.都是0°C.23.5°N和23.5°SD.30°N和30°S4.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5.下列纬线,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A.23.5°NB.23.5°SC.30°SD.5°N6.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A.一天中的昼夜交替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四季的更替D.昼极长短的变化7.地球上四季分明的地区是()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寒带地区D.极地地区8.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是()A.纬度高低B.降水多少C.有无阳光直射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的状况三、综合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⑵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菏泽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⑷2009年10月1日,我国在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AD之间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太阳一2.热北温南温北寒南寒二、选择题1.A2.C3.C4.C5.D6.A7.B8.D三、综合题⑴(略)⑵春分赤道⑶极夜昼长夜短⑷D作业知识巩固拓展延伸题作业内容本节课所讲的练习题反思,改错。教后反思本次课的习题较为简单,学生在理解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上册备课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7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