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构建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构建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构建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目录摘要:1.前言2.传统体育模式与高校体育发展的局限性与不协调性3.构建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的思想理论基础4.高校体育改革的经验为构建新体系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5.结论与建议6.参考资料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正文通过对四川高校体育现状的调查表明,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体系模式已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本文运用生理学,文化学,现代教育理论等。提示了构建以课外体育为中心的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经过近10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未新体系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实践依据。同时,还未此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关键词: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体育模式摘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全教会对造就我国21世纪人才的根本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就必须构建相适应的高校体育新的体系模式。为此,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的现状、理论、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以课外体育为中心的高校体育新的体系模式。1.前言详细内容2.传统体育模式与高校体育发展的局限性与不协调性2.1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体系模式与发展的局限性•课程中心论强调通过增加学时、延长教育年限的被动教育观,而忽视充分利用课外体育的时空优势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围绕着考试、达标的指挥棒转,而忽视大学生身心与个性发展的规律•体育课过分强调增强体质的生物功能,而轻视体育的文化内函、职业效能与全面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传统体系模式对人才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塑造等仍然还有许多局限性,从而要求高校体育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新的体系模式详细内容•管理体系混乱,仍有80%的学校没有建立大学生体协•将课外体育列入课表计划的仅占3%,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的无序状况•60%的学校群体竞赛活动仍然由体育教师直接组织,难于发挥大学生主人翁的作用•除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坚持课余代表队训练的学校不到6%•用于课外体育经费仅占维持费的5%(不含校运会及外出竞赛等专项经费)•没有课外体育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坚持群体评估表彰的学校仅占9%▲由此可见,课外体育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同体育课极不协调,“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仍然难于落实2.2高校体育发展的不协调性1999年对四川38所高校课外调查显示详细内容3.构建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的思路理论基础3.1构建“新体系模式”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个性的需要•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2岁,其兴趣、爱好日趋稳定、集中,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并日趋成熟,他们已不再满足被动的形式,而更热衷于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课外体育时间多、内容丰富、组织灵活,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选择符合个人价值观需要的锻炼内容与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详细内容3.2从学校体育理论来看,在完成与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任务过程中课外体育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成为构建新体系模式的中心环节课外体育时间多、空间大、条件复杂,无论在内容选择、锻炼的实效性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体育课,又能为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实践水平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与意识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条件详细内容3.3从文化学角度来看,课外体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课外体育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隐型课程”熏染与教化的特殊作用。以课外体育为中心的新体系一旦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必将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函,使其在文化的选择和对文化的适应、培养目标的实现中体现现代体育的新功能详细内容3.4建立新体系模式是体现高校体育特色、建立高层次体育教育理论的迫切需要•由于大学生身心特点、锻炼层次、条件等都与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高校体育也应该在中小学体育的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规律与特色的体系模式•如果说以课程为中心的体系还适用于中小学的话,那么高校体育则应是以课外体育为中心而构建的,这是高校体育自身规律的必然反映,是区别于中小学的主要标志,是建立高层次学校体育理论的重要保证详细内容3.5国际学校体育和我国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构建“新体系模式”奠定了基础•据美国88年对1000所大学调查,有50%以上的学校只开设体育选修课,平均每周2.35小时,而课外锻炼时间每周12.62小时;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地区11—12年级以上便将体育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在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已基本取消体育必修课•我国高等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正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本科总学时已压缩到2400学时以内,因此,体育课总学时也随之减少•99年对川、渝、云、贵共30名高校体育专家进行了调查,指出在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的重点依次是:课外体育(30.9%)、课程教学(27.6%)、基础建设(24.2%)、领导与机构(18.3%)。由此可见,广大体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这为“新体系模式”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的重点课外体育课程教学基础建设领导与机构详细内容4.高校体育改革的经验为构建新体系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以课外体育为主线,减少体育必修课增大选修比例4.1改革方案各年级学时分配分级年级学生人数周学时数一年级二级级三年级Ⅰ85、86、8728677070每周2学时Ⅱ88、89、902802566028每周2学时Ⅲ91、92、93、944374363636隔周2学时4.2主要措施•成立了大学生体协、分体协、单项协会•建立课外体育三条线管理模式:一是体育部—体育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二是体协—分体协—单项协会,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系统;三是院(系)—班—学生干部—学生,发挥学生组织参与的主体作用•有计划地定期开办国标、艺体、健美、轮滑、武术、游泳等系列培训班,开展全民健身周、体育节、象征性长跑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选择机会,使健身、锻炼制度化、系列化;同时组织开展寝室体育、班级体育、女生体育、学生干部体育等,将小型多样、灵活、群众性强的活动作为经常性工作,并加以指导,实现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定期出版《体育动态》、体育专栏、布置宣传标语、开设讲座等,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增强体育的文化内函•改革校内竞赛制度,突破校运会单纯竞赛的观点,把校运会办成竞赛、健身、娱乐、育人、表彰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节;除校综合性运动会外,其它全校性单项竞赛均由学生体协主办,各院(系)经申办、竞争后承办,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建立课外体育评估指标体系,坚持年度评估、表彰制•从91级开始,开设体育师范、社会体育方向的选修课,并开办篮、排、足、田径、羽毛球等项目的裁判员培训班。•加大课外体育经费投入,其经费由占维持费的2%增加到20%4.3实践效果•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率、课外锻炼出勤率、参加校运会、长跑人数比例等指标都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体协、分体协、单项协会承担了全校90%以上的体育活动,从而增强了学生干部、裁判员、体育积极分子的体育实践能力、组织工作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发挥了主人翁作用,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95年以来,已有200多名学生获得了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二、三级裁判员证书,他们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拓宽了体育方向,学生在体育与成才、体育与职业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从91级开设体育师范、社会体育方向选修课以来,每届报名人数都是录取人数的3倍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毕业后担任专职体育教师的占12%,兼任体育教师、工会体育干部的约占60%,从而增强了职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改革,较好地理顺了高校体育系统各环节的关系,形成了符合高校体育规律的新体系模式,获得了改革的整体效益,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体育课成为省级重点课程,连续三届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课程评估获省优、国优,同时,学校体育工作获91、95、96、99年省和全国优秀单位▲尽管课时相对减少,但由于抓住了课外体育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整体设计,收到了较好的综合效益,为构建以课外体育为中心的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提供了实践依据详细内容5.结论与建议研究表明,突破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体系,构建以课外体育为中心的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是符合21世纪对人才健康与综合素质的根本要求的,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必将带给新世纪高校体育新的观念与新的思维方式结论建议•加强高校体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强调整体设计,全盘规划,理顺关系,构建体育部——学生体协——各院、系、班级的网络系统。发挥课外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新体系模式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监督、指导,定期进行院(系)、校、省、国家级的评估、表彰工作,并作为评估学校的硬性指标。突出新体系模式的导向作用•在继续巩固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协调好课程与课外体育的关系,相互促效•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一是对硬件的合理规划与投入,尽可能多地创造良好的锻炼条件,二是加大对体协、重大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的力度•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范围、岗位、职责。由于课时减少,可将体育教师落实到各院(系)、体协、单项协会、竞赛、训练等各个岗位上,作好指导、培训工作。并切实落实工作酬金、待遇、职称、晋级等问题6.参考资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年6月13日第一版•曲宗湖《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景》学校体育科学·1996年1期•朱丰诚《关于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辩》体育学刊·1996年1期•陈翠然《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卢先吾《全民健身大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邹继豪《理论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1期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体系模式与发展的局限性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体系模式一直是以课程为中心而构建的。它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来实现与完成高校体育的目标任务的。这个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特别是拨乱反正、实施改革开放时期,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建立、规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传统体系模式强调课程的“中心环节”“基本途径”作用,因而由于多种因素,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局限性。例如,课程中心论强调通过增加学时、延长教育年限的被动教育观,而忽视充分利用课外体育的时空优势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围绕着考试、达标的指挥棒转,而忽视大学生身心与个性发展的规律;体育课过分强调增强体质的生物功能,而轻视体育的文化内函、职业效能与全面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传统体系模式对人才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塑造等仍然还有许多局限性,从而要求高校体育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新的体系模式1999年对我省32所高校的调查证明,目前各校课程建设完善,运行状况良好,而主要问题则集中在课外体育方面。一是管理体系混乱,仍有80%的学校没有建立大学生体协;二是将课外体育列入课表计划的仅占3%,课外锻炼呈个人、分散的无序状况,《合格标准》中规定的早操、课外锻炼“水份”较重;三是60%的学校群体竞赛活动仍然由体育教师直接组织,难于发挥大学生主人翁的作用;四是除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坚持课余代表队训练的学校不到6%;五是用于课外体育经费仅占维持费的5%(不含校运会及外出竞赛等专项经费);六是没有课外体育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坚持群体评估表彰的学校仅占9%。由此可见,课外体育发展水平仍然很低,同体育课极不协调,“课内外一体化”在实践中仍然难于落实。从系统科学的理论来看,高校体育系统还没有构建出最优化的系统模式,难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整体效益。所以,突破传统体系模式,探索与建立适应于21世纪发展需要的“以课外体育为中心”的新体系模式势在必行。1999年对四川38所高校课外调查显示构建“新体系模式”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个性的需要传统体系将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成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评优等,其教学就是围绕达标、考试而进行,仅《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就涉及约20个项目,每年仅用于考试的项
本文标题:构建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新体系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69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