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商品标准与标准化第一节商品标准1.标准的概念2.标准的种类3.标准的级别4.商品标准及其种类5.商品标准的内容第二节商品标准的作用与采用1.商品标准的作用2.国际贸易环节对商品标准的采用第三节商品标准化与标准化组织1.标准化的概念2.标准化的本质、目的和效果3.商品标准化4.部分国际著名标准化组织重要概念:标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内控标准商品标准文件标准实物标准标准化标准化经济效果ISOIEC大纲第一节商品标准关键词:标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内控标准、商品标准、文件标准、实物标准一.标准的概念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标准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以获得最佳秩序为目的,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的载体即标准的表现形式是文件二.标准的种类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标准按其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标准的种类: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指由法律规定要强制施行的标准,是技术法规的一种表现形式,也称为法规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除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企业自愿采用。但是,推荐性标准一旦纳入指令性文件,将具有相应的行政约束力。目前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大多发布推荐性标准,国际标准也是推荐性标准。三、标准的级别标准按其发生作用的领域和范围或审批权限分为不同的级别,例如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等。大多数市场经济的国家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协会标准)和公司标准三级。我国的标准自1989年《标准化法》实行后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等级。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的标准或在某些情况下由国际标准化团体采用的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2)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3)国际权威组织标准。国际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标准序号和发布年份构成,例如:标准编号ISO9000—1994表示于1994年发布的第9000号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除了国际标准外,还有“国外先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国家标准:美国国家标准(ANSI)英国国家标准(BS)德国国家标准(DIN)日本工业标准(JIS)法国国家标准(NF)国外先进标准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例如,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英国劳氏船级社《船舶入级规范和条例》(LR)、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等。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性组织制定的区域标准。例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欧洲标准(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制定的标准等。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美国IBM公司、美国HP公司、芬兰诺基亚公司、瑞士钟表公司等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构成。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国标”二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组成,即“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例如,GB16844—1997《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的安全要求》表示1997年发布的第16844号强制性国家标准;GB/T17263—1998《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性能要求》表示于1998年颁布的第17263号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我国的行业标准也称专业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由专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标准化组织(如我国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在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行业标准也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编号是由行业标准代号加顺序号、发布年号构成,例如QB2218—1996《灯头、灯座型号命名方法》。标准编号中的行业标准代号由相应行业的汉语拼音字母组成,例如农业部发布的农业行业标准的代码是NY;农业部发布的水产行业标准的代号是SC;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的代号是SN,等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情况下,由地方制定、批准发布,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审批和发布,并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后废止。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也有强制性和推荐性之分。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强制性地方标准的代号由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行政区域代码的前两位数字以及斜线组成,后面再加“T”,就可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发布、在该企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对于那些已有上级标准的产品,国家鼓励企业制定技术指标要求高于上级标准要求的“内控标准”。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的编号一般由标准代号、企业代号、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其中,标准代号由“企”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Q”加上斜线组成。企业标准的编号形式如以下示例:Q/××××——××企业标准代号企业代号顺序号发布年代号四、商品标准及其种类商品标准是技术标准的一种,是指为保证商品的适用性,对商品的品质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的技术规定和要求。在商品标准中一般明确规定了商品的结构与化学组成、规格、品种、等级、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等规定。文件标准与实物标准商品标准可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按照表达的形式,商品标准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文件标准是用特定格式的文件,通过文字、表格、图样等形式表述商品的规格、质量、检验等有关方面技术内容的统一规定。实物标准亦称为标准样品,它是作为文件标准的补充,适用于某些难以用文字准确表达质量要求(如色、香、味、形、手感、质地等)的商品。商品标准的强制性与推荐性商品标准有强制性与推荐性之分。例如我国1997年制定的《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GB16844)就是强制性标准,而我国1998年制定的《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性能要求》国家标准(GB/T17263)就是推荐性标准。商品标准的种类通常认为与商品标准具有相同属性的标准都属于商品标准的范畴,例如元器件标准、原料标准、材料标准、农林畜牧水产的品种标准及产品标准,等等。标准化对象不同,商品标准的表述也不同,如商品标准中只规定品种规格时可以称为品种标准;只规定质量性能及验收、储运等内容时可以称为质量标准;只规定包装及有关事项时可以称为包装标准。五、商品标准的内容结构商品标准由概述,正文和补充三部分组成。概述部分包括商品标准的名称、标准号、级别、批准发布单位、发布实施日期、目录等。正文部分是商品标准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1)商品标准适用范围;(2)商品的技术要求;(3)商品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商品包装、标志和储存、运输规定。商品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商品标准中的技术要求是商品标准的中心内容,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是为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使用而必须具备的产品技术性能方面的规定。列入商品标准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是决定商品质量和使用特性的关键性指标,是指导商品生产、使用及质量检验和鉴定的依据,是国际贸易合同中商品品质条款的主要内容。行业标准—鞋面用皮革标准中的技术要求(分类分级规定和理化指标)第二节商品标准的作用与采用法律、标准与市场经济秩序关系示意商品标准的作用商品标准是评定商品质量的准则。商品标准是促进商品质量提高的手段。商品标准是各国制定技术性贸易政策和措施(技术法规)的依据商品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是国际商品市场准入的基础条件,以及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是推动贸易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标准的作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常常以技术标准的的形式出现,从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认证等技术性指标体系方面入手,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我国许多大类商品和传统出口商品,如食品、纺织品、玩具、陶瓷制品、机电产品、建材等,常常在出口时因技术标准问题而严重受阻。标准的作用与趋势发展中国家受技术壁垒限制的案例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5倍。标准从过去主要解决产品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问题,更多地变成实行贸易保护的壁垒。传统工业生产是现有产品后有标准,知识经济时代,往往标准先行,有关标准之战如火如荼。国际标准的影响与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当需要制定技术法规并且已有相应国际标准或者其相应部分即将制定出来时,缔约方均应以这些国际标准或其相应部分作为制定本国技术法规的基础。世界贸易组织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符合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应被视为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标准的竞争“技术外交”。有些发达国家尽力与发展中国家加强标准化的技术协作,其目的是施加和传播本国标准影响,使其在长期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竞争、企业竞争的背后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竞争的实质就是标准的竞争。国际贸易环节对商品标准的选用选择出口商品的标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商品出口国来说,标准不仅直接影响商品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出口商品的结构和销售的范围,也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经济技术状况及发展目标。商品出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提供商品的同时,也往往附带了自己的标准。技术标准作为战略性竞争手段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技术政策中对标准化的作用和标准的研究开发,把技术标准作为战略性竞争手段。美国技术标准局向议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美国在技术标准方面能否领先其他国家,将左右美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标准化发展战略核心: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使国际标准更多地反映美国技术。国际贸易环节对商品标准的选用采用出口国本国标准生产上“轻车熟路”,实现批量规模,经济上最合算。采用进口国标准有多少目标市场就可能有多少标准、多少规格、多少工艺线路,最不经济。目的:争夺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环节对商品标准的选用采用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建议各国采用的。某些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国家标准、某些专业(协会)标准、跨国公司的标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认可,享有较好的声誉,在国际市场上使用普遍。按照国际标准实践联合会(IFAN)第二号指南,这些标准已享有“事实上的国际标准”的地位。第三节商品标准化关键词:标准化、标准化经济效果、ISO、IEC标准化的概念“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为制定(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1996年ISO第2号指南)“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GB/T20000.1—2002)标准化的本质标准化的本质是“统一”。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任何标准都是一种“统一规定”。)同一功能的同一对象在同一范围、同一标准化级别上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同一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内容,可根据需要是一种或多种。标准化的统一是相对的。近代标准化发展历程1792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惠特尼•E应用标准化与互换性原理在大工业生产中的成功实践,赢得了“美国现代工业标准化之父”的美称。英国机械工程师惠特沃思•J,1833年在英国现代工业的摇篮曼彻斯特独创了精密的量具量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841年他建议在全国采用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这就是有名的惠氏螺纹。标准化的目的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日本专家的概括:(1)在生产、交换、运输和商品使用等方
本文标题: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4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