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四中国历代的对外关系(湖南省攸县二中高三历史备课组主备课人皮超成)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频繁的的原因、主要内容和途径1、原因:(1)、根本原因:国家强盛,政治制度先进,经济、科技、文化繁荣,在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对周边国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2)、多数王朝的统治者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3)、海陆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4)、郑和、玄奘等外交人士作出的贡献。2、内容(1)、人员往来使节:大秦、日本、朝鲜、天竺、波斯、大食等学者和留学生:日本、朝鲜宗教人士:印度、日本等商人:各国(2)经贸交流:(3)科技文化交流:(4)战争与和平(侵略和反侵略):3、途径(1)、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2)、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3)、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4)、通过战争的途径(二)中国古代各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及成因1、两汉时期--对外开放的开创时期,中国开始走向世界(1).特点:①以单向性交往为主,输出多,吸收少②输出以应用性技术为主:丝绸、水利、铸铁③交通以陆路为主④同朝鲜日本西亚欧洲有直接的友好往来,形成东亚文化圈(2).原因:a、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同中亚、罗马和欧洲的联系。b、秦汉的强盛与先进文明对亚洲各国有巨大的吸引力。c、当时统治者执行较开明的外交政策。2、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繁盛时期(1)、特点:①呈现双向性,输出、吸收皆重②交往的国家地区增多③交流的内容更丰富④交流的层次提高,有先进制度、文化⑤交通是水陆并重⑥对世界影响巨大,中华文化圈形成(2).原因:a、政治稳定,国力强大。b、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d、对外政策比较开放。e、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城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思考:唐朝的对外交往与汉朝相比有哪些进步?分析其原因。(交往的范围、层次、交通路线、物品种类、影响等)3、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①交通以海路为主,外贸港口多特点:②内容以商业贸易为主③范围更广,与欧洲、非洲有交往4、明清时期--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1)、特点:①交通以海路为主②政策从开放到闭关③中国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④西学东渐(2)、原因:a、明初国力强盛,是出现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的根本原因。b、明朝中期政治腐败和海防松弛是倭寇为患的主要原因。c、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腐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空前强化;海防松弛;思想上固步自封等。d、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这是欧洲殖民者东来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e清朝为肃清东南沿海的抗清力量和防止殖民者的入侵,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思考:唐朝和清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和产生的不同影响。(三)、古代中国与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交往的概况1、与朝鲜的往来(1).两汉时期:①.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②.经贸往来:朝鲜檀、等输入。中国、、等输出到朝鲜。(2).唐朝和新罗的关系①.新罗留学生来唐最多,最著名的是②.唐朝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③.新罗立国参用,设立,教授。④.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⑤.新罗人喜读唐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⑥.新罗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有浓厚中华文化色彩(3)近现代:中朝联合抗日;1950年抗美援朝;90年代中韩建交。2、与日本的往来(1).汉朝同日本的交往:①.我国古代称日本为“”。不少中国人渡海去日本,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使译通于汉”。浮海东渡的传说,在中日两国都是从古流传至今。②.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得赐印绶(汉赐“”金印已出土)。③.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2).隋朝、唐朝和日本的友好交往①.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有13次之多。②.日本著名的,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为蓝本。③.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的样式。④.日本各级学校教授。⑤.中日交往中的杰出人物:(日本)、(中国)(3).明朝:戚继光抗倭①.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②.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戚继光又率军与合作,连续重创倭寇。到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4)近现代: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1900年参与八联侵华,1904~1905日俄战争,侵略中国东北。一战期间侵略中国山东,年签定《21条》,1921-1922年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的局面,30年日本代大规模侵华,中国抗战。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3、与越南的往来两汉时期的中越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越南的、、等输往中国。中国的、和传到越南。4、与印度的往来(1).两汉:西汉末年,佛教经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半岛南端。东汉汉明帝派使臣到求佛法,在建白马寺。(2).唐朝:唐朝称印度称为,双方以为纽带,交往大大加强。贞观时,天竺一再遣使唐朝,送来、。中国的计数法,传到天竺。唐朝的高僧西游到天竺求佛学,高僧浮海到天竺研究佛学,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3).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印度半岛5、与东南亚的往来(1).汉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与东南亚的联系。(2).隋朝:隋炀帝时,派人出使马来半岛,半岛上的国也派王子回访,受到隆重接待。(3).唐朝中国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彼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4).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东南亚。①目的:。②概况:从年到年,郑和先后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和地区。③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以中国、、,换取供皇室贵族享用的、香料、药材等。。④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思考: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的不同。6、与西亚的往来(1).两汉: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西亚大国与汉朝交往密切,并在汉朝与欧洲的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思考:丝绸之路的开通的条件、路线、产生的影响和后来衰落的原因。(2)隋唐:①.隋朝时,中国和波斯已互遣使节②.唐朝时,波斯遭到大食的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后客死唐朝。③.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做珠宝、香料生意。④.从唐高宗起,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中。中国的在唐朝时传入大食。(3).元朝:三大发明传入阿拉伯,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非洲(4).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西亚许多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7、与欧洲的往来(1).汉朝与大秦的往来①西汉时丝绸之路往西最远到达(罗马帝国)。②公元97年,班超派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王朝遣使来到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2.)唐朝和东罗马的往来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的、传入中国。唐朝的、大量运往欧洲。(3).元朝:马可波罗来到中国(4).明清:①.1553年,占据澳门。②.占据台湾,后被郑成功赶走,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③.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把西方的、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和等学说介绍到西方。中国的与传教士合译了一些西方科技书籍。④.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和《尼布楚条约》8、与非洲的往来(1)、唐朝和非洲的往来:唐朝人在北非、东非留下了行踪。(2)、明朝郑和下西洋最员到达非洲东海岸(四)古代史上的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1、“中学西传”四大发明的外传:宋元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科学技术十进位记数法:唐朝时传到天竺。明清《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外传两汉: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大思想文化隋唐:中华文化圈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学、佛教传入朝鲜日本明清:一些传教士来华,把儒学、道学介绍到西方两汉丝绸之路上外传的:养蚕铸铁井渠造纸等实用技术传到西亚欧洲生产技术隋唐外传的:制瓷制糖传入新罗,棉纺织技术在元朝传入高丽明清时外传的:先进技术和工具传入南洋2、“西学东渐”科学技术唐朝印度熬糖法传入我国,东罗马的医术传入我国明清传教士把西方科技带到中国,如欧洲先进的水利方法唐郁金香、菩提树传入我国技术物种北宋占城稻传入明清: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我国西汉佛教传入我国思想文化唐朝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明传教士把西方音乐绘画介绍到中国(五)、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影响和启示1、特点(1).先陆路后海路,汉唐以陆路为主,唐水陆并进。宋元明以海路为主(2).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并非自由放任,以国家的组织形式进行,外贸服务于外交,经济服务于政治,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密切相关,在贸易交往中,官方贸易是主流,而且不以盈利为主(3).伴有民族融合(4)伴有先进的内外交流(5).中国封建时代对外开放和相互交流的对外政策,居主导地位2、影响(1)对外:(2)对内:3、启示:(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课堂练习1.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来到中国,见到西汉皇帝B.西汉武帝时赐印授与倭奴国C.汉代丝绸之路可抵达印度半岛南端D.中国与欧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往来2.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西亚、欧洲商人喜好汉朝的手工业品C.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D.甘英到达波斯湾3.我国古书记载的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华贡献礼物一事,生动揭示了①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同欧洲国家就有了直接的友好往来②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开始传入我国③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④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朝文化对于西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印刷、火药、导航技术等方面B.丝绸、冶铸、水利技术等方面C.宗教、建筑、法律制度等方面D.造纸、纺织、印刷技术等方面5.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一盛况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政治制度比世界各国先进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6.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体现出唐文化的A.高度繁荣的特征B.世界领先的特征C.充满活力的特征D.兼收并蓄的特征7.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幅对联:“继张(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历史人物和事迹是A.玄奘西游B.马可·波罗来华C.郑和下西洋D.成吉思汗西征8.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①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②开始遭到西方殖民侵略③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④开始接受一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近代中国的外交:由闭关自守转为被迫开放(一)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1、屈辱的外交:(1)被迫抵抗西方的侵略,并推行妥协投降的政策。(2)、无论战争胜负,最后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4)、1861年设立,这是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也标志着清朝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面向世界,从传统的理藩政策向近代外交转变。(5)、《》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改总理衙门为,位居六部之上,这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中国完全沦为半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对外关系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5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