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上海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整理
生物第一册书细胞水平: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细胞学说:德国施莱登、施旺提出。进化论: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描述法与比较法(生命科学发展早期),实验法后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手段。分子水平: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后基因组学:解读并深入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脑科学:“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是各国科学家提出的三大目标,“了解大脑、认识自身”是21世纪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结合水:小部分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称为结合水。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绝大多数)。水的基本作用:1·溶剂2·运输营养物质、代谢3·参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4·体温调节5·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的重要组分2·调节生命活动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4·维持血液酸碱度糖类:人们将符合化学通式(CH2O)n的物质称为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单糖:不能谁接的最简单的糖,eg:G、果糖核糖。双糖: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的糖类,eg:蔗糖、乳糖和麦芽糖。多糖:由许多G分子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复杂的糖类,eg:淀粉、纤维素、肝糖原、肌糖原。淀粉:植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糖原:存在于动物体内,不溶于水,是动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储存形式。纤维素: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结构糖脂质:俗称脂类物质,其共同特性是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脂肪:甘油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脂肪酸主要是由碳和氧组成的长链。如果长链中碳和碳之间是以单键(C—C)相连,我们称其为饱和脂肪酸;若碳原子之间存在双建(C=C)连接,则称为不饱和脂肪酸。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结构大分子。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也是机体合成某些激素(eg:雄激素、雌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维生素D等物质的原料。动脉粥样性硬化:多余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沉积在动脉的内壁上,使其管腔狭窄,血流减慢,血流量减少,造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脂肪肝:肝脏合成甘油三酯过多,肝细胞又由于营养不良、中毒、缺乏蛋白质等原因,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到血液中而转运出去,便在肝细胞中堆积,形成脂肪肝。蛋白质(pro):是由氨基酸(A.a)为单位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肽键: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肽键。肽链: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肽链。多肽:由3个以上的氨基酸连接形成的肽链称为多肽。蛋白质的空间结构:20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不同种类、不痛排列顺序组合成不同的肽链,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功能:(1)主要成分占干重50%以上。①细胞膜(磷脂+蛋白质+多糖……)②血红蛋白(红细胞与O2、CO2,含有Fe2+)③染色质(体):蛋白质(组蛋白)+DNA④纺锤体:微管蛋白⑤血浆蛋白(胞外)⑥病毒蛋白(RNA+蛋白质)胞外(2)调节①酶(胞内:呼吸酶胞外:消化酶)②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促激素)③抗体(免疫球蛋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维生素(脂溶性、水溶性):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即所谓维生素缺乏症。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膜:1.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覆盖、镶嵌、贯穿)+多糖骨架: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细胞识别信息血糖判定(膜外侧、细胞膜特有)糖脂:动物细胞膜:胆固醇,在磷脂间结构特点:(半)流动性1)真核生物2)细胞膜融合2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1)保护2)分泌3)免疫、信息交流、识别→糖蛋白4)控制物质进出被动转运1)自由扩散高→低不耗能不需要载体eg:O2,CO2,N2,甘油,脂肪酸,乙醇,苯、脂溶性维生素(VK)2)协助扩散高→低不耗能需要载体eg:G(血浆→红细胞)H2ONa+内流)主动转运低→高耗能需要载体eg:G进入小肠腔→小肠上皮细胞小肠吸入葡萄糖、氨基酸Na+外排ATP生长素被动运输:如果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不同,物质就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扩散:由浓度较高向浓度较低的区域运动自由扩散:O2/CO2等小分子也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协助扩散:一般溶解于水的无机离子和有机离子,例如Na+、CI-、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必须与细胞膜上称为载体的蛋白质结合,由载体蛋白帮助穿越细胞膜。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和离子的运输方式胞吞:细胞内的小囊泡被动运输到细胞膜内测,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且向细胞外张开,释放内含物。胞吐:细胞内的小囊泡被运输到细胞膜内测,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且向细胞外张开,释放内含物大分子或颗粒型物质进入人体细胞时,细胞膜部分内陷形成小囊泡,然后小囊泡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进入细胞内部被细胞消化。质壁分离: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像细胞外渗透,因为失水而导致原生质层收缩,容易变形的细胞膜也随之收缩,而不容易收缩的细胞壁则保持原来形状,所以会观察到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的现象。渗透:细胞的生命离不开水,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受体: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显微结构: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核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河内有一个或数个圆球形结构核基质:细胞核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染色质:细胞核内的细丝状物质可被染上较深的颜色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镇各区域的一切结构和物质细胞器功能:P44、45真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围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相细胞器。拟核:没有由膜包被的细胞核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很小,绝大多数病毒的大小都在150nm以下,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乙型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艾滋: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同化作用:在自我更新的过程中,生物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将它们转变为自身的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生物体也不断的将自身的物质分解以释放能量,并将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合成反应:由小分子形成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包括水解反应和氧化分解反应。水解反应:不仅需要特定水解酶的参与,还要消耗一个水分子的分解反应。氧化分解反应:1个6碳的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个三碳化合物时,不消耗1个水分子,却释放4个氢原子和能量。酶(E):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酶促反应速率:即酶活性。酶活性:同上。辅酶:有些酶,尤其是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酶,只有在与辅助因子结合时才显示活性,这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酶。酶制剂酶活性抑制(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高能磷酸键ATP相邻两个磷酸基之间的活跃化学键,水解释放30.5kj/mol的能量。光合作用:光合生物吸收太阳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再利用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各种有机物的过程。纸层析法(原理、步骤):原理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操作步骤1.称取新鲜叶子2g,放入研钵中加丙酮5ml,少许碳酸钙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2.取准备好的滤纸条(2×20cm),将其一端剪去两侧,中间留一长约1.5cm,宽约0.5cm的窄条,如图7。3.用毛细管取叶绿素溶液点于窄条的上方,注意一次所点溶液不可过多,如色素过淡,用电吹风吹干后再点1梍2次。4.在大试管中加入四氯化碳3梍5ml及少许无水硫酸钠。然后将滤纸条固定于软木塞上,插入试管内,使窄端浸入溶剂中(色素点要略高于液面,滤纸条边缘不可碰到试管壁),盖紧软木塞,直立于阴暗处进行层析。经过0.5—1小时后,观察分离后色素带的分布。最上端橙黄色为胡萝卜素,其次黄色为叶黄素,再下面蓝绿色为叶绿素a,最后的黄绿色为叶绿素b。叶绿素吸收光谱:卡尔文循环:溶解氧传感器测定法:真空渗水法:细胞呼吸:发酵: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酒精、乳酸发酵方程式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C6H12O6―→(酶)2C3H603+能量
本文标题:上海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5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