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物流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物流管理英文名称:LogisticsManagement课程编码:12401D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程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程:物流基础、管理学开课系部:经济管理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管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现代物流管理涉及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是一个非常庞大而且复杂的动态系统。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物流学的发展、物流系统的分析、物流的基础环节,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等基本知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学生从实际出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利润的观念;对现实物流企业运作的七大环节学会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掌握物流管理方法;初步具有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物流运作的操作能力和管理素质。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现代物流管理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物流基本概念,掌握物流与商流的关系;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现代物流及其特征;能够掌握物流的分类。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物流管理教学难点:物流的分类及分类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一、物流的概念二、物流的分类三、现代物流及其特征第二节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物流管理一、物流的演变过程二、日本物流业的发展三、商流和物流四、物流管理第三节物流学说及观点一、“第三利润源”说二、“物流冰山”说三、“效益背反”说四、“黑大陆”说五、竞争战略学说第四节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一、物流进入全球化发展时代二、第三方物流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主导方式三、物流向更高阶段发展四、物流向外围延伸五、物流转向消费者六、物流注重社会效益七、物流趋向现代化八、物流趋向合理化思考题:1.试简要概括“物流冰山”说?2.试分析现代物流及其特征?案例分析中外运的物流发展与实践第二章物流战略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物流战略的含义与特征,掌握物流战略环境分析。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能够了解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教学重点:物流战略的含义与特征。教学难点:物流战略环境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战略概述一、物流战略的含义与特征二、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三、物流战略的地位四、目前我国物流战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物流战略环境分析一、物流战略环境综合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二、物流市场环境因素分析三、现代物流战略发展态势分析第三节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一、即时物流战略二、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三、高度化物流战略思考题:1.试分析物流战略的含义与特征?2.目前我国物流战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案例分析A公司物流战略分析第三章物流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及物流系统的目标;掌握物流系统要素;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设计及其分析。能力目标:能够了解物流系统的目标、要素;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设计及其分析。教学重点: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及物流系统的目标;教学难点:物流系统的设计及其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系统的含义二、物流系统的概念三、物流系统的特征四、物流系统的目标第二节物流系统要素一、物流系统的管理要素二、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三、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四、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第三节物流系统的分类及功能一、物流系统的分类二、物流系统的功能第四节物流系统分析一、系统分析的概念二、系统分析的原则三、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第五节物流系统设计一、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特点二、物流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三、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四、物流系统设计的内容思考题:1.物流系统的分类及功能是什么?2.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特点及准备工作有哪些?案例分析海尔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第四章运输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运输的概念、功能、作用及特点;掌握物流运输与其他物流功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运输方式。能力目标:能够了解运输与其他物流功能之间的关系;能够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教学重点:运输的概念、功能、作用及特点;运输方式分类及选择。教学难点: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第一节运输概述一、运输的产生和发展二、运输的概念三、运输的功能四、运输的作用五、运输的特点六、运输与其他物流功能之间的关系七、运输的地位八、我国运输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节运输方式的分类一、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二、按照运输线路分类三、按照运输的作用分类四、按照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第三节运输方式的选择一、选择运输方式的决定因素二、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第四节运输合理化一、运输合理化的含义二、运输合理化的目的三、运输合理化的意义四、影响合理运输的因素五、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六、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思考题:1.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有哪些?2.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案例分析如何发挥长江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第五章仓储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仓储的概念;能够区分库存、储备、储存的区别;掌握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掌握仓储营运设施与设备。能力目标:能够区分库存、储备、储存的区别;能够掌握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教学重点:仓储管理;仓储营运设施与设备。教学难点:仓储管理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仓储概论一、仓储的概述二、库存、储备、储存的区别三、仓储的作用四、仓储的分类五、仓储的合理化六、仓储合理化的具体措施第二节仓储管理一、仓储管理的原则二、仓储管理的内容三、不同行业对仓储管理的要求四、常用的库存管理方法第三节仓储营运设施与设备一、仓库及其分类二、仓储设备三、自动化立体仓库思考题:1.不同行业对仓储管理的要求?2.什么是自动化立体仓库?案例分析中国储运集团的仓储物流运作模式第六章包装与装卸搬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包装的概念与功能、包装的分类;掌握包装材料与设备;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及作用、装卸搬运的组成与分类。能力目标:能够了解包装材料与设备;能够掌握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原则。教学重点:包装的分类;包装材料与设备;装卸搬运的组成与分类。教学难点:常用的装卸搬运设备;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包装概论一、包装的概念与功能二、包装的分类三、物流包装的合理化第二节包装材料与设备一、包装材料二、包装容器三、包装机械第三节装卸搬运概述一、装卸搬运的概念及作用二、装卸搬运的组成与分类三、装卸搬运的合理化第四节装卸搬运设备一、常用的装卸搬运设备二、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原则思考题:1.常用的装卸搬运设备有哪些?2.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原则是什么?案例分析我国平板玻璃包装现状与改进对策第七章配送业务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配送的概念、配送的特点、配送的作用、类型和模式及配送和物流的关系;掌握配送中心的类别、配送中心的功能、流程及设施;掌握配送中心的建设规划。能力目标:能够了解配送的概念、配送的特点、配送的作用及配送和物流的关系;能够掌握配送中心的建设规划。教学重点:配送的概念、配送的特点、类型和模式;配送中心的类别、配送中心的功能、流程及设施。教学难点:配送中心的建设规划。教学内容:第一节配送概述一、配送的概念二、配送的特点三、配送的作用四、配送和物流的关系第二节配送的类型和模式一、配送的分类二、配送的基本环节三、配送模式第三节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概念二、配送中心的类别三、配送中心的功能四、配送中心的流程五、配送中心的设施六、配送中心的建设规划七、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发展历程第四节配送管理一、配送合理化二、发达国家的配送三、我国配送服务的发展思考题:1.配送中心的流程是什么?2.配送模式是什么?案例分析7-11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第八章流通加工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流通加工的概念和性质、流通加工的作用和技术;掌握通加工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流通加工中心的布局;掌握提高流通加工效益的途径。能力目标:能够了解流通加工的类型和常用的流通加工技术;熟悉流通加工的投资管理、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技术经济指标;会布局流通加工中心。教学重点:流通加工的类型和常用的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的投资管理、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教学难点:流通加工的技术经济指标;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的形式和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教学内容:第一节流通加工概述一、流通加工的概念和性质二、流通加工的作用三、流通加工的内容和经济效益第二节流通加工技术一、流通加工的类型二、常用的流通加工技术第三节流通加工的管理一、流通加工的投资管理二、流通加工的生产管理三、流通加工的质量管理四、流通加工的技术经济指标五、流通加工中心的布局六、提高流通加工效益的途径第四节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一、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的形式二、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思考题:1.流通加工的管理包括哪些?2.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的形式有哪些?案例分析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第九章物流信息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物流信息的内容和标准,物流信息的分类及物流信息的作用;掌握常见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理解物流信息处理的识别技术,物流信息处理的信息传输与跟踪技术及物流信息处理的相关辅助技术;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结构、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发展。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常见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能够掌握物流信息处理的识别技术,物流信息处理的信息传输与跟踪技术及物流信息处理的相关辅助技术。教学重点: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物流信息的内容和标准;物流信息处理的识别技术,物流信息处理的信息传输与跟踪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结构、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教学难点:物流信息处理的识别技术,物流信息处理的信息传输与跟踪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信息管理概述一、物流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二、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三、物流信息的内容和标准四、物流信息的分类五、物流信息的作用六、常见的物流信息管理方法第二节物流信息技术一、物流信息技术概述二、物流信息处理的识别技术三、物流信息处理的信息传输与跟踪技术四、物流信息处理的相关辅助技术第三节物流信息系统及其开发一、物流信息系统概述二、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三、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四、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五、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六、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思考题:1.物流信息处理的识别技术是什么?2.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是什么?案例分析SAP助海尔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第十章物流标准化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标准化与物流标准化的概念,掌握物流托盘标准;了解物流国家标准体系;熟悉国际物流标准化。能力目标:能够掌握标准化与物流标准化的概念;能够掌握物流托盘标准。教学重点:标准化与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托盘标准;物流国家标准体系。教学难点:物流国家标准体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标准化与物流标准化的概念一、标准化二、物流标准化第二节物流托盘标准一、世界各国物流托盘标准化的现状二、物流托盘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三、解决物流托盘标准化问题的对策第三节物流国家标准体系一、物流通用基础标准二、物流信息标准三、物流技术标准四、物流管理标准五、物流服务标准第四节国际物流标准化一、国际标准化组织二、全球第一商务标准化组织三、发达国家(地区)物流标准化四、国际物流标准化的一个典型——集装箱标准化第五节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趋势一、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基础二、物流标准化工作进展三、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四、我国物流标准化对策五、我国物流标准化趋势思考题:1.物流国家标准体系有哪些?2.简述物流托盘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案例分析上海百大配送有限公司的物流配送标准化管理的实践第十一章第三方物流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来源及价值分析;了解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能力目标:能够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掌握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来源及价值分析;能够就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教学重点:第三方物
本文标题:物流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6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