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选修课小论文: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
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解决办法及管理手段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解决办法及管理手段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对华北缺水的水资源问题十分重视。本文主要对华北的水资源的状况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介绍,列举了目前华北的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及政府应执行的有效管理手段;最后,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关键词: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对策分析;管理手段;可持续发展一、华北水资源的现状(一)华北地区概括按行政区划,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鲁、晋、内蒙等省市按流域,华北平原则是指淮河以北的海河、黄河和洼河平原尽管上述地区均为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但在程度上却更在北部地区。(二)华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年总用水量为5500亿至56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华北地区有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117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18%,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35立方米,不足全国1/6,世界的1/24。华北水资源利用:全年总用水量5716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3%生产用水占90.1%,生态与环境用水占1.6%。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使用总量为101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7.70%。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本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二、华北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一)水资源总量少、人均量更少.使用置大.地下水严重超采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被联合国列为12个贫水国之一,而华北人均水资源多年平均量为335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其中河北省人均水资源最为256.3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l%。受水资源总虽少的影响.华北地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占全国开采总量的54.78%。华北地区水资源现状开发率为72%.其中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开发率高达9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为20%)。由于水资源短缺,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目前,河北省地下水每年超采量很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部分地区已经造成了海水入侵、地裂缝、地面下沉、水井报废、河道干枯等严重的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据估计,30年后石家庄将没有地下水可供使用。(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主要表现在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的现象,例如黄河曾经连续断流11年,海河曾经连续断流8年;年度内,主要表现在夏秋降水多,水资源量相对较多;冬春降水少,水资源量相对短缺。降雨的70~85%的集中在汛期(6-9月),汛期降雨往往又集中在7-8月的几次降雨过程,洪涝灾害严重,而冬春降雨很少。干旱频繁发生,并经常出现连续干旱年。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资源水量和地表蒸散发量随地带性变化而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在华北地区,张家口以西以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地表蒸散发量也随着地表植被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地带性分布。(三)人类活动的影响巨大.生态环境用水被大量挤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深刻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单位面积上的需水量很大,对水资源的压力巨大;尢城市化引起降雨对地下水的人渗补给减少,同时使城区暴雨汇流时间缩短,洪峰过程更加尖瘦”,洪峰流量大大增加,加重了防洪负担;农业灌溉面积扩大,水资源的蒸发消耗大增加。使天然系统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数量大大减少。(四)污染和浪费严重,污水处理率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以及农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布的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排序,位于华北的海河和黄河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三位。其中,海河水系的167个水质监测断面中,I、Ⅱ、Ⅲ类水质断面占14.4%,IV类水质占10.8%,V类水质占7.8%,劣V类水质断面占67.1%。海滦河流域污水处理率较低,现状不足30%:污水处理能力在地区上发展不均衡,除北京和天津市污水处理率较高外,其它城市污水处理率较低。水质恶化是华北地区水质型缺水的重要事实。如北京市上游永定河的官厅水库,由于上游来水被严重污染,己使水库丧失了供水功能,从而加剧了北京市的缺水形势。目前我国各行业都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1.农业方面,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统计,华北农田用水的利用系数为0.3~0.5,灌溉水的一半以上是在输水途中就损耗掉了;同时,大水漫灌、过量淹灌等不科学的灌溉方式,使灌水有30%~50%被无效地渗漏、蒸发掉了;农作物利用的水仅占灌溉总水量的11.4%。2.工业工业用水中,一般以万元产值耗水量为衡量用水的标准。我国华北地区万元产值耗水量较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仅仅为68%),工艺技术落后,工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低产出行业比重较大。3.生活用水由于水价偏低,居民的节水意识淡薄,生活用水浪费严重。对石家庄市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表明31.3%的人不知道水价;79.4%的人夏季每周淋浴大于等于7次;33.3%的人冬季每周淋浴大于等于3次,61.2%的居民家中没有采用任何节水措施。三、缺水对河北省的影响1.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水是工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我省一般缺水年份影响工1Jp产值l00多亿元,粮食产量30多亿公斤.水资源成了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河北省地域广阔,有丰富的矿产和建材资源.农业种擅品种比较丰富,但是由于缺水,失去了许多发展机遇。邯郸3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邢台30万吨合成氨、黄骅大型烧碱厂等许多项目,都因为缺水无法上马。干旱枯水季节,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邯郸、沧州、张家口等城市多次出现水荒,连承德这样的旅游城市,因为缺水也不得不在枯水季节限时、限量供水。沧州更是因为严重缺乏淡水资源.虽靠近沿海,却无法兴建大型盐化工企业。由于缺水,全省许多内河航运被迫中断,淡水渔业资源减少,“华北明珠”白洋淀多次面临干淀的威胁。一些地方为了保证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不得不挤占农业用水,使得本来非常紧张的农业用水雪上加霜。我省是国家重要的粮棉及果品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缺乏水资源,中低产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0%一70%,土地潜力得不到更好发挥。2、生存环境恶化。在严重缺水的形势下,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需要,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河北省每年超采达30亿立方米左右,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30多个漏斗区。沧州漏斗地下水深已经达到94米,冀枣衡漏斗深76米。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已经有55%的区域地面沉降,使得东部平原洪涝灾害加重,有的地区甚至影响到建筑物,在沿海地区还出现海水倒浸现象。由于缺水,排放的污水不能得到很好的净化,使水资源进一步恶化。四、可行的解决办法(一)从需水控制去考虑,同等研究供需1.需水应遵循“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原则,进行需水管理,有效控制需水的盲目增长。首先是合理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目前大量污水没有处理和回收,一方面严重污染水环境;另一方面,使宝贵的水资源被浪费,合理制定水价十分重要,水价偏低,不利于节水和治污。应合理提高水价,使水价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水源开发、水厂处理、收集、污水处理、排放、回用等的全成本和合理利润;同时还应反映水质情况,优质优价,建立累进制水价体系,随超用水量的增加,水价不断倍增。2.供水应遵循“先当地,后调水”的原则,最大限度提高当地现有水利设施的利用和调度潜力,加强当地水源和各种代用水源的合理开发,如处理后的污水,海水利用、雨水利用等。3.供需平衡从供水量和需水量、污水利用,用水效率来分析,我国的用水效率太低。对经济型缺水,应提高经济用水的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减低单位产品的耗水量。缺水地区应提高用水效率,尽快解决水价不合理的问题。(二)发挥节水潜力1.农业节水潜力农业灌溉长期沿习旧的灌溉制度与方法。用水浪费严重,华北现有灌溉用水超过农作物合理灌溉水的0.5~1.5倍以上,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仅40%左右。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的面积还很小。现有试验资料表明,如果采取先进的灌溉方式,改地面渠灌为喷灌与滴灌用水,可分别减少50%与30%;改大水漫灌为分段灌溉,可省水20%~25%;采用睛灌可节水20%左右;在田间输水方面,如果采取渠道衬砌,可减少水损失50%~60%。此外,通过其它节水措施如降低灌溉定额、采用覆盖技术等,也能节水10%一20%。华北地区农业用水仍占总用水70%左右,存在巨大的节水潜力。如果逐步推广并实现上述的节水技术,农业用水可望出现零增长。2.工业节水潜力工业用水仍存在严重浪费现象。根据1998年水资源公报.全国万元产值用水量为94m3(含火电)。在华北地区,天津和青岛为最低,它们与最高的相差数倍以上。说明工业用水的效率在地区上很不平衡,存在相当的节水潜力。3.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潜力华北城市生活用水的水平由于管理不善和价格不合理,仍存在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尤其是公共用水部分,如公共设施中自来水的滴、冒、跑、漏水现象,用供饮用的自来水来喷灌园林花木与草地等。杜绝城市生活用水的浪费和回收处理废弃水,可望节水1/3。(三)南水北调工程1.调水与需水相协调根据华北地区缺水的性质,在充分考虑两组的基础上,考虑生态环境需水量,城市绿地,农业地区的地下水维护等分析表明,本世纪初的经济合理凋水量应为200亿立方米左右,包括引黄在内。宜把调水作为补充水源的重要手段,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应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以适应缺水的现实;加强当地各种替代水源的合理开发,扩大当地的供水能力,立足于全面节水和水价改革,控制需水量的盲目增长,最终实现华北地区需水量的零增长的目的。2.最小经济调水规模中东线南水北调,调水量根据城市用水情况确定,其中北京市目前用水量保持平稳。东线调水量,因为要考虑长江人海口的盐分平衡,不宜过大。应在苏北调水的基础上,增加对天津补水、胶东补水,调水量应在节水的基础上确定。中东线南水北调调水量,在不考虑调入区生态系统首先修复的条件下,可疆在80亿立方米左右。3.调水工程的实施遵循“三先三后”原则,节水先行,逐步实施和分期实施调水。东线和中线各有供水范围,实施的先后,应根据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来确定,不存在互相否定的问题。应加强节水和治污,充分提高地区的用水效率,滚动调整调水规模和实施时序。4、调水的综合战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联合利用,形成有机整体,实现江、淮、河、海与当地水的联合调度。调水实施之前,可用黄河水救急,供应天津。经过全流域的统一调度,黄河在1999年和2000年的断流形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说明管理调度有很大潜力。但黄河最小流量仍然过低.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存在“生态断流”或“功能性断流”的问题。南水北调应从政策、体制、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安排。五、政府主要对策及管理手段(1)制定和完善城、乡节约用水的管理法规,把节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使节水有法可依并加强执法的力度,特别是要健全执法管水的机构和建立执法检查、监督的队伍,以保证国家《水法》规定的“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2)实现水资源的市场经济管理,调整水价,把水资源作为一种商品。21世纪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水价管理。目前不合理的水价体系是阻碍水资源基础产业深化改革的重大因素。不合理的水价导致了宏观层次上的国有资产巨额流失,部门层次上的水相关产业经营管理难以为继,用户层次上的用水损失浪费严重。城市与工业水价应适当大于供水的成本,在农业灌溉用水地区,水价的补贴纳入国家对农业补贴,适当的增加水价,使市场经济与计划用水相结合。(3)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协调水与生产的关系。产业结构比例与水资源利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慢,各地存在差异,即使像北京这样比较发达的地区,其产业结构比例为6.80%:52.40%:40.80%(9
本文标题:选修课小论文: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8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