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编制目的项目部本着杜绝质量通病、提高观感质量、达到创优条件的目的编制本措施。二、质量通病概述在常规土建工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有如下几点:1、桥涵工程,其中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几项常见的质量通病。2、隧道工程,其中包括超欠挖控制、喷射混凝土、衬砌线形控制等。3、路基工程,其中包括挖方线形、压实度、填方前原地面处理等。三、领导小组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工程质量通病,项目部组织成立了质量通病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攻关小组,来领导和督促个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通病的控制与防治,其具体配置如下: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技术攻关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督促施工队把好质量关,做到相关质量要求。技术攻关小组负责所有质量通病的技术攻关与研究工作。四、质量通病的具体现象与防止措施桥涵工程一、涵洞、通道1、基底承载力不足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预防措施:㈠、机械开挖时,预留20-30厘米由人工清理,减少对原壮土的扰动。㈡、基底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㈢、按设计和施工规范对基底进行处治。㈣、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为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不得私自处理。2、跑模、露浆、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预防措施加强模板与支撑,在模板拼装时接缝要严密、平整,支撑牢固,误差在规范范围内。㈠、脱模剂必须采用优质专业脱模剂,如:新机油、食用盐等,严禁用废机油、肥皂液等。㈡、尽量采用整体式模板,减少模板接缝数量。㈢、模板接缝尽量采用字、母接缝。㈣、混凝土捣固应用技术熟练的工人,既不能过捣,也不能漏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提,以表面泛浆振平为宜。㈤、模板每次使用后,应专人整修、清理,不得乱仍乱放。3、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产生表面裂纹。预防措施: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养护,或采用塑料包裹养生方法。⑵、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天。⑶、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注意温度变化。⑷、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不宜过大。4、拆模时使砼结构物损坏、变形。预防措施:㈠、不承重的侧面摸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摸而受损后方可拆除,一般须达到2.5Mpa的抗压强度。㈡、承重的模板应在砼强度能承受起本身重力及其他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㈢、拆模时应先拆除侧摸板,然后拆除承重模板。从上到下依次进行。㈣、拆模时应防止砼受到振动损伤,防止模扳擦伤砼表面。二、明挖地基1、明挖基坑有积水,未除去松土和松碎石就进行基础作业。预防措施;㈠、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确定开挖范围和防、排水的支护措施。㈡、挖基应避免超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其超挖部分用与基础同材料回填或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单位批准。㈢、挖至标高的基坑,应及时检查,不得长期暴露或浸泡,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作业,如暴露或浸泡时间过长,应重新检查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㈣、基础作业前,基底保持平整,松动部分应及时清除干净,岩层基底表面要刷洗干净。㈤、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2、基坑排水方法不当。预防措施;㈠、明挖基坑,可采用汇水井或井点法排、降水,应保持基坑底不被水淹。㈡、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法降低水位。当用汇水井排水时,应采取防止带走泥砂的措施。㈢、水下挖基时,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2.0倍。㈣、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远引。三、钻(挖)孔灌注桩基础1、孔径不足。预防措施:㈠、选用适当的钻头直径,钻头磨耗严重时要及时焊补。㈡、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成缩孔时,宜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㈢、泥浆指标在规范范围内,防止泥浆糊壁。2、孔深不够。预防措施:㈠、检查土样,与地质剖面图对照,防止误判。㈡、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态判定。㈢、根据钻杆和钢丝绳的长度控制,并随时用测绳检查。3、孔底沉渣过厚。预防措施:㈠、选用合适的清孔方法,保证清孔后泥浆指标符合要求。㈡、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度比较。㈢、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应连续作业。㈣、浇筑砼前,应再次检查沉渣厚度。不满足,二次清孔。4、砼在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预防措施:㈠、砼在接近钢筋笼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在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范围内,减慢灌注速度,当砼上升到骨架底口4米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其底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㈡、将2-4根延长伸至孔底。㈢、保持合适的泥浆相对密度防止流沙涌入托起钢筋笼。㈣、坍落度不宜过小。5、导管进水。预防措施;㈠、首批混凝土储量要充足,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以30~50厘米为宜,受批混凝土浇注后导管应埋入混凝土。㈡、导管接头要严密,灌注前要进行水密性、承压、抗拉试验。㈢、导管提升平稳,测深准确。6、卡管。预防措施:㈠、隔水球胆直径应略小于导管直径,灌注前要做隔水球通过试验。㈡、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粒径集料、粗集料集中的混凝土不允许灌注。㈢、埋管不宜过深,加快灌注速度,避免混凝土在管内初凝。7、埋管。预防措施:㈠、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8米。㈡、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地处凝。㈢、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㈣、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㈤、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8、断桩、夹泥。预防措施:㈠、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㈡、应连续灌注,灌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㈢、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2米,导管不得漏水,导管第一节长度应大于4米。㈣、灌注时,经常精确测定已灌注混凝土面标高,防止误判导致管埋深过小。9、挖孔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㈠、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㈡、在挖孔过程中,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㈢、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渗水时应设法排除。㈣、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塌孔。㈤、挖孔如遇到涌水量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时,可采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或其它有效措施。㈥、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10、挖孔灌注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好。预防措施:㈠、控制好砼坍落度,当孔内无钢筋骨架时,宜小于6.5厘米;当孔内设置钢筋骨架时,宜为7~9厘米。㈡、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灌注速度应尽可能加快,使砼对壁的压力尽快大于渗水压力,一防止水渗入孔内。㈢、孔内砼尽可能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若施工结缝不可避免时,应按施工规范处理,并一律设置上下层的锚固钢筋。㈣、砼灌注至桩顶以后,应即将表面已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浮浆等清理干净。四、桥墩与桥台1、混凝土墩台质量控制措施:㈠、墩台施工前应将顶面冲洗干净,混凝土基础应凿除表面浮浆,整修连接钢筋。㈡、墩台模板、支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模板结缝应严密,不得漏浆。㈢、模板采用分段整体吊装时,应连接牢固,保证其整体性,可视吊装能力确定分段高度。㈣、浇筑墩台混凝土时,脚手架、工作平台不得与模板、支架联结。支架应支于可靠的地基上。㈤、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和保护层厚度。㈥、墩台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当间歇浇筑时,施工结缝应符合规范要求。㈦、墩台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30—50厘米,且捣固密实,捣固时捣固棒应快插慢提,以表面浮浆平整为宜,不过捣、漏捣。㈧、墩台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2、锥坡施工预防措施;㈠、锥体填土应分层夯实,填料一般以粘土为宜,锥坡填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㈡、砌石放样拉线要张紧,表面平顺,锥坡片石背后应按规定做碎石反滤层。㈢、锥坡与路肩或地面的联结必须平顺,以利排水,避免砌体背后冲刷或渗透坍塌。㈣、在大孔土地区,应检查锥坡基底及其附近有无陷穴,并彻底进行处理。㈤、浆砌偏石锥坡,应在填土基本稳定后进行,面层片石选用大面平整,休整过的,而石后的浆砌片石应填密实,不得有孔洞。用砂浆勾缝时,应尽可能在片石护坡砌筑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待锥体基本稳定再进行勾缝,以减少灰缝开裂。五、塔柱1、塔吊布置不合理。预防措施:根据索塔的结构形式、规模、桥位地形等条件综合考虑塔吊的起吊荷载、吊装高度、起吊范围、附着间距和尺寸等,最后确定塔吊的规格、数量及布置位置,并辅以人行电梯或人货两用施工电梯。2、劲性骨架尺寸不佳、后续工作放样繁琐,塔柱尺寸、钢筋定位控制不准。防治措施:㈠、根据塔柱每一节浇筑高度制定劲性骨架高度,根据需要增设骨架构件。方便钢筋、索道管定位,简化后续工作测量放样工作。㈡、优化测量放样步骤和程序,减少放样次数。㈢、控制劲性骨架焊接质量,保证进行骨架刚度和稳定性。3、塔柱线形控制差。防治措施:根据设计要求并根据塔柱施工过程受力计算,设置横撑并加预顶力。4、横梁与塔柱接缝处出现竖向裂缝。预防措施:㈠、合理制定横梁、塔柱浇筑方案,保证支架稳定性。㈡、采用二次浇筑或者预留施工缝的措施,消除施工过程中不均匀沉降产生的竖向裂缝。5、塔柱锚固区预应力张拉控制不理想。预防措施:环向预应力做一个1:1的等比例试验段。管道定位、考虑摩阻力后的预应力衰减等都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确定。六、钢桁梁此项另行编制专项方案七、桥面及附属工程1、桥面放水预防措施:㈠、桥面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设置。㈡、防水层材料应经过检查。在符合规定标准后方可使用。㈢、防水层通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按设计规范铺设。㈣、防水层应横桥向闭合铺设,底层表面应平顺、干燥、干净。沥青防水层不宜在雨天或低温下铺设。㈤、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当采用油毛毡或织物与沥青粘合的防水层时,应设置隔断缝。2、泄水管的安装不到位。预防措施:㈠、泄水管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执行。泄水管应审出结构物底面100—150mm.㈡、桥面泄水孔应略底于桥面标高。3、桥面防护设施安装控制措施:㈠、安装桥面安全带和缘石,应满足下列要求:隧道工程一、一般隧道工程1、易塌方地段在进洞前忽视做仰坡防护。预防措施:㈠、进洞前按洞口设计里程,高度刷坡,使边坡稳定。㈡、做好洞顶截水沟。㈢、临时防护应视地质情况、施工季节、施工方法等情况,采取喷、锚、挂网等措施。2、洞口出现地层滑坡、崩塌、偏压。预防措施;㈠、滑坡:可采取地表锚杆、深基桩、档墙、土袋或石笼注浆、超前锚杆等加工措施。㈡、崩塌:可采取喷射砼、地表锚杆、锚索、防落石棚、水泥、水玻璃等注浆加固措施。㈢、偏压:可采取平衡压重填土、护坡挡墙或对偏压上方地层挖切分部开挖、弱爆破、打超前锚杆、管棚等措施,以减少偏压力。3、隧道施工易出现超欠挖。预防措施:㈠、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压达到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根据规范要求,容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欠挖,但其隆起量不得大于5厘米。拱、墙角1米内断面严禁欠挖。㈡、尽量减少欠挖,不同围岩地质条件下的允许超挖值应符合规范要求。㈢、采用光面爆破、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及时调整钻爆参数,并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将超挖值控制在允许值以内。㈣、测定超挖量应根据现场条件采用切实可行的测定方法。㈤、采用符合衬砌时,隧道内开挖轮廓应豫留变形量。㈥、当采用构件支撑时,如围岩压力较大,支撑可能沉落或局部支撑难于拆除时,应适当加大开挖断面,预留支撑沉落量,保证衬砌设计厚度。㈦、对超挖的部分,在施作二次衬砌时,墙脚以下部位不得用其它材料回填,应用同标号砼回填,1米以上,可用浆砌片石回填,但应保证衬砌设计厚度。4、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钢筋网等临时支护。预防措施:㈠、按设计要求加工了,挂网,钢筋应是符合设计的合格材料。㈡、铺设钢筋网应符合下列要求:A、除在砂土地层开挖隧道外,钢筋网应在开挖面清理危石、封闭后进行铺挂网应尽量密贴开挖面。B、砂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砼。C、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砼覆盖后铺设。D、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E、开始喷砼时,喷头距喷射面的距离以0.8-1.0米为宜,喷射角度不小于75
本文标题: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