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卖油翁--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1/6卖油翁【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3.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二、文学常识通关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主张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写文章,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欧阳修作文强调要有个人的独创性,强调“道”重于“文”。(道:思想内容。文:形式、文采。)其著作收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里。2/6“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2.课文出处《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人语言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使毫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三、课文诵读1.请你朗读请一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听读音有没有错误?纠正重点读音:陈尧咨(yáozī)自矜(jīn)家圃(pǔ)释担(shì)睨之(nì)矢(shǐ)颔(hàn)忿然(fèn)酌(zhuó)覆(fù)杓(sháo)沥(lì)遣(qiǎn)2.全班齐读。3.分角色朗读,初步体会人物态度。任务分配:教师读旁白,男生读陈尧咨,女生读卖油翁。3.全班诵读。四、理解课文内容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文章。(学生自由活动。)2.请你提出刚才你理解不了的内容,其他同学解释。教师相机点拨:当世:在当时。当,在。双:两个。亦:也。以:凭借。尝:曾经。而:承接关系,然后。立:站立。3/6去:离开。其:代词,指代陈尧咨。发:把箭射出去。矢:箭。中:正中目标。不亦……乎:(难道)不……吗?知:懂得。射:射箭。精:精湛,奥妙。尔:你。知:了解。知道,懂得。乃:于是、就。取:拿出。置:放置,安放。于:在。以:用。覆:覆盖。杓:同“勺”,舀东西的器具。因:于是。湿:打湿。惟:只,不过。遣:打发,送走。3.自己再次翻译课文。4.请你朗读。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4/6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作业布置】背诵原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原文。2.串讲故事。请你讲讲欧阳修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故事。)古代有一个叫陈尧咨的人非常擅长射箭,并以此为傲。某天,一个卖油翁看到他射箭,并未对他的箭法感到惊奇,因此他十分生气,并询问卖油翁原因,卖油翁以自己的沥油本领来展现“惟手熟尔”的道理,最后陈尧咨苦笑着让卖油翁离开。二、内容理解1.第一段分析。(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明确:善射;自矜(在讲到“当世无双”时可以用“举世无双”、“首屈一指”、“无与伦比”进行对比)。暗示情节发展,然后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2)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明确:“睨之,久而不去,微颔”。说明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3)小结:这一段简介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陈尧咨对自己的箭术的评价和卖油翁对他的评价明显有差距,有矛盾。2.第二段分析。(2)这段文字从冲突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成几个回合?请简要分析。明确:可以分为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连续发问,咄咄逼人,表现出强烈的自矜、自傲。而卖油翁沉着招架,淡淡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轻描淡写却底气十足。第二个回合:卖油翁轻描淡写的话更有损陈尧咨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陈尧咨忿然作色:“尔安敢轻吾射!”火冒三丈,出语狂傲。而卖油翁心平气和,用自己5/6数十年练就的绝技来教育陈尧咨。从“我亦”二字中可以看出,卖油翁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满自夸。第三个回合:陈尧咨在事实面前服输了。由“忿”到“笑”,说明他对自己的缺点已经有所认识。(2)小结:“卖油翁酌油”这个情节写得曲折有致,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最富有个性的神态、言行来描写。陈尧咨的轻狂自傲,卖油翁的从容稳重跃然纸上了。三、合作探究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明确: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2.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明确:“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看见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3.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明确: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4.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明确:“以我酌油知之”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5.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明确:熟能生巧的道理。6.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明确:(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微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武夫来说,而且是受了侮辱。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强吗?(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加赞赏,已使对方出乎意料;而且还进一步加以贬议:“无他,但手熟尔。”一向狂傲的康肃公被贬到这一步,自然是要“忿然”的。(3)最后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四、写法梳理1.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6/6明确: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明确:(1)剪裁合理。(宾主分明,繁简得当。)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2)对比鲜明。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陈尧咨卖油翁技艺:善射(十中八九)善酌(绝技)见地:自矜大巧若拙态度:浮躁从容、沉着(3)语言精炼。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五、课文总结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不仅如此,同学们还敢于怀疑前人的文章,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本文标题:卖油翁--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4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