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MBA管理信息系统_2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述第二节数据处理第三节数据库技术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述一、计算机硬件技术二、计算机软件技术三、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外存总线外部接口及外部设备一、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分为两类: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语言应用软件二、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的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三、数据通信技术数据由发信者发出,经过编码和调制,变成信号,经信道传输,在信道中受到一些干扰,信号传到接受端后,经过解调和译码,还原成原有的数据提供给接受者。这个过程也可以反过来。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三、数据通信技术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述第二节数据处理第三节数据库技术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节数据处理一、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处理是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数据处理是MIS的核心内容!一、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数据的组织、数据的运算、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输出。一、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数据处理的发展阶段:简单应用(数据存在于程序之中)文件系统(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数据与程序分离,不能共享,维护难)数据库系统(60年代后期开始)(数据与程序独立,共享,管理功能强大)二、数据处理的发展过程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述第二节数据处理第三节数据库技术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节数据库技术一、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构成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先后经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一、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构成数据库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人员(管理员、系统程序员、用户)二、数据库设计的内容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数据是表示信息的一种符号。从客观事物到信息,再到数据,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描述过程。这个过程经过了三个“世界”:现实世界,观念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现实世界观念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实体联系模型(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用户要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四阶段二、数据库设计的内容E-R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实体:用来描述客观世界中的物、抽象概念和联系。属性:实体的特性。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实体属性联系线段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实体分为总体和个体;总体泛指个体组成的集合;通常E-R模型中的实体是指总体。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联系方式分类:一对一联系:如果对于实体A中的一个实体,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其发生联系,反之……公司总经理联系11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联系方式分类:一对多联系:如果对于实体A中的每一实体,B中有一个以上实体与其发生联系,反之……班级学生联系1m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联系方式的分类:多对多联系:如果对于A中的每一实体,B中有一个以上实体与其发生联系,反之……病人护士护理mn班级学生联系1m学院姓名年级专业班号性别学号班号E-R图绘制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四、数据模型现实世界观念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实体联系模型(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用户要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四阶段四、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础: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四、数据模型关系模型下,每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关系名(属性1,属性2,…)学号姓名年龄班号2004013陈2004014李2004015王元组属性与域主码(PK)分量关系关系模式四、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表示方式:关系名1(属性1,属性2,…)关系名2(属性1,属性2,…)关系名3(属性1,属性2,…)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E-R图关系模型数据库E-R图绘制步骤画出反映数据库概念结构的ER图(也称概念模型)从ER图出发构造关系数据库的逻辑模式,方法是:对于1:n的关系,两个实体分别设置关系模式,然后将“1”端的主键加入到“n”端。对于1:1的关系,一般可以独立设置关系模式,主键的处理方法与1:n的联系的办法相同,把其中一个实体当“n”端处理。对于m:n的联系,将两个实体分别设置为关系模式,然后设计另一个关系模式,将原来两个实体的主键组合起来作为它的主键,再把组合联系的属性放在这个关系中。转换举例一厂长号姓名年龄厂长厂号厂名地点工厂管理11厂长(厂长号,厂号,姓名,年龄)工厂(厂号,厂名,地点)转换举例二仓库号地点面积仓库货号品名价格产品存放1n仓库(仓库号,地点,面积)产品(货号,品名,价格,仓库号,数量)数量学号姓名年龄学生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课程选课mn学生(学号,姓名,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成绩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转换举例三五、关系的规范化五种规范化模式(NormalForm,简称范式)。范式表示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满足最低要求,则为第一范式(FristNormalForm,简称lNF)。符合lNF而又进一步满足一些约束条件的成为第二范式(2NF),等等。五、关系的规范化职工编号姓名工资基本工资附加工资101张兴50050102李铭45040第一范式:每个分量不可分隔!职工编号姓名基本工资附加工资101张兴50050102李铭45040五、关系的规范化教师代码姓名职称课题号课题名第二范式: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主码!教师代码姓名职称课题号课题名教师代码课题号五、关系的规范化产品代码产品名生产厂名生产厂地址第三范式:所有非主属性不传递依赖主码!产品代码产品名生产厂名生产厂名生产厂地址六、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操作主要有基本表的建立与删除、数据查询及更新等。数据查询SELECT目标列FROM表名WHERE条件表达式ORDERBY列名ASC/DESC数据更新数据修改(UPDATE)一般格式为:UPDATE表名SET列名1=表达式1,列名2=表达式2,……WHERE逻辑表达式数据插入数据插入(INSERT)一般格式为:INSERTINTO表名VALUES(常量1,常量2,……)数据删除数据删除(DELETE)一般格式为:DELETEFROM表名WHERE逻辑表达式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述第二节数据处理第三节数据库技术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客户端服务器端网络服务示意图请求响应数据库内容网际互联即通过主干网络把不同标准、不同结构甚至不同协议类型的局域网在一定的网络协议的支持下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网络互联协议的基本框架,称为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该模型把网络功能分为七个层次: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第四节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网络结构应用层表示层对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帧位主机A主机B应用层表示层对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路由选择包第四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它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网络介质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卫星信道等。协议网络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一组约定。如TCP/IP,IEEE802.3,802.4,FDDI,ATM等。网络协议具体规定了设备间通信的电气性能、数据组织方式等。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独立的操作系统之上,包含多数网络协议,提供网络通信服务,管理共享的网络资源。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述第二节数据处理第三节数据库技术第四节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文标题:MBA管理信息系统_2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