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浅谈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者:尹盼盼来源:《海外文摘·学术》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文化传播有了更多的渠道,这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新媒体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着手,希望可以真正做到利用新媒体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发展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1-0000-00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发展日益完善,同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日新月异的传播媒介冲击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致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对不断更迭的“快餐文化”,传统文化应该怎样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和部分地方电视台推出了《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1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1.1语言的滥用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语言似乎也变得更简洁,“88”、“酱紫”等诸如此类的流行语层出不穷。这是新媒体语言的特色:语言滥用。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即时性,它最大的优点是效率,这能很好的契合当今人们对于信息传播时效性的要求。然而,一开始这些只是用于网络交际的词语,现如今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使不懂得网络语言的人们陷入困惑和不解,容易造成沟通障碍,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不便。此外,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网络环境不是那么纯净。一些带有低级趣味的诗词改编、名人恶搞等,严重破坏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美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1.2外来文化的冲击新媒体时代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也让一些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轻易传入国内,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是不小的冲击。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随着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难免会出现碰撞,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从而会造成本土文化的流失。如韩剧、美国好莱坞电影等,都在潜移默化的灌输着他们的文化,影响着一大批中国受众群体,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一个冲击。龙源期刊网内容的过度娱乐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是精英教育,进行的是精英传播体系,只有一些名门望族才能得到教育。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受众者和传播者的互动,普通大众既可以是受众者,也可以是传播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众群体对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要求更倾向于大众化、娱乐化。因此,为了去迎合受众群体,过度娱乐化的内容也就随之应运而生。2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2.1受众范围更广泛《中国诗词大会》把中国传统古诗词以选手答题的形式搬上银幕,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点评和讲解,使观众可以较为轻松的了解原本晦涩难懂的古诗词以及诗词背后的故事。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传统文化大多数比较艰涩难懂,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让很多人远之敬之,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受众群体,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遭受一定的阻碍。而新媒体传播的出现,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淡化了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等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降低了信息参与的门槛。所以说,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可以利用新媒体解构,使之更通俗易懂,随之受众群体自然也就会愈加广泛。2.2传播形式更丰富传统媒体的形式单一,这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发展的阻碍之一。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将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当前流行的APP和微信微博中,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更加丰富,传播者和受众者的互动让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时代气息。视频点播、三维动画、APP客户端等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众的参与热情,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形式不再单一。2.3导向作用更明确传统的媒体在文字内容和视频内容的投放方面,都不具有很强烈的针对性。同一视频的循环播放和相同文字的重复印刷并不能抓住主流受众群体的内心诉求,因此会造成宣传效果不好、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的情况出现。而日新月异的新媒体针对传统媒体的这一缺陷,在传播内容的投放上会根据受众群体的年龄、职业、性别等因素制定十分精确的传播计划,以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所传播内容的接受程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始至终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结合新媒体大背景,利用新媒体进行精准的传播,能够使传统文化走近各个阶段的人,贯穿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民当中的影响力。3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策略3.1建立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思维意识龙源期刊网现如今的社会不仅仅只是新媒体时代,更是进入了全媒体、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话语权的拥有者甚至是成为意见领袖。因此,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本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环境,并且又产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行为方式。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地改变了大众的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必须要形成一个新媒介的观念,全方位的去认识新媒体平台,深入把握好新媒体传播的规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规律,使传统文化得以显出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和传承的连续性。3.2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融合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创作把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进行融合,不但可以在传播形式上弥补传统媒体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还可以在传播内容上有所创新。例如:利用全媒体的三维立体技术可以打造出数字博物馆,把历史中的人物和场景通过三维动画变得生动形象,使受众群体能够全方位的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风采。当代的社会人们更乐于接受的是比较通俗易懂又不失内涵的文化,从《百家讲坛》中被众人所知的于丹教授、易中天教授、王立群教授等人,就是用大众所容易接受的形式将刻板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出来,因而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他们的广受欢迎也从侧面表明了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正在回归,热情正在升温。在新媒时代下,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将其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并积极传承和发扬,这样才能打造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传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出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社会价值观。3.3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当今的新媒体平台拥有大量的信息交往平台,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媒介传播和移动性传播,利用微信、微博以及各种客户端等新媒体的渠道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目前的一种新趋势。因此,将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通过新媒体来传播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形成线上线下的广泛认同,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同时,传统文化要积极地着眼于新的数字技术,通过强大的数字技术打造新的传播形式。传统文化应该积极的主动的进行数字化的升级和改造,勇于打破不同媒介传播之间的界限壁垒,更大程度上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4结语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旧的媒体形式逐渐地被消解,它摆脱了传统的面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筑建了全新的文化体系,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和发展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需要借助新媒体之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程亮,颜复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探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0,(04):118-121.[2]王娟.《新媒体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7,(08)83-84.[3]余莉.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表达方式[J].新闻前哨,2015,(03)60-61.作者简介:尹盼盼(1997—),女,河南郑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本文标题:浅谈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6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