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选课《建筑文化》结业论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人文教育年级2014级姓名王晶晶论文题目北京四合院及其儒家文化内涵指导教师王士革职称讲师成绩2015年12月学号:20145163028北京四合院及其儒家文化内涵王晶晶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46400摘要:北京四合院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民居形式的精华,是北方民居形式的典范,几乎成了北京古建筑形式的代名词,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迷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观念对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式的影响分析,以学儒家礼乐思想,四合院体现的宗法,等级和伦理方面整理,阐述了北京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联系。关键词:北京四合院中国儒家文化礼乐思想伦理宗法引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历史悠久,而其中作为北方特色的四合院则是令人瞩目的。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对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情有独钟,不仅宫殿、庙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现以北京民居四合院为例,探讨民居四合院儒家文化内涵。目前,学术界在对四合院规制进行了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其整体布局、结构关系等方面呈现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特征。本文以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以历史学角度去观察传承千年的四合院文化。1.儒家礼乐思想对四合院型制的影响《礼记·礼运》日:“失礼必本于泰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把凡符合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事皆视为“礼”,这样作为顺阴阳、四时变化的四合院,在正统儒家看来,自然也应符合“礼”,礼最突出的特征即有着明确且非常严格的关于上下远近高低等级、尊卑贵贱的社会人伦秩序规范。同时作为儒家另一核心的“乐”,则从另一层次展现人与建筑、方位之关系。国家上下、社会生活以及家庭内部都被纳入到礼乐制约体系。其影响在建筑方面的外在表现明显,人的尊卑等级通过建筑形式区分开来,建筑也成为礼的重要表现渠道,用以显示封建权利,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封建统治者逐步将建筑制度加以细分,由此儒家礼制思想也就通过如此一步步地根于中国的道德土壤,为后世所沿用。1.1北京四合院整体布局的儒家文化体现北京四合院的形制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及伦理道德制约下的民居形式,很多地方反映出深刻的等级规定及尊卑差别。北京的四合院强调对称的平面布局,对外封闭,对内开敞,中间设有多个庭院,反映严格的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的宗法思想。全宅分为内外院,中间以垂花门隔绝,外宾、仆役不得随意入内院,内眷不轻易到外院,反映出封建家庭关系中内外有别的观念。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正房不仅是实际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是家族精神象征。此外对各种朝向、质量、面积不同的住房皆按照尊卑、长幼的次序安排使用。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左次间住祖父母,右次间住父母。正房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子侄等晚辈居住,大哥住左厢,二弟住右厢。而仆役等只能住在外院从房内。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就是沟通内外院的门,俗称二门,又称内门。在垂花门以外的倒座房或厅房及其所属院落算作外宅,它是接待外来宾客的地方;垂花门以内的正房、厢房、耳房以及后罩房等。1.2北京四合院结构关系的儒家礼法精神结构关系方面,四合院采取的是封闭式的环形结构。除了门,四周墙壁与外界完全隔绝,内部空间自成天地,房屋之间相互毗邻围合,中部形成庭院,纵横道路以便交通。总体来说,四合院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封闭性成为其特征之一。围墙的作用不仅可以遮蔽外人目光,从更深层次上看,空间结构的封闭,使一个有共同经济来源的家庭可以相对独立于外部世界,它圈定了居住空间的大小,表示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等级规范,是儒家礼法精神。空间序列上,四合院讲究正南朝向的中轴对称式布局手法。通过方正的井字形建筑排列手段,将封建人伦纲常的长幼有序,上下尊卑等家庭关系完美的诠释。沿着中轴线向纵横两个方向铺展,四合院建筑规则地排列出一个家族的等级序列。在这样的环境下,四合院更加切合中国儒家文化,这是在中国宗法制度为体系的大统一下创造的体系,也变现了中国古代落后封闭性特征。2.北京四合院的传统文化内涵2.1宗法制度北京四合院作为构成城市建筑体系的基本单元,其建筑布局和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的总体布局密不可分,成为上到皇宫下到黎民百姓住宅的重要建筑体系,不仅具有必要的建筑功能,而且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承,自始至终都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建筑立意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封建礼制、伦理教化、宗法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建筑是社会意识的反映,同时也是地理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反映,而社会意识是决定建筑形式的主要因素。在四合院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中,传递着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宗法、堪舆、等级以及社会地位、经济因素等,这种建筑与文化二者合一的营造理念,深刻的透视出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的背景,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才是能够延续这种建法制度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思想统治和社会结构的核心。这个时期的宗法制度体现不同宗族成员的不同地位,维系亲情,维护尊长特权。这些方面都在四合院建筑的格局、建筑形式、建筑规模等方面得到了验证。例如,在宗族势力下,人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也都埋葬在本宗属的墓地。这种建筑文化理念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使得同一宗族的人享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住所,共同的墓地。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深入观察,可以认为北京四合院是这种思想理念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物质表现形式,因此,这种族居的建筑形式,是维系中国封建社会传承千年的精神支柱。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四合院的家庭居住形式作为以血缘为纽带,为四合院建筑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宗法的印记。2.2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是四合院建筑设计中的重点体现,是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建筑上的真实体现。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等级制度是极为严格的。就其四合院建筑本体来讲,四合院的规模大小和建筑形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有许多的资料记载等级制度规定,中、小型四合院用于普通民宅,大型四合院或者超大型四合院主要用于府邸、官宅和衙署用房。其中对大型四合院及至王府等级的超大型四合院的建造都有严格的界定,如果逾制是会受到制裁的。例如,《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二“工部”中记载:“王府营建,悉遵定制。如基过高,或多盖房屋者,皆治以罪”。其中对亲王府制、世子府制、郡王府制、贝子府制及镇国公、辅国公制的府邸营建规模都有严格规定,凡第宅公侯以下至三品官“余各有禁,逾制者罪之。”不仅在建筑规制上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就连在建筑的名称上,也对府邸宅院进行了说明,明确了规定。例如“府”是指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辅国公府、公主府。只有获得此类封爵者,他们的住宅才能称做“府”。除此之外,一般的官吏,例如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头衔,住宅只能称之为“宅”、为“第”,绝不能称其为府。如果逾制同样会受到制裁的。例如对大门形制的规定。大门虽然在四合院整体建筑中所占的比例和面积很小,但是它的地位却很高,因为大门代表了身份、地位和品级的象征,内涵丰富,因此,大门的内在含义超过了实用的意义。四合院建筑设计中严格遵循《大清会典》中规定,对大门的等级、院落的层数,主体建筑的规模以及建筑物上的装饰,如梁架彩绘、屋脊兽吻的数目、门钉数目,甚至屋顶用瓦的类别和颜色等,都严格的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绝对不能逾越。概括讲四合院大门的形制可以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蛮子门,以及平民百姓所用的小门楼、随墙门等。这些不同种类的大门使用限定,不仅是在建筑形式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这些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封建社会里得到了严格的执行,以至于从四合院落的外围观察,例如从大门、戗檐、门钉、影壁或门板等建筑局部的做法和形式,就可以知道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是文官,还是武将,是殷富之家,还是一般百姓,于一斑可窥全豹,正所谓门当户对,门第相当,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性,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四合院建筑的建造绝对遵守相关的规定,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官员和平民百姓是不敢越雷池半步的。2.3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和伦理教化是四合院文化内涵的又一组成。北京四合院建筑深受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四合院建筑的布局以及内外宅建筑形式的划分上充分体现了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充分肯定了家族中的族权、父权、夫权的神圣地位。突出了传统的“礼”、“孝”儒家思想的概念。以建筑的类别和顺序向世人展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北京四合院的特点是家族式建筑构成。其建筑格局充分体现了以家长为中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的礼制观念和儒家的基本思想,封建家庭秩序,贯穿于四合院建筑的总体布局中。所以说四合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四合院内各建筑功能划分非常严格。具体表现为安排住房一定要按照中为上、侧为下的排列次序,即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家族内各种不同人员和外来人员。核心内容归纳为就是内院位置优越的正房,由长辈使用,中间客厅是家人聚会的场所,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男佣住外院的倒座房,小姐住后院。较大的四合院建有后罩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交以义的人生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大型的宅院还设有内、外院的区分,女眷无故不得外出,外人无故不得入内,礼法森严,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称“凡为宫室(住宅),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女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这些看似简单的礼制物化形式,其中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礼与乐的统一结合,以及强调规范性和等级观念。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东西,不但能够掌握建筑的等级和功能,而且对理解四合院文化的深厚内涵十分有益。概括的讲,北京四合院建筑这种营建理念造就了四合院的严整、凝重、和谐的建筑品位,这也正是四合院有别于其它建筑类型的独到之处。3.结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北京四合院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中国封建制度皇权与宗法制度至上的原则,在通过介绍儒家文化礼乐思想在对四合院的影响,之后开始对北京四合院的细致方面进行延伸,北京四合院在宗法制度、伦理道德与等级制度上有着严格的规则。目前北京的四合院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子,也是因为北京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北京四合院式是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四合院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联系,不仅是在建筑上起到节省成本,构建完整性,在文化上也是具有封建性与封闭性。以中国四合院为代表的建筑物,是在千百年形成的历史积淀。北京四合院,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精心创造出来的民居形式,伴随人们休养生息成百上千年,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极深刻的,留给历史的遗产是极丰厚的。通过对四合院蕴涵的深刻文化传统的剖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它的历史,认识它的宝贵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更好地继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参考文献[1]赵祯祥.丁密金.周越.《由四合院规制看儒家礼制人伦思想》[J].山西建筑,2009,(7):17[2]王晖.张越.孙洪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在北京四合院中的体现》[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3):177-179
本文标题:建筑文化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6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