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温儒敏•和以往教材比,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变化很大,但并非对既往教材教法的颠覆,我更愿意用“守正创新”来概括它的特色。教材的“亮点”•编写的立意更高,遵循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指导思想,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设计,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去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偏误;•借鉴世界上母语教学先进的经验,关注信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教材更加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也更加适合新时代公民基础教育的需要。•和以往同类教材比,这套教材无论编写理念、结构体例、课文选取,还是内容设计,都有明显的变化与改进,是“守正创新”。•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而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老师们不必焦虑,要以积极而又正常的心态来使用教材。•高中统编教材和“新高考”配套衔接,改革是大趋势,必须跟进。要尊重历史,有所继承,有所扬弃•推开使用新教材,步子应当稳一点。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就来个天翻地覆。•也不必把以往的语文教学说得一无是处,那并不符合事实,别把语文老师弄得“灰头土脸”,其实我们都是那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有所发展。•使用新教材,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身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和更新。•使用新教材,我不赞成搞“运动”,不赞成形式主义,不赞成“一刀切”,不赞成一哄而起。•办学条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条件差的,也可以等一等,分步实施,创造条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因为条件所限,先尝试用新方式教一两个单元,其他大致还是按照自己原来比较熟悉的办法去教,积累了经验后,再把新的教学方式推开。行不行?我看可以。•全国那么大,地区差异也大,办学的条件不同,要给学校和老师一定的选择权。•为新教材备课时,最好认真研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新的教材对照着读,以加深对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的理解。•这样,我们眼界会开阔一些,对于如何用好新教材,就有一个认识的高度,而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教材的结构和体例。•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必修”2册,所有高中生都要学。“选择性必修”3册,理论上可供自主选择,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要学。•必修可以安排在高一,选择性必修安排在高二,当然,也可以做其他灵活的安排。•整套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涉及面宽,但聚焦在三方面:“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都会突出其中某一方面。•“学习任务群”是单元组织的另一条线索,每个单元都设计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保证语文工具性的落实。•必修每册8个单元,共16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每册4个单元,共12个单元,覆盖9个“学习任务群”。•单元的组织形式有两类:一类以课文或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读写结合;另一类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专题性的语文活动为主,带动相关资源的学习,如“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课”的划分主要根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依据课文的内容和写法特点进行组合,一课含1—3篇课文不等,实行“群文教学”。•新教材没有设置课后习题,每一课安排有简短的“学习提示”,主要是设定学习情境,引发兴趣,提示学习要点和方法。•单元后面有“单元学习任务”,一般设计有3—4个“活动”。•必修上、下册以及选择性必修上、中册都安排有“古诗词诵读”,各收有古诗词4首,一共收16首。•二、关于“学习任务群”。•教案的设计多往“学习活动”方面靠拢。不全是授课的讲稿或者程序,而主要是“问题”(课题)、解决问题(课题)的方法与材料提示、对学习和交流“活动”的组织引导、读书的引导,等等。•老师要转变角色,由主要担负讲授,转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即“活动”中学习。不是讲授不重要,也不必限定讲授,而是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安排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课也可以多讲一点,有些少讲一点,都可以,但都力求围绕自主学习的“任务”去设计。•教材没有为每一课设计好教学方案,因为学情不同,老师应当根据自己所面对的学情,去自行设计。•也可以超越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自己另外设计一些可能更加贴切有趣的“活动”,去完成单元的教学。•备课时最好还能够重新研究和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看其中对本单元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群”是怎么定义和要求的。•课标对“文学阅读与鉴赏”任务群的教学也有建议,包括如何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点拨,以及引导指定读书计划,等等。这些建议在教材的“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已经有所体现,备课要关注时“如何体现”的,并把这种“体现”的意图转为让学生去思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些属于比较“上位”的要求,备课时也应当关注,让教学设计的方向更加明确。比如,课标在论述“语文核心素养”时,提到要“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还提到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等,是新提法,我们以前教学中较少关注的,新教材也努力在体现,我们备课时就应该多考虑,设计“文学阅读与欣赏”这个单元,应当如何超越以往过于偏重文体知识灌输的教法,在设计学习活动和问题时,多考虑诸如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等能力培养,尽可能往“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靠拢。•围绕“学习任务群”,有些新概念和新要求,也必然带来教学上的变化与革新。理解这些新概念和新要求,对于用好教材也关系甚大。•三、关于“任务驱动”。•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不是课后练习,而是设计这个单元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用以整合单元课文阅读与写作的抓手。这就是所谓“任务驱动”。•应当根据单元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群”和课文的形式内容要求,来考虑如何设置“任务驱动”。有的可以是整个单元预设一个情境、一个任务;有的也可以一课(可能是一组课文)设定一个情景、一个任务。•设置“任务驱动”,一般是“任务”在前,但不等于老师就可以少讲少管,也并非布置几个问题就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老师要考虑提出什么问题、布置什么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单元或者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而且真正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工作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比以往我们熟悉的那一套教学“流程”更加费心思。•对课文的精读和理解,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实施“任务驱动”也离不开精读和理解。特别是那些比较艰深的课文,比如有些古文,或者与学生比较隔膜的经典文章,还是要先帮助学生读懂读通,然后才谈得上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不过老师的讲解也应当力求做到是那种指向“任务”的、有针对性的讲解,是能启发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的方法性讲解。•不能只是奔着“任务”去阅读,也不是单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参加讨论去阅读。本来课文有很丰富的内涵,可以做各种个性化的理解,如果太功利,又先入为主,反而就“窄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很多课文都是经典,让学生接触经典,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应该把课文纯粹作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材料或者讨论问题的“支架”。•在实行“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任务驱动”时,既要设定“活动”,又要警惕别一边倒,还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留给学生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间,避免被“任务”捆绑。这些,在布置“任务”时,老师都必须心中有数,或者还要提醒学生的。•四、关于“群文教学”。•不再以单篇课文或者课时作为“课”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是根据“任务”来设“课”。以往一篇就是一“课”,现在也还有一篇作为一“课”的,但更多的情况是一组课文为一“课”。•教学的方式也会变化,不再一课一课的教,而是一组一组地学,就是“群文教学”。•“群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也不要理解为“群文”学习就比单篇教学更“高级”,也不是“群文教学”要一律取代单篇教学。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是并存的。•五、关于“活动”与“情境”。•教材的“活动”大多数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课堂教学还是主要形式,只是更加注意学习主体的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要把“活动”简单理解为课外“活动”,更不要安排那些和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活动”,还是读书,还是我们都熟悉那三件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新教材提倡“情境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习“活动”尽可能有“情景”。这不只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给“活动”的展开提供背景、条件与氛围。有时候“情境”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均已设定有“活动”的“情境”,教学中可以参考采用,但更多的“活动”情境还是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来设计。•语文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情境”教学自然有它的优势,但有些学习主要靠理论推导,对高中生而言,并非所有“学习任务群”的学习都要设定“情境”。•六、关于“整本书阅读”。•高中教材原来也考虑读4部以上的名著,后来考虑高中的学业负担重,还要面对高考,就把阅读的量减少,一共才读2部——《乡土中国》(费孝通)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作为“任务群”专设2个单元的,都安排在必修。•“整本书阅读”的功夫在课外,应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动。老师也可以给一些引导,主要是读“这一类书”的方法引导。•“整本书阅读”可以起到“磨性子”作用,“读书养性”,培育毅力,涵养心智,祛除浮躁。•要求不宜太高,重在“目标管理”,不要太多“过程管理”,能坚持完整通读几本书,就很不错了。•七、关于综合活动单元。•综合性活动单元的设计,是教材的有机部分,也很重要,不要因为不好讲,就放弃了。•“当代文化参与”单元安排在必修上,要求做家乡文化生活调查。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把语文课往社会生活拓展。教学重点要放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实施访谈和调查,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活动”的实施必须是语文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单元安排在必修下,主题是了解“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多媒体,善用多媒体。要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提高跨媒介辨析、分享与交流的能力。•“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有2个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和“逻辑的力量”。•从小学开始学语文,到了高中,对语言学习的规律应当有一些梳理、探究,多少获得一些理论的自觉。逻辑这个单元的设置,是从语言运用角度学习逻辑基本知识,落脚点主要在思维训练。•八、强调读书为本。•统编高中语文格外重视目前语文教学“读书少”这个问题,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重视读书方法的养成,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品位。•教材重视经典文本的选编,统筹安排古今中外各类文章作品的比例,有的还有建议拓展阅读书目,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教材所提倡的各种新的理念和教法,包括聚焦“学习任务群”,自主性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等等,全都离不开读书这个“根本”。•使用新教材,千头万绪,只要抓住多读书、培养兴趣这个“牛鼻子”,就好办,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新教材投入使用后,可能有些家长对读书量的增加会有担心和抱怨,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我们提倡的是“少做题,多读书”,把“刷题”的时间匀出来,读书的时间不也就有了?•再说,光靠“刷题”,肯定应对不了未来的高考,还得多读书,回到语文教学的本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力度大,课堂教学的主体转换,读书的要求高,教学的难度增加了,对老师是挑战。•老师怎么办?只有多读书,增学养,当“读书种子”,才能跟进,求得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本文标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8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