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互通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综合说明1.编制依据1.1依据XXX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关于本工程的相关变更图纸及说明。1.2依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本招标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须达到的相关规范、标准、要求:《XXX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J101-91)《XXX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J102-91)《XXX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J103-91)《XXX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J104-9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17:2000)《XXX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排水工程JJG9-93)《XXX市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汇编》(TBJ103-91)国家及XXX市颁布的新的质量检验标准。1.3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周边建筑情况、拆迁情况及交通情况。1.4依据合同工期要求。2.编制原则2.1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编制本工程确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制定相关保证措施。2.2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根据工程特点、现场实际情况,总体考虑,全面协作、科学组织,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相关技术人员,发挥设备、人才优势。同时针对本工程认真分析,充分比较、论证,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落实技术措施,均衡施工,减小施工干扰,并加强各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2.3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针对工程合同要求及关键节点工期要求,本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重点考虑关键工序,通过对技术、方法、劳动力、设备、材料等的优化配置,将工程质量、进度与成本相结合,选择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方案,并与现场实际结合,选择最有利于工程施工,同时又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布置方案,保证高质量、快进度、低成本。2.4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为核心,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和完善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深化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施工评比活动,在过程中学习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2.5紧密结合道路与桥梁施工,将二者合理安排穿插,减少冲突,降低各项资源的浪费,合理、快速、有效地完成施工。3.工程概况3.1工程名称XXX市中心城区快速路项目XXX道互通立交桥工程(25-2合同)3.2工程简介本工程为XXX市中心城区快速路项目XXX市道互通立交桥工程,工程位于XXX市XXX区、XXX区及河北区交汇处,四条相交道路分别为京津路、天泰路、XXX市道和普济河道。本次施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3.2.1桥梁工程:本桥位于XXX市道与京津公路交口处,该处原有XXX市道跨北运河桥予以拆除重建,改造后由Q线、QZ线、QY线桥梁组成;原XXX市道跨京津公路桥(京津公路立交)保留利用,在其两侧分别新建QZ线、QY线桥梁,为立交第二层;J线桥沿原京津公路线位跨越QZ线、京津公路立交、QY线桥梁为立交第三层,另设置A、B、C、D、E、F线匝道及地面辅道形成三层互通立交形式,桥梁面积约48050.1万平方m。3.2.2道路工程:包括XXX市道互通立交桥段及西纵京津路南段700m改造段,总面积11.9万m2。3.2.3管道工程:XXX市道互通立交桥段及西纵京津路南段700m改造段,管道总长13437m。XXX市道互通立交桥工程总平面图(单位:m)3.3桥梁工程介绍本桥梁为三层苜蓿叶型全互通立交桥梁,桥梁主线J线跨现状XXX市桥,北起京津路,南至天泰路,Q线西起XXX市道,跨越北运河及京津路后东至普济河道;同时设置4个左转环形匝道A、B、C、D;右转匝道结构E、F;右转地面辅路G、H。桥梁工程平面示意图3.3.1桥梁下部结构本工程桥梁桩基础采用普通灌注桩形式,采用直径Φ1m、Φ1.2m、Φ1.5m三种结构,其中直径Φ1m的桩长最小34m,最大38m;直径Φ1.2m的桩长最小42m,最大56m;直径Φ1.5m的桩长最小42m,最大64m。桩径J线上J线下A线B线C线D线E线F线Q线QZ线QY线合计1m1612000044088521.2m481622281228840422081.5m728424222418220002481.8m0000000046616合计136112262426261834125456524150120100LLL1m、1.2m、1.5m灌注桩示意图(单位:cm)采用柱下独立桩基承台,承台结构分7种形式,厚度1.5m、2.0m、2.3m,共133个承台。各线位承台数量及形式具体如下表:承台类型J线上J线下A线B线C线D线E线F线QZ线QY线合计A型0011146146538B型001211129110046C型520000004011D型9140000000023E型42000000006F型22000000004G型00000000055合计2020131213137151010133ab(690)550(300)240(690)550(690)550A(B)型承台平面图(单位:cm)C(D)型承台平面图(单位:cm)(L2=1435)L1=1445300E型承台平面图(单位:cm)ab690Φ1501860F型承台平面图(单位:cm)240L=1226.8~391.1G型承台平面图(单位:cm)桥梁墩柱根据墩身截面尺寸分为七种形式,其中A、B、C、D型墩柱为三槽结构,墩帽高3.85m;E、F型墩柱为单槽结构,墩帽高2.85m,G型为匝道连接墩,单槽结构无墩帽。160(180)400150150160(180)300150150A(B)型桥梁墩柱截面示意图(单位:cm)C(D)型桥梁墩柱截面示意图(单位:cm)160(180)7575220250160E(F)型桥梁墩柱截面示意图(单位:cm)G型桥梁墩柱截面示意图(单位:cm)R=405.6750A235BHH-285R=449.08H-350H33550160/180(600)700H-285235R=405.6750H370160/180A/B(C/D)型墩柱立面示意图(单位:cm)E/F型墩柱立面示意图(单位:cm)3.3.2桥梁上部结构本工程共有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梁20联,普通钢筋箱梁混凝土连续箱形梁27联,梁高有1.4m、1.5m、1.8m、2.4m、3.5m等5种,横断面为单箱单室和单箱多室结构,边肋采用0.36:1的斜腹板,匝道桥悬臂长1.7m,主线桥悬臂长2.0m,其中现浇长度分别为1.58m、1.88m,预留12cm与防撞栏杆及挂檐同时浇注,悬臂根部厚45cm,端部厚10、15cm,箱梁顶、底板厚度为0.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中正常段腹板厚0.5m,支点加厚段腹板厚0.7m;普通混凝土连续(简支)箱梁,跨中正常段腹板厚0.4m,支点加厚段腹板厚0.6m。箱梁在每个墩顶设置横梁一道。桥梁上部根据箱梁结构形式,分为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两种形式,其中主线J线,Q线,Q左线QZ0~QZ3联、QZ5~QZ10联,Q右线QY0~QY3联、QY4~QY7联、QY7~QY10联为预应力箱梁,其余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序号线位箱梁联数总长(m)预应力联数非预应力联数1J上行线7联738.8997联2J下行线7联738.8997联3Q主线1联80.661联4Q左线5联300.32联3联5Q右线5联300.33联2联6A线4联255.4284联7B线3联231.7963联8C线4联246.3624联9D线4联247.3944联10E线2联145.832联11F线5联309.835联12合计47联3595.69820联27联根据设计特点,J线新建桥梁跨既有中环XXX市道桥,Q线跨北运河,具体形式如下图: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H=240~350cmQY线桥Q线桥QZ线桥J线(上、下行)桥梁5.9m5.9m5.9m设计J线跨XXX市桥纵断面图丁字沽三号路铁东路250025002800北运河,常水位1.5mQ0Q1Q2Q3预应力混凝土箱梁H=140cm净空5.0m设计Q线桥梁过河段纵断面图(单位:cm)15%勤俭道新建桥0.50.50.5113北运河22501750Q线设计中线25225025设计Q线桥梁过河段横断面图(单位:cm)3.3.3桥梁附属结构1)伸缩缝:边墩、联接墩处采用GQF-MZL80型伸缩缝,主线跨线联采用GQF-MZL160型伸缩缝。沥青铺装层C50号钢纤维砼桥台箱梁箱梁预埋钢筋伸缩缝中心线配套锚筋及钢板桥面钢筋网GQF-MZL80型伸缩缝示意图2)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与盆式橡胶支座两种,边、联接墩采用四氟板式橡胶支座。3)栏杆:全线桥梁机动车道两侧均设有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在人行道外侧设有人行道钢栏杆。4)桥面排水和防水系统:全桥桥面均在低坡侧设有泄水孔,以利桥面雨水的排泄,利用导管与泄水孔连接,把雨水引到地面,排入地面排水系统。在沥青与混凝土铺装之间设有防水层,采用XXX市快速路工程普遍采用的APP卷材。5)人行道板:QZ、QY线跨越北运河桥梁设有人行道,人行道为预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确保预制构件尺寸,以免安装困难。人行道板在伸缩缝处需预留后浇段,伸缩缝安装后浇注混凝土。人行道栏杆为钢制构件,应保证质量可靠及美观。6)桥面排水:桥面泄水管采用外径Φ15cmPVC硬塑管及外径Φ15cm、壁厚4mm钢管结合排水。7)搭板:台后设8m长搭板,与车行道同宽,搭板以上铺设(5+4)cm两层沥青砼,搭板的纵、横坡与道路相同。8)桥台后地基处理:桥头路基填土待预压沉降完成后,再反开槽进行桥台施工。台后填筑三七灰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密实度≥95%(重型击实标准)。9)桥面铺装:表层为细粒式沥青砼:改性沥青AC-131,底层为中粒式沥青砼;AC-161,要求同路段面层沥青砼,防水混凝土:C30防水混凝土,其抗渗标号S8,内设一层间距10cm¢8带肋钢筋焊接网片。62151538石灰土(12%)彩色花砖石灰土(10%)水泥砂浆(1:3)桥下铺装路层结构示意图(单位:cm)3.3.4桥面道路层结构施工8cm防水混凝土+防水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i%180c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8cm防水混凝土防水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QY线、QZ线、匝道桥面道路结构层示意图J线匝道桥梁设计中线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防水层8cm防水混凝土200c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J线桥梁设计中线J线桥面道路结构层示意图3.4道路工程本工程道路施工分为西纵京津路南段700m改造段及XXX市道互通立交桥段,具体结构形式如下:3.4.1道路横断面结构形式1)京津路与天泰路直行方向,即J线与立交衔接断面为:3m(人行道)+9m(辅道)+0.5m(护轮带)+0.5m(栏杆)+11.75m(车行道)+1.5m(中央分隔带)+11.75m(车行道)+0.5m(栏杆)+0.5m(护轮带)+11m(辅道)+3m(人行道),为双向6车道,全宽53m。2)XXX市道与普济河道方向,即Q线与立交衔接断面为:3m(人行道)+9m(辅道)+1m(分隔带)+12m(车行道)+1m(中央分隔带)+12m(车行道)+1m(分隔带)+9m(辅道)+3m(人行道),为双向6车道,全宽51m。3)左、右转匝道考虑为单向交通,且交通量较小,均采用单车道,断面布置如下:0.5m(栏杆)+1m(路缘带)+3.5m(车行道)+2.5m(停车带)+0.5m(栏杆)全宽8m。4)西纵(京津路南段)700m改造段断面3m(人行道)+11m(非机动车道)+1.0m(栏杆)+11.75m(车行道)+1.5m(中央分隔带)+11.75m(车行道)+1.0m(栏杆)+11m(非机动车道)+3m(
本文标题:互通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89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