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保险学(公选课)主讲人:吕志勇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2012-022自我介绍吕志勇,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联系电话:13001744667•邮箱:sdcylzy@163.com3保险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人寿保险非寿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1、死亡保险2、生存保险3、两全保险4、万能险5、投资连结险1、财产损失保险2、责任保险3、信用保证保险4、意外伤害保险5、健康保险4第一章风险与保险6课时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2课时第三章保险合同9课时第四章保险的基本原则9课时第五章财产损失保险2课时第六章责任保险1课时第七章信用保证保险1课时第八章人身保险2课时第九章保险监管1课时33课时目录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课程参考书•参考书目1、孙祁祥,保险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2、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3、裴平译,风险管理与保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年2月28日修订,2009年10月1日施行6课堂要求讨论、思考;案例分析。7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保险学?因为,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每个人一生要面对无数风险……8疾病老年就业与失业工伤还有那数不尽的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92010年5月,一架印度航空快线的波音737-800飞机在印度曼加罗尔降落时冲出跑道而发生事故,造成152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遇难。2010年全球空难28起,死亡人数828人空难10车祸猛于虎•每年全世界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超过50万,平均每4.8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2012年2月5日,大年十四,福建泉州发生严重车祸,祖孙三代一家6口,5人死亡。1999年8月31日晚,英国王妃戴安娜的座驾发生车祸,致戴妃及其男友和司机3人死亡,保镖重伤。112011年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7.23温州高铁事故122004年11月28日陕西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87人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大瓦斯事故,造成214人死亡。2009年9月8日,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井下发生瓦斯爆事故,造成76人亡。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许,山西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152人被困井下。2010年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1403起,死亡2433人。矿难132004年12月21日清晨七点半左右,湖南常德市桥南市场桥南宾馆旁一商铺突发大火,火势借助风势迅速向市场西北蔓延,过火面积近二万平方米。事故造成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9046.25万元。142001年“9·11”恐怖事件•导致3000多人遇难,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152004年12月底,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遇难者总数近30万人,此外,还有大量人员失踪,经济损失近1000亿美元。16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造成1250亿美元的损失每年的台风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72008年年初的华南冰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60亿元18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19人类正经历着越来越的危险和挑战2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无处不在脆弱的生命就好像这风雨中摇曳的枝条21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要有效应对和处置这些风险,风险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处置风险的方式和方法很多,但是,国际经验已经证明,保险是现代风险管理最有效的工具。在世界上每年发生的灾害损失中平均有36%是通过保险赔付得到补偿的,而发到国家的这一比例达到了60——80%。可见,我们要运用好保险这个风险管理工具,必须学习和掌握保险的基本知识。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节风险概述第二节风险管理第三节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第一节风险概述一、风险的含义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如果把这一概念模型化,则可表示为:风险(R)可能性(P)And严重程度(C)其数学表达式为:f(R)=f(pC)=f(p)&f(C)24二、风险的度量(一)损失频率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即每个实验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m(A)/n。频率不同于概率p(A)。概率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它是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量度。概率是可以通过频率来测量。因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风险)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为1,而只能在0和1之间波动。25二、风险的度量(二)损失程度损失程度是标的物发生一次事故损失的额度。损失程度=实际损失额/发生事故件数。损失频率与损失程度一般成反比关系:损失频率很高,但损失程度不大;损失频率很低,但损失程度较大。26三、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个体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整体上的可测性4、损害性5、发展性四、风险的组成要素1、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3、损失。281、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一般来说,根据风险的性质不同,风险因素可分为:实质风险因素(物质性的)、道德风险因素(主观故意的)、心理风险因素(过失、疏忽、无意)。292、风险事故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等一般来说,风险事故是由风险因素所引起;风险事故往往导致损失的发生。303、损失物质损失的表现经济损失的表现财产的毁损灭失老、病、死、残资产损失收益减少费用增加表现为损失是指经济价值的灭失或减少。313、损失通常我们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现有财产或收入的减少。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减少。它具有三个特征:(1)它是一种未来的可得利益的丧失;(2)这种丧失的未来利益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而不是抽象的或者假设的;(3)这种可得利益必须是损害该财物的直接影响所及的范围。32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之间关系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增加产生引起风险33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之间关系上述图示描述的是“风险”的一般存在形态。但是,“风险”并非严格遵循“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这一关系式生成。在某些条件下,风险因素和风险事故之间是不易划分的,风险因素有时也可以成为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如下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故。而假如冰雹直接将行人砸成重伤,冰雹就是风险事故本身。注意五、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的载体划分:(1)人身风险–指导致人的伤残,死亡,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增加费用支出的风险。包括生命风险和健康程度的风险。(2)财产风险–指因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使个人或单位占有,控制或管理的财产遭受损失,灭失或贬值的风险。(3)责任风险–指因个人或团体的疏忽或过失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按照法律、契约应负法律责任或契约责任的风险。352、按风险的性质划分:(1)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2)投机风险–指那些既可能产生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3、按风险产生的来源划分:(1)自然风险(2)社会风险(3)经济风险(4)政治风险(5)技术风险374、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划分(1)动态风险—指在社会经济环境正常的情况下,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运动或人为行为过失或错误判断等导致的风险(2)静态风险—指由于社会经济或政治变动而导致的风险第二节风险管理一、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形成。19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39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风险估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技术选择风险管理效果评价40(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它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辨析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的行为。风险识别过程包含两个环节:(1)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2)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41(二)风险估测风险估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的过程。通过风险估测,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损失概率,可以使风险管理者事先安排,降低损失的不确定性。对损失程度的预测,可以使风险管理者了解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后果,进而集中力量处理损失后果严重的风险,对企业影响小的风险则不必过多投入,如可以采用自留的方法处理。风险估测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损失概率和损失严重程度,其最终目的是为风险决策提供信息。42(三)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测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过程。风险评价包括生态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评价。不同的风险评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体系。43(四)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根据风险评价结果,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并实施是风险管理的第四步。风险管理技术一般分类如下:风险管理技术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作用于原始风险状态的形成过程的风险管理技术—作用于结果。即在风险市场上,将原始风险状态X变换为Y的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的基本技术方法1、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避免预防抑制分散2、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自留转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保险45(五)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收益性状况的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即能否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第三节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一、风险、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是风险管理和保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传统的和有效的手段3、作为防范风险的手段,风险管理和保险可以互补4、保险经营效益要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47二、可保风险及其条件可保风险指符合保险公司承保条件的风险。其构成要件有:1、风险发生具有偶然性;2、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3、风险必须是大量的标的均有遭受损失且应有重大损失的可能性;4、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5、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损失。第二章保险概述第一节保险的定义及本质第二节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保险的职能和作用第四节保险的基本分类第一节保险的定义及本质一、保险的定义二、保险的本质三、保险的构成要素一、保险的定义保险(insurance)是以合同的形式确立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的经济关系,由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并建立保险基金,对遭遇约定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或约定事件的发生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制度安排。保险人投保人1签订合同,缴纳保费当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支付保险金投保人2投保人n51二、保险的本质由保险的定义可以看出,从本质上说,保险体现着下列两个方面的经济关系:一方面,从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的关系看,保险体现着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另一方面,从投保人和投保人之间的关系看,保险体现着一种互助合作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保险与以下几种相似的制度或行为的比较来进一步认识保险的这一本质。(一)保险与赌博保险与赌博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二者仍有着明显的不同:(1)目的不同;(2)机制不同;(3)条件不同;(4)社会后果不同。2、保险与救济的区别保险和救济都是补偿灾害事故损失的经济制度,但二者仍有区别:(1)权力义务不同;(2)
本文标题:保险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0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