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一、德鲁克是谁?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精要三、德鲁克经典语录四、书籍阅读推荐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彼得·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彼得·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提出了具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并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2005年11月11日,彼得·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现代管理学之父,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他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德鲁克先生一生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德鲁克先生已出版超过30本书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至2004年,德鲁克先生还有新书问世。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哈佛商业评论》依然是最年轻的头脑!——《福布斯》封面文章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商业周刊》“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英特尔主席安迪·格鲁夫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海尔集团张瑞敏“德鲁克先生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不仅影响了学术界,也影响了企业界。可以说,没有一个著名学者和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他那里汲取养分。”——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培训,90多岁高龄的德鲁克一直亲力亲为,免费提供技术和业务的咨询和帮助;德鲁克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这样写道:“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中国的最大的机遇。”一、德鲁克是谁?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精要三、德鲁克经典语录四、书籍阅读推荐《经济人的末日》(TheEndofEconomicMan)-1939《工业人的未来》(TheFutureofIndustrialMan)-1942《公司的概念》(ConceptoftheCorporation)-1946《新社会》(TheNewSociety)-1950《管理的实践》(ThePracticeofManagement)-1954《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NextTwentyYears)-1957《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1957《成果管理》(ManagingforResults)-196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EffectiveExecutive)-1966《断层时代》(TheAgeofDiscontinuity)-1968《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ManagementandSociety)-1970《人、思想与社会》(Men,IdeasandPolitics)-1971《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看不见的革命》(TheUnseenRevolution)-1976《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andPerformance:TheBestofPeterDruckeronManagement)-1977《管理导论》(AnIntroductoryViewofManagement)-1977《旁观者》(AdventuresofaBystander)-1978(autobiography)《毛笔之歌:日本绘画》(SongoftheBrush:JapanesePaintingfromtheSansoCollection)-1979《动荡时代中的管理》(ManaginginTurbulentTimes)-1980《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theNextEconomicsandOtherEssays)-1981《变动中的管理界》(TheChangingWorldoftheExecutive)-1982《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LastofAllPossibleWorlds)-1982《行善的诱惑》(小说,TheTemptationtoDoGood)-1984《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1985《管理的前沿》(FrontiersofManagement)-1986《新现实:政府与政治、经济与企业、社会与世界》(TheNewRealities:inGovernmentandPolitics,inEconomicsandBusiness,inSocietyandWorldView)-1989《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原理与实践》(ManagingtheNonprofitOrganization)-1990《管理未来》(ManagingfortheFuture:The1990sandBeyond)-1992《生态远景》(TheEcologicalVision)-1993《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1993《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inaTimeofGreatChange)-1995《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的对话》(DruckeronAsia:ADialoguebetweenPeterDruckerandIsaoNakauchi)-1997《德鲁克论管理职业》(PeterDruckerontheProfessionofManagement)-1998《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Challengesforthe21stCentury)-1999《德鲁克精华》(TheEssentialDrucker)-2001[1]《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intheNextSociety)-2002《功能社会》(AFunctioningSociety)-2002《德鲁克日志》(TheDailyDrucker)-2004《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TheEffectiveExecutiveinAction)-2006“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掌握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要从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入手。身为一名管理者,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管理是什么?管理为什么?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这就是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在这个定义中,德鲁克使用了一个关键词:使命。什么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原因。关于使命的假设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作是有意义的,指明了该组织认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12一个组织的存在,是为了特定的目的、使命以及特定的社会功能。对企业而言,这就是经济绩效。在这一点上,企业与非营利机构是不同的。只有企业才有经济绩效这项特殊任务,这虽然不是社会赋予企业的唯一任务,但它是优先的任务,因为所有的其他社会任务,如教育、卫生、国防以及知识的更新均依赖于经济资源的剩余,而经济资源的剩余源自成功的经济绩效产生的利润和其他储蓄。企业管理必须始终将经济绩效放在首位。管理层只能以它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与权威性。如果管理未能创造经济成果,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管理层不能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提供顾客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管理就是失败的;如果管理层未能用交付于他的经济资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生产财富的能力,管理也是失败的。13管理的第二项任务是使工作富有成效,使员工有成就感。企业只有一个真正的资源:人。只有使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力,企业才能运作。今天的组织已经逐渐变为个人赖以谋生、取得社会地位、获得个人成就与满足的工具。因此,使员工有成就感不仅重要,也是一种衡量组织绩效的尺度。人力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未有效使用的资源,提高经济绩效的最大机会在于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企业能否运作归根结底取决于它促使人们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能力。因此,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是管理层的一项基本职能。德鲁克用IBM公司的例子解释了什么叫使工作具有生产力。14管理的第三项任务,就是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独立生存并以己身之存在为存在的目的。每个组织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企业也不例外。只有对社会有益的企业才是好企业。企业、医院或大学承
本文标题:德鲁克管理思想精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1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