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1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什么是心理?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过程心理和个性心理两部分。过程心理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2、什么是健康?罗马医生盖论说:健康指没有疾病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下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3、什么是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保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4、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属于智力因素,情绪、意志、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包括:智力的发展与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环境适应教育、人格健康教育等。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心理现象的度量没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走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应付方式、良好的人生态度。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人际关系和谐(6)适应能力强(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2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由先天和后天共同决定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经济和社会风气(如心理疾病与现代化发展有奇特的同步性,与西方人的“原罪感”相对应的,中国人更多的是羞耻感)等,此外个体的成长经历及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也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第二部分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一、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周围的关系。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是人的心理区别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二、自我意识的分类1、结构上的自我意识从结构上来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种成分,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心理过程。(1)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主要是指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分析、自我观察、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绪成分,主要是指我是否接受自己和我是否满意自己,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豪、自卑、自怜等情绪体验。(3)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主要是指我怎样克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我如何成为理想中的人,包括自立、自强、自律、自制等。2、内容上的自我意识(1)生理自我: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身高、体重、性别等。(2)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对自己情绪、气质、性格、爱好等的评价。(3)社会自我: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二、自我意识的发展1、个体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会持续一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到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经过20多年的时间。个体意识起始于婴幼儿时期,但婴儿刚出生时还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萌芽于童年少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我国心理学家提出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是:(1)生理自我时期:出生后7、8个月至三岁左右,又称为自我中心期。(2)社会自我时期:大约从三岁到青春期,又称为客观化时期。(3)心理自我时期:青春期到青年后期,又称为主观化时期。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强烈的阶段。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后期和成年早期阶段,自我意识从分化、矛盾走向统一,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二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自我意识相对稳定阶段中的不稳定时期,也是一次新的上升时期。大学生上网的积极心理需求:求知欲和好奇心、平等参与和自我实现意识、追求开放性和多元性。3埃里克森认为,人一生随年龄发展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产生不同的心理危机,自我意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课题,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发展良好者具有自我认同感。3、大学生常见自我意识发展偏差自我评价过低属于自我否定型;高估自我,心灵扭曲属于自我扩张型;自暴自弃属于自我萎缩型。三、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1、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自我意识的确立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个体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最重要的标准是自我的接受和认可。心理健康的人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尤其是在自己的感觉和意图方面,自我觉察力特别强。(2)人必须首先爱和尊重自己,才能真正地爱其他人。一般而言,人有自尊心,才能尊重别人;有自信才能相信别人。(3)良好的自我形象是成功的基础。正如Maslon指出的,一个有稳定基础的自我形象是迈向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4)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否健全表现为不仅自己能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大学生阶段适应和发展的任务是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2、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是:良好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不断超越自我。(1)正确认识自我乔韩窗口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分为4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未知的自我。(2)发展健全自我的核心和关键是悦纳自我。接纳自我首先要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一切,好的和坏的。接纳自己的不完善也是自信的表现,也是完善自我的起点。(3)自我控制是发展和健全自我的核心和关键。个体越能独立于周围人的期望,其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就越强,所遭遇的冲突就越少。第三部分人格培养与心理健康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说,人格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及心理过程特点等层次有机结合所构成的整体。从狭义上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能力。2、人格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塑性、层次性、社会性和生物性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自我、本我、超我,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核心,本我包括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性欲望。二、人格的结构41、人格心理倾向马斯洛需要理论提出的五个层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2、气质(1)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气质的特点:A、气质是先天的;B、气质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C、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气质的调节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大小。(3)气质类型学说最早提出气质学说的是古希腊的医生兼学者:希波克拉底(或译为希波克里特)。气质类型一般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但大多数人是几种气质的综合型。要求速度的活动胆汁质、多血质的人更适合,胆汁-抑郁气质混合的人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3、性格只有那些稳定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才称得上是性格。三、人格类型“行为模式类型”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MA型、M型、MB型、B型和C型,A型属于外倾型,B型属于内倾型,M型属于中间型,C型属于抑郁型。四、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及其调适1、常见人格缺陷特征包括:悲观。引起悲观的因素有:人生态度、意志品质、认知错误、人格不成熟。2、人格障碍一般特征包括:把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不利的条件都看作是不应该的、对自己的缺点无所觉察,也不改正。3、锻炼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个好办法。对于克服悲观情绪的有价值的建议包括: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四、常见人格缺陷及矫治1、羞怯:羞怯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过强的结果。其特点是: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慎甚微、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改变羞怯心理的有价值做法:放下思想包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议论、有意识的锻炼自己。2、猜疑:克服猜疑的办法:加强沟通、抛弃成见、克服自我暗示、“心底无私天自宽”。3、急躁:克服急躁的办法:思先于行、控制发怒、松弛疗法。具体方法:说话控制语速,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看书要一字一句细读,边读边想、走路、骑车有意不超过别人。4、自卑:对自卑心理可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的调试方法。5、嫉妒6、虚荣:虚荣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只不过每个人所表现的方面与程度不同。5第四部分适应发展与心理健康一、适应和发展概述1、适应的含义适应是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也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人与环境的适应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人自身做出改变,一种是环境改变。心理学家珍妮特认为,人的整个一生就是一系列的适应阶段。2、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是指人生的发展,是人的身心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人的发展是获得和丧失的结合,生命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成长和丧失的结合。3、适应与发展的关系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4、马克思关于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要丰富和全面,即协调与和谐,否则导致人的发展的畸形。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二、适应与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适应是心理健康是一项最基本的标志,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个体原有的问题解决模式不能使自己的需要达到满足,就产生了“阻挠”。面对这种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的“阻挠”,人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为了解决这种紧张和焦虑,人就尝试着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反应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会了适应,得到了发展。三、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1、正确调控自己:人对生活的不适应,大部分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的不合理认知方式。正确的认知是人适应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合理规划目标3、培养自立能力培养自立能力生活的实质就在于独立,世界上大凡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人是不自立的。自我在人生经历中不断获得或失去力量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4、增强人际关系5、积极采取行动积极行动可以摆脱由于环境不适应带来的孤独、苦闷、烦躁、恐惧和空虚。每个人都有潜能,潜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个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是人性的发展确证和体验,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途径。只要你勇敢地一次次去尝试、去实践,你就会拥有应对各种环境和社会变化的能力。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个性中的积极因素统一在自己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人就获得了一种积极的适应。6第五部分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一、情绪概述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的情绪有其发生的情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3、情绪的三种成分:情绪体验、情绪行为、生理唤醒。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面部表情最直接反映着人的情绪状态。3、情绪的分类社会情绪:与社会需要想联系,如内疚感、荣誉感、责任感。基本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如恐惧、焦虑、满足。4、情绪的功能(1)自
本文标题: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1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