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9-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文档资料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社会心理学知识应注意的三个方面:一、出题方式二、应用图表三、借助习题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罗斯《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弗劳德·亨利·奥尔波特(F.H.Allport):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W.Allport):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C.A.Ellwood,1925)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强调群体行为,以及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本教程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K.Lewin,1936)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F=function,函数E=environment,环境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层面主要研究内容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学等艾宾浩斯(1908):“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霍兰德(1976):三阶段说: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马基雅维里“慈悲心是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起始年代特点代表人物备注哲学思辨(启蒙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善: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孔子恶: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荀子经验描述(形成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麦独孤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实证分析(确立期)20世纪20年代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瑟斯顿、谢里夫、莫里诺、勒温三原则三方法价值中立原则观察法系统性原则调查法伦理原则档案法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精神分析论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五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意识与潜意识力必多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摘要: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G·W·奥尔波特则认为社会心理学是“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目前在学术界是比较倾向于认可后一种定义。勒温的公式:B=f(P,E)。这个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社会心理学的内容被分做了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三个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价值中立并不是无原则的中立,对于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精神分析论。习题: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年。A、1879B、1897C、1908D、19242、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C、社会知觉D、社会观念3、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A、行为B、个体C、函数关系D、个体所处的情境4、社会心理是()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A、社会认知B、社会意识C、社会规范D、社会刺激5、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6、对于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A、不用干预B、进行一定的引导C、进行干预D、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7、社会心理学研究应该遵行的主要原则不包括()。A、价值中立原则B、系统性原则C、伦理原则D、重复原则8、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A、本我B、自我C、超我D、以上皆是9、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A、联想B、强化C、模仿D、暗示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单元社会化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社会化的基本条件社会化的载体社会化的分类小和田雅子温良恭贤的太子妃如日中天的外交官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的分类角色的扮演角色失调2019年8月28日与查尔斯王储正式离婚,退出王妃的角色。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自我的结构: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詹姆斯著《心理学原理》自尊=成功/抱负自尊影响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扬长避短和选择参与选择相似的个体进行比较摘要: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一生中在不断的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为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为继续社会化,而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则是再社会化。社会化的内容就是要教导其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个体社会化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的,有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角色的扮演过程还包括了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角色失调就是一个人无法和谐有效的扮演自己应扮演的角色。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其中以最后的角色失败最为严重。19世纪的美国学者詹姆斯是最早对自我进行研究的人,他将自我分为了主我和客我,后人补充了镜我。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习题: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的过程。A、成年人B、社会人C、心理健全的人D、合格社会成员2、()不是社会化的载体。A、学校B、家庭C、观念D、杂志3、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为条件的。A、语言社会化B、性别社会化C、道德社会化D、政治社会化4、企业家属于()角色。A、表现型B、功利型C、自由型D、创造型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A、自我B、客我C、镜我D、本我6、身份的特点不包括()。A、客观性B、主观性C、稳定性D、系统性7、詹姆斯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A、自尊=成功/自信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抱负/自信D、自尊=抱负/成功8、自尊是个体对其()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A、社会角色B、自我C、成功与失败D、价值第三节社会知觉和归因一单元社会知觉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三单元归因社会知觉:对各种社会信息的知觉影响因素: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兴趣动机认知者的情绪一、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人们在第一次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首因效应产生的原因原因先入为主泛化作用启示不要匆忙作结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二、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原因大量新的或足够重要的信息出现遗忘启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历史地、全面地看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关系从被认知的对象来看,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更为突出。从人的个性特点来看,一个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善于接受新信息,倾向于产生近因效应;如果一个人具有高度保持一致、稳定的倾向,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则首因效应更占优势。三、晕轮效应当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或坏的印象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又称光环效应。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赋予更多的好的品质;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被标定是坏的,他就被赋予更多的坏品质。包达列夫的实验:高智商的罪犯著名的科学家包达列夫的实验罪犯深陷的眼窝,说明内心的仇恨,凸出的下巴,表明他沿罪恶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科学家深陷的眼窝,说明思想的深遂,凸出的下巴,表明他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感知的表面性情感因素的制约启示学会全面看人给人留下积极的整体印象光环效应产生的原因四、刻板印象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四种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加权平均模式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印象管理: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人所好归因根据有关的线索信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内因与外因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有的人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这种人的控制点在内部,被称为内控者。罗特:控制点理论有的人则认为,个人再多努力也是命中注定,他们的控制点在外部,被称为外控者。个体归因时遵循的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三维归因理论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高高高刺激客体低低高主体高低低背景影响归因的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摘要:社会知觉指对各种社会信息的知觉。社会知觉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知觉,一是对自己的自我知觉,另一个就是对他人的人际知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有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兴趣和动机,认知者的情绪。印象形成的效应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效应。印象形成中的整合模式有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归因,是根据有关的线索信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人所好。个体在归因时主要遵循的原则有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习题: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为基础的。A、社会知觉B、人际沟通C、情景判断D、人际知觉2、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A、框架B、核心知识C、图式D、内隐认知3、()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A、近因效应B、刻板效应C、光环效应D、首因效应4、光环效应是一种()的现象。A、社会适应B、以偏盖全C、信息干扰D、先入为主5、()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简化人的社会知觉过程。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6、()更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模式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理论。A、控制点B、稳定性C、内外因D、可控性8、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B、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D、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三单元社交情绪社会动机的概念动机的过程社会动机的功能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主要社会动机:利他动机侵犯动机权力动机成就动机亲合动机亲合动机亲合起源于依恋亲合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成就动机个体追求成功和成就的动机。影响因素:有吸引力的目标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权力动机个体希望支配他人的心理倾向积极的权力动机消极的权力动机原因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侵犯
本文标题:2019-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文档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1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