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俄关系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俄国是和中国签约最多的国家,共签有17个条约,同时也是夺取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三百多年来,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了中国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40个台湾。也有一种提法说,俄国割占了中国300万平方公里土地,那是把俄国耸恿和支持外蒙古独立,脱离中国的土地也算在内,大约150万平方公里,再加上144万,正好约300万,相当于中国现有领土的近三分之一。俄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清政府与沙皇俄国订立的。16世纪中叶以前,沙俄是个欧洲国家,与中国本不接壤。后来沙俄不断扩张,侵占了广阔的西伯利亚,才与中国边境相邻。从清朝顺治以来,沙俄就不断入侵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强占中国大片土地。1685年,康熙大帝派军包围俄军盘踞的亚克萨城,痛歼侵略军,沙俄政府请求停战。康熙28年,中俄双方经过历时14天的谈判,于1689年9月7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该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界,以北以西属俄国,以东以南归中国。额尔古纳河以西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归属为俄国领土。雅克萨城归中国所有,俄国修建的城池拆毁,居民遣回俄国。双方定约之后,准许互通贸易。俄方为了赢回一些面子,故意在外兴安岭以东至海的乌第河流域归属上胡搅蛮缠,终于使清方同意此处先不定界,留待以后再议。《尼布楚条约》订立之后的150年间,中俄双方在东部边界上再未有大的干戈。《尼布楚条约》签订后38年,也就是1727年,正值清朝雍正年间,中俄又签订了《布连奇斯条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两国的中段边界。在这两个条约中,因为清朝谈判代表对边界实际情况一无所知,受了俄国提供地图的欺骗,使中方受到了重大损失,丢失了贝加尔湖以南,恰克图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3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至北京近郊,火烧圆明园。清朝廷非常震骇,咸丰皇帝也跑到了热河。此时俄国乘机介入,假意帮助中国向英法调停,连威胁带欺骗,逼迫清朝廷签订了《瑷珲条约》,除江东六十四屯外,割去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两国共管。实际上当时那里已经有了大量俄军,完全已经是俄国在管理了。1860年,俄国再次采用欺骗手段,以要退出向英法调停为名,逼得清朝廷又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所谓“共管”土地全部割让给俄国。通过这两个条约,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走了100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法德两国的面积总和。俄国的一大功臣是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正是此公,用马刀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用铅笔在边界地图的乌苏里江沿着中国江岸划了一条粗线,以至于酿成了绵延近百年的中俄边界纠纷。俄国割去的这块土地都是和中国东北一样的肥沃黑土地,全境原始森林密布,有广阔的荒原湿地,有着蕴藏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水量巨大和鱼产丰富的黑龙江下游至海洋地区从此脱离了中国的怀抱,而中国也永远失去了东北的入海口。到了1864年,沙皇俄国费时尽百年,终于征服了大、中、小三帐哈萨克政权,与中国的西北边界接壤了。沙俄政府乘中国太平天国内乱方息,以武力相威胁,逼迫腐败的清朝政府与其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约记规定中俄的边界线以常驻卡伦,也就是边界哨卡为标志。而俄国单方面划定的地图,已远远越过了中国的边界卡伦,深入新疆内地。当清朝谈判代表提出异议时,俄国竟出动大军,将孤立无援的清军卡伦一路驱逐到了俄国的主张边界内,蛮横地夺占了中国近44万平方公里土地。《伊犁条约》后,沙俄又陆续和清朝签订了几个勘界议定书,又从中国割去了新疆霍尔果斯河以西3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898年,俄国出兵强行占领了帕米尔高原上的萨雷阔勒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从中国手中夺去了大部分帕米尔高原,造成了长达百年的帕米尔未定界问题。直到2001年,中国才同塔吉克斯坦签订了边界条约,收回了其中的近2000平方公里土地,其余的就永远脱离了中国版图。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领了很多地区,准备据为己有。俄国当即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了新疆伊犁地区,对外称代清朝暂时“管理”,实际上是要和阿古柏共同肢解新疆。清朝这次表现了极大的勇气,派出左宗棠大军前往新疆平定叛乱。经过数年战争,清军终于打垮了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外新疆全部地区。清朝又派出代表和俄国商谈收回伊犁,经过艰苦谈判,签订了《伊犁条约》,沙俄总算放弃伊犁,但又从中国割去了阿尔泰山以西,额尔齐斯河上游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括了一个大淡水湖斋桑泊。目前,中国的版图,大体上是按鸦片战争以来中俄之间9个不平等的条约划定的。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列宁为拉拢中国,发表了两个「对华宣言」;1919年7月25日的《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称:「凡从前俄罗斯帝国政府时代,在中国满洲以及别处,用侵略的手段而取得的土地,一律放弃。」1920年9月27日的《加拉罕第二次对华宣言》说:「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残暴地从中国夺取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地归还中国。从国际法来解读列宁的两个对华宣言,我们应注意,首先,这两个对华宣言中所指要“废除”的条约只是1896年以后的各项条约,并不包括1896年以前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具体的讲,列宁认为要废除的不平等条约是:1896年6月3日有关俄日争夺中国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1901年9月7日“八国联军”政府迫使清朝廷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7年3月30日签订的重新瓜分在中国东北、外蒙及朝鲜势力范围的《第一次日俄协定及密约》、1910年7月4日,日俄确认第一次密约之各自在华特权的《第二次协定及密约》、1912年7月8日俄日的《第三次密约》、1916年7月3日俄日签订的《第三次协定及第四次密约》等等。其次,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的两个对华宣言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除了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外,还要将中东铁路分文不要返还给中国。而《加拉罕第二次对华宣言》推翻了将中东铁路无偿返还给中国的承诺,只是说“为苏俄需要另行签订使用中东铁路办法的专门条约”。其三,《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的全称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该宣言将把中国分为南北两个政府,这就使苏联在外交谈判中获取比中国政府更多的优势。苏联外交委员会副人民委员越飞受列宁委派首先与北京政府进行外交谈判,解决中俄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北京政府是由吴佩孚主持。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认为吴佩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家。苏联真理报称“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支由吴佩孚统一的强大的民族军队,以消除国内的军阀割据状态。1922年8月越飞与北京政府外交部长顾维钧会谈。顾维钧当年只三十七岁,年轻气盛。越飞提出的条件,一一被顾维钧否定。越飞要求中东铁路由中俄共同管理,顾维钧则强调《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已明确中东铁路无偿还给中方,不存在谈判的问题;越飞要求在外蒙古驻军。顾维钧则认为苏联红军从外蒙古撤军是中苏谈判的先决条件。越飞与北京政府的谈判以失败告终。越飞只好放弃于北京政府谈判,南下找到孙中山。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越飞的会谈以《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公布于众。孙中山为了达到对抗北京政府,争取苏联的财政军事援助,与苏联合作的目的,对越飞作出两个重大让步。《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是根据《加拉罕第二次对华宣言》精神订立的,在实际上就否定了《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中关于中东铁路归还中国的条款。因此《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第三条承认中东铁路维持现状,由中苏共管。孙中山还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第四条中同意“苏联红军不必立时由外蒙古撤退”。越飞同志不愧为无产阶级的外交家,他卓越的外交活动,不仅没有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反而让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中国境内,同时,也导致中国收回被占的领土问题更加复杂化。关于中俄之间的不平等条约问题,除苏联政府的两个「对华宣言」之外,列宁在世的时候还曾经说过,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还说,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列宁死后,斯大林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然后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斯大林利用苏俄政府的两个对华宣言在内容上的差别和《孙文越飞联合宣言》,不但否认了俄国曾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还乘中国战乱之时,超越了沙俄时代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地段,把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700多个岛屿划去600多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特别是在1929年7月,中苏之间由于中东铁路的路权归属问题,爆发了中东路事件,引起武装冲突。结果张学良的东北军战败,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共管的原状。苏联红军则乘机占领了乌苏里江中的中国领土黑瞎子岛,黑瞎子岛成为了日后中俄在领土争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该宣言是中俄双方第一次以平等互助的精神发表的宣言,其中表明了孙中山公开确立联俄政策,也表明苏俄政府对孙中山的支持。《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对中国大革命的兴起虽然有促进作用,但因为它的实用主义方式,预示着中俄双方,日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阶级利益冲突,最终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只有靠共产党独立领导才能完成。背景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从广东退居上海,绝境中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1923年(中华民国12年)1月16日,苏联特使越飞来到上海,在香山路中山寓所内与孙中山会晤,商讨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的问题。以此为精神,苏俄代表越飞与孙中山在26日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宣言的签订,表明孙中山开始抛弃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并表达了寻求国际进步势力援助的愿望。当时孙中山想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手下只有几万杂七杂八拼凑起来的军队,美国、英国和日本在中国看中的是北洋军阀,谁也不支持他,孙中山连广东都统一不了,迫切需要外来援助。当时他向刚刚取得十月革命的苏俄政府求援,这个时候的苏俄恰恰刚刚驱逐了日本支持的白俄武装,进入到远东,但是在国际上受到了列强包围,那个时候的苏俄几乎没有党政的外国朋友,因此苏俄想在中国找一个有实力的派别结盟就看中了孙中山,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利益,使双方走到了一起。内容(1)孙逸仙博士认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无使此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越飞完全同感,认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在民国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2)依孙逸仙的要求,越飞重申1920年9月27日苏俄对华声明:即苏俄准备且愿意根据俄国抛弃帝政时代中俄条约之基础,另行开始中俄交涉。(3)因承认中东铁路问题只能于适当之中俄会议解决,孙逸仙以为现在中东铁路之管理,事实上只能维持现状。越飞同意铁路管理办法以双方实际利益与权利,适当时候进行改组。孙逸仙认为此点应与张作霖商洽。(4)越飞宣称俄国现政府决无亦从无在外蒙实施帝国主义之政策,或使其与中国分立。孙博士因此以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从外蒙撤退。意义《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与苏俄正式建立了合作关系。表明了孙中山公开确立联俄政策,也表明苏俄政府对孙中山的支持,这为后来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开展大革命奠定了基础。影响当时苏俄的政治信仰和奋斗目标是辅助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胜利,可是这个时候的中共刚刚建立,没有底盘更谈不上有一兵一卒。从苏联现实的国家利益需要,苏联领导人瞩目的是在中国有实力而且能够联俄的集团,找来找去就只有国国民党,因为孙中山毕竟手下有数以万计的党员,在广东有几万军队,尽管他们不赞成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却是唯一能够同他们联合的实力派,正是出于这种国家当前利益与意识形态和长远目标的矛盾,苏联一方面联合孙中山,并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表示迁就,另一方面对《孙文越飞宣言》一直采取淡化态度。《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签字之后,苏联官方
本文标题:中俄关系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6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