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95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预防干预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提供心理保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二、我校现状分析根据班主任提供的心理危机排查表信息分析,成因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家庭原因由于每个学生家庭的构成不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同,导致学生出现许多行为障碍或情绪问题的原因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学生家庭构成不健全。学生家长父母离婚或丧失,导致孩子双亲不健全,问题学生由双亲一方单独抚养或其他亲属抚养。造成学生性格异化、行为怪异、情绪反正。(2)家长教养方式不当。问题学生家庭构成健全,但是家长对于学生的教养方式不正确,或过于严厉,或过分宠爱,导致孩子出现不合群、情绪波动大、烦躁、攻击性等问题(3)家长对孩子存在家暴行为。学生家长对孩子存在家暴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家庭问题,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会有极大的影响,会引起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4)关注度不够缺少关爱。学生缺乏从家长得到的关注和关爱,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不问不顾,导致学生出现生活和学习上的多种问题。(5)家庭贫困或家庭成员残疾造成的学生自卑或其他心理问题。(6)家庭变故或家庭重组。家庭内部发生重大变故或家庭亲密成员突然离世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二)人际障碍原因(1)早恋学生与异性同学之间有恋爱行为(2)同学之间的冲突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产生冲突,导致同学间发生欺凌和暴力事件。(3)与校外人员的不正当来往学生与其他校外闲散人员之间不正当来往,甚至勾结校外人员欺凌本校学生。(4)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当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产生冲突(5)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与学生来往。(三)学习障碍原因(1)学习压力过大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造成学生紧张焦虑。(2)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四)自身问题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缺陷或自我意识偏差产生的心理问题。三、工作内容和举措(一)认真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1、建立健全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并根据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班主任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如实填写心理档案。对面临家庭变故、重大挫折、突发事件或有心理障碍、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关心他们,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2、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家长,并协助家长做好教育、疏导、监控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学生转到精神疾病医疗机构进行诊治,防止因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3、关心特殊家庭学生要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五个早”预警机制。加强学生放假前后、考试前后、开学前后、新生入学后、重大活动前后、季节交替前后和毕业生离校前的“7个重要时段”的重点监控工作。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学生安全负责,确保在校学生健康学习、快乐成长。(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1、按照要求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德育干事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2、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科学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宣传周、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3、继续加强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咨询,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心理中心在课间操及活动课期间,定时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个体咨询的方式展开咨询帮助,每天课间操和活动课期间心理中心可接受来访学生两至三名学生。4、做好新生、毕业生、贫困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早恋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三)开展部分学生团体辅导在5月中旬陆续开展针对初高中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对生活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性格怪异孤僻等问题的学生,由心理中心统一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团体辅导。通过大型团体辅导、心理沙龙做到对学生心理的摸底排查,让学生通过参与团体辅导意识到学校的关爱、学习的意义,然后积极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和对接,对于学生的做到跟踪及评估。通过团体辅导及班主任的反馈,建立学生参与团体辅导的长效机制。(四)开展家长学生团体沙游和建立家校联动。需心理教师、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讨、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及监督机制。有必要的开展家长团体辅导沙游,班主任每周与家长保持联系,包括:面谈、电话访谈等形式,交流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变化。建立班主任-家长-学生成长手册,记录内容包括:方案实施方法,相互交流时间、探讨的具体问题记录,及学生的成长变化,接受心理咨询的次数、时间。要求家长本着对自己孩子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共同制定的学生成长实施方案执行,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如实汇报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及自己陪同孩子的情况。建立起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之间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五)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针对班主任群体存在的心理专业知识欠缺及干预措施不当,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发现不及时,学生潜在危机风险排查不出纰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缺乏心理专业的技巧等种种问题,心理中心统一就如何提升班主任群里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具备初步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专门举办心里讲座和培训。(六)各个班级配备心理委员及做好心理委员的培训各个班级通过班主任推荐,选拔出一名阳光、得力、积极、热心的学生担任本班级委员。心理委员要切实担当好本班级的心理健康工作职责及了解本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首先要做到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在班上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作好相应的记录和总结;准时参加学校心理中心定期召开的心理委员例会,并及时准确地向全班同学传达有关会议精神;对心理有困惑的同学能做到及时发现、主动沟通、耐心开导,帮助其走出困境;发现心理上有严重问题的同学,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并向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提供报告,以便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做好班级心理健康信息的监测工作。每两周向心理中心提交书面的心理健康信息监测表;当本班同学中出现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应准确、迅速、及时地上报给班主任和心理老师。五、预警机制建立三级危机预警机制。三级预警:各班级配备学生心理委员,学生班干部及学生心理委员,要在学生中普及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基本措施。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团员的骨干作用,加强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和沟通,一旦发现班级同学有异常情况,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班主任。对于接受干预的危机当事人,要做好跟踪援助工作,帮助当事人顺利度过危机。二级预警:班主任应具备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知识,班主任应该掌握班级全体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异常问题,第一时间负责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及时向学校汇报情况和开展相关工作。一级预警:学校专业危机干预人员,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危机防护工作。六、评价与监督机制(一)问题学生的干预后评估,班主任、家长、学校心理老师给予适时帮助关爱和有效专业的心理干预后,学生的情绪、行为等是否有明显好转和改变,心理教师应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与个体咨询谈话,并将测评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二)对于问题学生的干预措施是否实施,学校应对班主任的此项工作适时督促和评价。班主任应积极参与到关爱学生及系列针对学生对于本班级问题学生因为家庭原因需要父母做出特殊关爱的,班主任应适时督促学生家长做出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的举措。七、责任追究全校尤其是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教师及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因自己的失职造成学生生命损失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本文标题:95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7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