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第二节
第四章儿童游戏与儿童发展第二节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外国教育家论游戏的重要性:•柏拉图:游戏对儿童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游戏和玩具)可帮助他们(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肢体的敏捷。•福禄贝尔: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乌申斯基:儿童生活于游戏中,这种生活的痕迹比现实生活的痕迹能更加深刻地保留在儿童的心里。•克鲁普斯卡娅:游戏对于他们(儿童)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皮亚杰: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是对有机体身体的发展有益的一种准备练习。•中国教育家论游戏的重要性•王守仁: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恽代英:游戏是小儿各种发达之原动力。•鲁迅: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陈鹤琴: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游戏从心理方面说时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一、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身体发展的基本内容:①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包括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②运动能力的发展,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发展;③适应能力,包括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如冷、热、风雨、干燥、潮湿、噪音等)的适应能力以及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和病后恢复能力。•游戏是儿童自发的运动,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对于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和适应能力的改善也有作用与影响。(一)游戏与基本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儿童运动发展分期:•1.反射运动时期(胚胎第4个月到出生后1周岁)•2.初步运动(从出生后4个月至2岁)•3.基础运动时期(从2岁至7岁)•4.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能力专门化时期(7至14岁以上•在运动发展的四个时期中,前三个时期都属于学前期。其中,第三个发展时期(即基础运动时期)在教育上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第三个时期开始,运动任务的特殊要求与各种环境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儿童运动技能的获得以及运动技能掌握的程度。•游戏和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基础运动能力为少年期以及专门化的运动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2~7岁是基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2~7岁时期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阶段:•1.起始阶段(2~3岁)•身体运动缺乏节奏与协调性•2.初级阶段(4~5岁)•动作的节奏与协调性得到改善•3.成熟阶段(6~7岁)•能够按照任务的要求,把各种动作技能整合成为协调准确、熟练有效的适当的活动运动发展与游戏发展的阶段一致性•游戏的发展可分为探索期、掌握期与完成期,这三个时期与运动发展的初步运动时期、基础运动时期以及专门化运动时期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运动发展时期游戏发展时期•运动专门化——————完成期(由高峰下降)•基础运动时期—————掌握期(掌握外部世界)•初步运动时期—————探索期(接触新物体)•反射运动时期•游戏与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是身体运动能力的标志。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为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游戏的过程,正是幼儿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动作技能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点:•1.初级水平(生手水平或前控制水平)•①探索阶段•②发现阶段•2.中级水平(练习水平)•①合并阶段•②运用阶段•3.高级水平(自动调整水平)•①表现阶段•②个性化阶段••动作技能又称“心因动作技能”,表明动作是受内部心理过程控制的。•任何复杂的动作技能都包含运动、知觉、认知和言语这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协调。•例如:书写技能包括姿势控制、眼手协调、符号理解和语言技能等多因素的协调。•游戏和动作技能的练习•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不是被动消极的“肌肉训练”的简单产物,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身心投入,通过尝试错误不断进行重新建构。这就产生了“练习”的动机问题。•幼儿各种各样的游戏涉及到多种动作技能的学习。•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与掌握动作技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是愉快的“练习性游戏”过程。•游戏过程中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1.特殊性探索阶段•(1)认知——尝试•(2)联系形成•(3)熟练/自动化•2.多样性探索(以原有动作技能为基础,从不熟练到熟练的时间可以缩短)•(1)认知——尝试•(2)联系形成•(3)熟练/自动化•3.重新定向•在多样性探索阶段获得的动作技能完全熟练,新颖性消失以后,幼儿又会开始探索动作的新的可能性。•游戏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重新建构经验提供了有效的动机。•特殊性和多样性探索的循环往复,可以使幼儿不断学习新的动作技能,积累身体运动的经验。•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各种不同性质的运动经验。•游戏是对愉快的身体运动的重复,是“目的在自身”的运动形式。•婴幼儿的所有游戏都包括着动作或运动的成分,天然地具有促进身体运动能力(包括大肌肉、小肌肉以及全身运动的协调性)发展的潜能。•1.游戏是成熟引导下的自发动作练习,促进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2.游戏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的练习,促进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二)游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专门的体育游戏对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效果显著。•黄世勋“关于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班用体育游戏形式加强体育锻炼,对比班则按常规锻炼的方法进行锻炼。•实验结果表明:活动性游戏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促进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提高其身体机能。•(三)游戏与儿童机体适应能力的发展•儿童户外游戏为其进行日光、空气、水这三大自然因素的锻炼创造了机会。让儿童充分接触阳光和空气,适度感受炎热和寒冷,既符合儿童新陈代谢需要,又能够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保持儿童的身体健康。•结论:•游戏为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提供了许多必要的动作和运动的机会,使儿童身体各器官得到活动和锻炼,增强了儿童的体质。•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1.游戏与感知能力的提高•游戏对感知能力提高的意义,在于有更多的机会给孩子综合运用各种感官,从而提高感官的感受性,进一步促进观察、记忆能力的发展。•2.游戏与概念的获得•皮亚杰认为,在感知运动时期,婴儿是依靠知觉的概括或动作的概括来对物体进行分类或分组的。•通过在游戏中与物体的交互作用,婴儿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客体概念和自我概念,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最初的主客体之间的分化,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感知运动游戏的意义:•大肌肉活动(扔、接、走、跑、跳、踢等)•小肌肉活动(抓握、捏、捡拾、插等)•空间方位意识(移动、位置、方向等)•物理经验(物理性质等)•逻辑数理经验(辨别、比较、分类、排序等)•社会经验(物体名称、用途等)•象征性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符号学习•幼儿在象征性游戏中,用一个东西(例如一块积木)来假装代替另一个东西(如饼干),这时他(她)也创造了“符号”。•人的认知活动的真正目的是要把握符号的物质形式背后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符号本身。•象征性游戏不仅有助于幼儿符号表征功能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幼儿理解范围更为广大的对象世界的意义。•象征性游戏是幼儿经验的反映或再现。这种经验的反映或再现过程也是经验的建构与意义的理解过程。••【例】雪儿(2岁10个月)给玩具熊穿娃娃的鞋,娃娃的鞋对于玩具熊来说是太小了,它只能穿进去半只脚。她见状乐得大笑:嘻,大熊穿小鞋,大熊穿小鞋,只能穿半个脚!嘻嘻嘻……•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比较具体地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时间、空间、概率、因果关系等。•例如:•在积木游戏中常常需要运用上下、左右、远近、里外、中间等概念。•当幼儿在等待轮流玩一个玩具或角色时,“几分钟”“过一会儿”“明天”“下星期”等各种时间表达就变得具有实际意义而更容易为幼儿所理解。•玩橡皮泥、面团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形成“守恒”的概念。•当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观察事物的运动变化,或与伙伴、成人交往,注意所发生的事件时,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中的机会、可能性、确定性等概念。•2.游戏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只要让孩子多游戏,游戏中必然产生问题,在游戏情景中发生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思维积极性,为了游戏的开展,孩子能玩中生智,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游戏与儿童问题解决(1)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布鲁纳等人的实验)•(2)不同游戏类型对儿童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自主、自由的创造性成分较高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解决问题的发散性、多样性,有利于多种途径地解决问题。布鲁纳等人的实验:游戏与问题解决•【例】小姑娘红红想用娃娃的小被子把娃娃包起来。可是,如果把被子横着包娃娃,则被子不够长,娃娃的脚露在外面;如果竖着包,则被子不够宽。怎么办呢?小姑娘探索着,尝试着各种方法……十几分钟过去了,小姑娘终于发现了最佳的包娃娃的办法:即用被子的对角线作为长度把娃娃包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娃娃全身都包进去了。小姑娘包好了娃娃,好像如释重负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游戏有助于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1)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发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游戏无外在目的的特性降低了孩子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3)游戏使幼儿获得大量尝试在各种条件下使用各种物体的机会,使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4)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游戏需运用想象与表象,而表象形成需要思维与推理,游戏可说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的工具。•游戏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儿童通过游戏及游戏的玩具材料,可获得日常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知识,促进儿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发展。游戏与智力的关系实验研究•把三至五岁儿童编成若干小组,进行不同的活动内容:•1.表演游戏组按童话故事《三只山羊》和《三只小猪》扮演游戏。•2.想象讨论组听和谈论与上组相同的故事。•3.角色游戏组按日常生活经验玩游戏,如“医院”.“幼儿园”游戏。•4.控制组进行传统的活动,如剪纸、粘贴等。•在六、七个月后,都经过同一内容的测验,表演游戏组与角色游戏组得到较高的智商,特别是表演游戏组。•3.游戏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1)儿童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游戏正具有激发一般的语言组合能力的功能。•(2)儿童为了学会用组合的方式谈话,必须能够以灵活的方式与周围人交流,游戏就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3)儿童天生就有一种通过游戏练习刚获得的技能的冲动,包括语言游戏。•例:在一个托儿所里,正是喝果汁的时间,James和Eva在等着轮到自己倒果汁时咯咯地笑起来。“你是juick-goosey(富含果汁的鹅)”,James说。“你是juicly-goosely-foosley(富含果汁的又愚又笨的鹅)”,Eva咯咯笑着说。他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语言游戏。•4.游戏促进了想象力的提高•游戏是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方法。象征(假装)、模拟、联想是儿童游戏的普遍特征,游戏为儿童提供了想象的充分自由。•想象是构成儿童游戏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成分,游戏内容越丰富,想象也就越活跃。•游戏能促进幼儿去思考和创作,促使其想象力向较高的形式发展。•例:在搭积木、绘图画、做手工、编讲故事等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会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去思考、去想象,再做出一些创作,表现出主动的创造性。•外部环境对想象力发展有重要影响。自由、宽松、鼓励的游戏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1)儿童在游戏中对物的想象是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的。随着游戏的发展,想象日益主动化和有益化。•(2)儿童的想象从不稳定到稳定。游戏的构想、情节使儿童的想象具有朝一定方向发展的稳定性。•(3)游戏能使想象力逐步脱离外在活动状态,向内在活动转化。•5.游戏促进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对创造力的研究已揭示出,创造力与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自由民主的气氛、灵活易变的形式有着密切的一致性,这些也正是游戏的特点和性质,游戏与创造力之间有着
本文标题: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第二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9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