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每周质量报告果肉果冻裹的是什么
《每周质量报告》:“果肉果冻”裹的是什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聪明能干的妇女没有米也做不出好的饭来,同样,没有果肉,果冻厂家也做不出果肉果冻来,但是在安徽蚌埠市一些果冻厂家,没有果肉也能生产蚌埠市是安徽省果冻的主要生产基地,有大大小小的果冻厂家100多家,这里生产的果冻以价格低廉而远近闻名。蚌埠市太平街市场是果冻批发的集散地,果冻品牌多达50多个,大部分是当地的果冻厂生产的。这些果冻市场销售价每斤在一块五毛钱左右,最低的每斤只记者:这个果冻多少钱一斤?老板:一块钱多一点。记者:怎么那么便宜?老板:便宜不好吗?记者:里边是不是没有果肉?老板:有果肉。记者:是天然果肉还是人工果肉?老板:不是人工的,天然的。记者:是天然果肉吗?老板:对。这位老板说,他们这个摊位是蚌埠市圣双喜食品饮料厂的直销处。按照产品上标明的地址,我们在蚌埠市郊区找到了这家果冻厂。果冻厂位于一家汽车修理厂的院子里,汽车修理厂旁边就是果冻厂的生产车间。在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果冻厂的女老板。据老板介绍,他们有十台灌装机,旺季时每天能生产50吨,现在是生产淡季,每天的产量在10吨左右。走进车间,记者看到,生产车间的窗户都被封死,墙壁上落满了灰尘,尽管是白天,但光线很暗老板:我们根据客户的需要,你要橘子味我就给你放橘子香精,你要草莓味的我就给你据老板透露,胶状液体是用卡拉胶、色素和香精等原料调配出来的。胶状液体通过水管流向一楼的灌装机,注入果冻杯。记者发现,工人在灌装时都要往每个果冻杯里加入一粒方记者:放的是什么?工人:果肉。工人告诉我们,正在生产的是果肉果冻,这些乳白色的东西就是果肉。在车间的另一端,工人正在忙着将盆子里乳白色的东西倒在操作台上,然后切成小块。记者发现,这就是记者:这个是什么东西?工人:果肉,放到果冻里的果肉。记者:是果肉吗?工人:说了你也不知道。那么这些果冻里加入的到底是不是果肉呢?食品厂的老板最后向我们道出了实情。记者:不放果肉吗?老板:放人造果肉,自己做的。记者:小孩看里面有东西,喜欢买。老板:因为它的价位和档次在这里,只有加这个(人工果肉)。这些所谓的人工果肉没有被行任何消毒,就直接放进果冻杯,经过冷却、包装,然后销往全国各地。这位老板告诉我们,蚌埠市的低档果冻加入的所谓果肉,都是人工果肉,不会使用天然果肉。按照这位老板的说法,记者随后又对蚌埠市的几家果冻厂进行调查后发老板:我们蚌埠果冻卖的就是塑料(包装)钱,价格都很低,一箱才挣几毛钱,主要靠记者:放果肉和放人造果肉大概能差多少钱?老板:差不少。就是说是自己做的要一毛,那个(天然果肉)要九毛。这位老板还向我们透露了人工果肉的制作方法。记者:人工果肉怎么做?老板:果冻粉(卡拉胶)量加大,搞一个桶倒出来,拿个脸盆来晾凉,然后明天再切,那么这些根本不含天然果肉或果汁的果冻到底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呢?记者决定对此展开调查。蚌埠市吉祥果冻食品厂设在一个将要拆迁的面粉厂的大院里。记者看到,生产车间的门口丢弃着一只死鸡。生产车间里摆放着四台灌装机,灌装机后面的这间小屋就是调料室。记者:现在放的是什么?技术员:果冻粉(卡拉胶)。记者:放的是什么?技术员:糖精。技术员随后又加入防腐剂苯甲酸钠。大约过了五分钟,这位老板用手指伸进大锅试了试老板:不要烧那么开,有个七八十度,拿个温度表一插,有个七八十度就行了,因为这边到家,那边小孩就进嘴了,没有必要搞那么烦(烧开),不用消毒。技术员开始加入日落黄、柠檬绿等各种色素。记者:日落黄、胭脂红、糖精做果冻的多不多?技术员:基本上是质量低点的果冻都是这么做的。好一点的果冻,像丰原集团,人家上记者:其他的呢?技术员:其他的全部都是这样。调配果冻原料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加入香精。这位老板说,客户需要的各种颜色和味道他们都能满足,现在他们可以用各种色素和香精调出20多个果冻品种。老板:你要什么味道我给你做什么味道,水果的,哈密瓜的,主要是香精,以香精为主,香精什么味道,它就什么味道。用这个东西代替奶粉,把奶油香精量加大,就成奶油味了。用一种化学原料,增白剂的一种,这个东西便宜。用奶粉要六十块钱,用增白剂两块钱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这些厂家设备简陋,生产环境达不到起码的卫生标准。凉水池成了洗手池,掉在地上的果冻盒,连洗都不洗,就直接放进灌装机灌装,继续使用。记者:这个有点脏,要不要洗一下?工人:不用洗,磕磕就行了,洗了有污染。工人:有些灰尘,磕一下就行了。记者:不用消毒吗?老板:卖都不够用呢,还用消毒?没有时间。记者看到,有些果冻杯粘得比较紧,不过工人连用手掰开都觉得费事,干脆用牙齿把粘工人:这个杯子紧。记者:杯子紧就用嘴巴咬开?工人:对,对,对,嘴巴咬,你不咬拿不开。这些用卡拉胶、糖精、色素、香精和防腐剂调制出来的果冻,看起来五颜六色,很是好工人:这都是小孩吃着玩的,有什么营养,它根本就没什么营养。中央电视台2003年9月1日每周质量报告》:“黑”佐料调“白”腐竹很多人都有吃腐竹的习惯,在河南安阳市有个地方,每年腐竹产值超过亿元,这对于一个乡来说,算得上是惊人的数字。更为惊人的是腐竹的原料应该是黄豆,可这里生产的不少腐竹还拿根本不能吃的东西作原料,而面对产品上漂着的成片死苍蝇,当地的一位老板更是语出河南省安阳市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腐竹之乡”,每年仅腐竹的产值就超过一亿元。然而,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尽管当地有1900多个腐竹加工户,但挂牌生产的腐竹厂却没有几家。记者:乡里面的腐竹厂为什么都没有牌子?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二安乡乡干部:都没牌子,他是个体生产经营,个体,公司加农户。据介绍,在安阳市的这个地方,用不着办什么手续,只要架起一口锅,就可以生产腐竹,而且还不愁销路。那么,“家家是工厂、户户做腐竹”的这个腐竹之乡,到底有什么样的生产记者走访了十多家腐竹生产点后发现,多数腐竹生产厂,条件简陋、卫生差。这家腐竹厂离乡政府只有四五百米远,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有厂名的几家腐竹厂之一。在这个车间里,记者看见,一位中年妇女从灰土里抠起一块块脏兮兮的砖头,在地上磕了磕,就往锅台上搁。盛豆浆的一些大水缸都污秽不堪。记者从这个豆浆缸里,一勺就舀起了七八只死这家没有厂名的腐竹厂,有两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有三个做腐竹的大锅。这个大缸里的豆浆上,漂着一层死苍蝇,工人们用脸盆从里面盛了豆浆就倒进锅里做腐竹。记者:怎么那么多苍蝇?腐竹厂老板:搞食品的都有苍蝇,很正常。记者:搞食品的都有苍蝇?腐竹厂老板:哪个食品厂没有苍蝇?厕所都有苍蝇呢,食品厂能没有苍蝇。在这个厂的车间里,记者看到,浸泡过的黄豆,用这黑黑乎乎的水漂一漂,就被倒进磨浆机里磨出豆汁,流进大缸。接着,工人从地上捡起一根国家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黑色橡皮记者发现,在煮豆浆的过程中,工人们还要往豆浆里添加各种“佐料”。这位工人在往豆浆里加一种白色、块状的东西时显得很神秘。只见他用身子挡住记者的视线,从一个塑料袋记者:你这加的什么?工人:“添加剂”。记者还发现,工人们往豆浆里加这种白色固体添加剂时,很随意,基本上是想加多少就加多记者:加这个(“添加剂”)加多少?”工人:谁知道,不知道,随便用一点。豆浆一般是乳白色的,但记者发现,这里的腐竹厂,煮出来做腐竹的豆浆,颜色出奇的黄。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种豆浆的颜色,是人工调出来的。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煮豆浆时,工人们加完白色块状物后,还要往豆浆里加一些用黄色粉末调制的液体。这种液体一加进去,一缸乳白色的豆浆转眼就变成了黄色。当记者问工人,这种黄色粉末到底是什么东西时,工人们一口咬定,这是食用色素。记者在这个腐竹车间的角落里,见到了这种黄色粉末的包装。记者发现,这种黄色粉末,原来是名叫“碱性嫩黄口”的工业染料,这种染料一般只能用于染布。工人们还告诉记者:做腐竹用的添加剂和“碱性嫩黄口”染料,当地到处都有卖。记者带着从腐竹厂要过来的这种白色块状物,随意走进这个镇上的一家食品调味品商店。店老板看了记者手中的白色物体后,好不介意地告诉记者:那种白色固体是“雕白块”,因为它便宜,加进豆浆里,做出来的腐竹,看相、口感,都会变得更好,当地人就喜欢用“雕白据了解,“雕白块”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它一加热就很容易分解出剧毒致癌物质。人们吃添加了“雕白块”的食品,严重的会中毒、甚至可能死亡。早在15年前,“雕白块”就已经这位老板还拿出一塑料袋“雕白块”告诉记者,当地做腐竹用的“雕白块”,70%是从他这记者:你这个一个月能销多少?老板:一个月能销一吨货。记者:一个月销一吨,雕白块?老板:哎。记者:就你这一家?老板:哎。店老板还带记者到他家去看了成桶成桶的雕白块。记者:县里面会经常来查吗?老板:来,那他是想起来就来瞧一瞧,下来玩,一般不会来。记者:不让卖,那你还卖?老板:国家不让卖白粉,但是买的还是有,还得有卖的。记者看到,卖“碱性嫩黄口”染料的商店也很多。这位老板娘搬出来一个彩色纸箱,一打开,全是一盒一盒的“碱性嫩黄口”染料。老板娘告诉记者,“碱性嫩黄口”染料本来是种记者:这都是染布用的染料吗?老板娘:腐竹下色都是用这个,下色都是这个,常买的都是这个。记者本以为安阳腐竹这样的加工工艺已经登峰造极了,但是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从这位老板娘口中,记者又听到了当地做腐竹的另一个秘密。这位老板娘指着摆在店门口的一编织袋东西告诉记者:她这里不仅“碱性嫩黄口”染料卖得好,而且,工业明胶卖得也不错。这种工业明胶,本来是用做油漆等用的,因为价格便宜,记者:这个工业明胶,做腐竹能行吗?老板娘:这样的,在我们这儿,做腐竹,卖出去,没有人会说;做腐竹、掺淀粉、再用胶、记者:有这么好的工艺?老板娘:那是当然!我们这儿做腐竹,有学不完的东西。老板娘告诉记者:这种加胶的、加淀粉做的腐竹,也叫“粘浆腐竹”。工业明胶是如何加进腐竹里去的呢?粘浆腐竹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记者决定再次到生产厂当天下午,记者就一直守在这家腐竹厂的生产车间里,看工人做腐竹。眼看腐竹做完了,锅里的豆浆再也结不成豆腐皮了,都成了废料,按腐竹的制作工艺,只能用来喂猪。记者:一般这个做腐竹的尾子,有什么用的?腐竹厂老板:喂猪。按常理工人们也该准备收工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工人们却没有任何收工的意思。她们把这些废料收集起来,倒进了这口锅里,一边用火熬,一边不停地用铲子在锅里搅拌。记者看见,在冒热气的腐竹锅里,一个塑料盆盛着没有融化的胶状物和白色块状物。工人们黄色汤水样的腐竹废料熬得比较稠了,一位工人就把盆里的胶状物倒了进去,并进行充分搅接着,这位工人从淀粉袋里盛出来一些淀粉,加水调糊后,倒进了锅里。腐竹厂老板:加淀粉,整个锅里头,一次要加十多斤淀粉,十来斤淀粉都变成腐竹了,变成腐竹以后,最便宜,最便宜的腐竹卖出去得三块五一斤,一块钱的东西(淀粉),卖三块五,记者:做腐竹,不粘浆行吗?老板:不粘,不粘浆,那个(腐竹)价钱降不下来。经过熬煮一阵后,这些工人又一盆一盆地把这种混合好的浆料,倒进一个纱布袋里过滤。接着,工人们就把整杆的还没有干透的腐竹,连竿子一起放进这种黄色的粘浆中,让腐竹裹满做腐竹的废料本来一文不值;即便是优质淀粉,一公斤最多也就2块多钱,但一旦用它们加工业明胶做成浆料,粘在腐竹上,就能使腐竹增加斤两。一般情况下,腐竹粘浆后,多的能这样,每用上一公斤这样的粘浆料,就能多赚五六块钱。如此这般,一个只有三口锅的腐竹厂,按正常情况,每天只要用上六十公斤这种浆料,就能纯赚300块钱以上。记者:这个粘了浆的腐竹,看得出来,看不出来?工人:一般人看不出来。记者:现在做这个粘浆腐竹的多吗?工人:多。现在要货,都是要这个粘浆的,不太要这种没粘浆的,这种没粘浆的腐竹贵。消费者都是看价钱的,他又不知道腐竹质量的好坏。一般卖得四块多钱,这个粘浆的腐竹,价钱还不到四块钱,他(消费者)看到一样的腐竹,就要这个粘浆的腐竹,不要这个正常的没粘记者看到,有的腐竹一次粘得不够多,还要反复粘浆。满满一大槽、至少五六十公斤的浆料,转眼就全部被粘到了腐竹上。这些粘了浆的腐竹,在露天搁置一下,再经过烘干房烘干据了解,“腐竹粘浆”作假,在当地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由来已久。就这样,安阳市这个腐竹之乡,用雕白块、染布染料、工业明胶、淀粉等作
本文标题:每周质量报告果肉果冻裹的是什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