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鲁发〔2009〕7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工业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就业、增效益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快我省工业调整振兴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重大意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扩大劳动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经济社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和知名品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我省工业目前面临着多年未遇的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工业全面振兴。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保工业、调结构、促振兴的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推进工业调整振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努力保持我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为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贡献。二、进一步明确工业调整振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强企业管理,推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更加自觉地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我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二)目标任务1.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立足我省实际,制定以钢铁、汽车、船舶、化工、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10大行业为重点的支柱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新、特、优”工程,加快培育关联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生产上分工协作、技术上互动创新、资源上互补共享、区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巩固优化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今后3年,重点建设以13个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5%,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0%以上。2.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突出我省工业特色优势,抓好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意见的实施,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努力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建立较为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突出抓好100个发展基础好、产业链条长、技术水平高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和产品。以大型装备国产化、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100个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力争3年内中国名牌产品达到350个、山东名牌产品达到180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10件、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2200件,创建50个以上优质产品生产基地。3.加快推进技术结构调整。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促进产业振兴的重点先进技术,再培育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0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集中建设1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力争3年内全省主要工业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70%,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32%;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提高到5%以上。4.加快推进组织结构调整。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的要求,支持大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鼓励采掘业和高耗能的大企业在完善产业链、发展高端产品、原材料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发挥大企业和外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溢出、产业溢出效应,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5.加快推进区域结构调整。围绕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发挥省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以济南城市群经济圈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推进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起技术先进、竞争力强、外向度高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体系,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搞好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划建设,推动鲁南经济带煤电化工、能源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适当倾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先进装备制造业,实施技术改造“新、特、优”工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和优化技术改造投入,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节能减排水平,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后3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每年增长20%以上,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1.制定实施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认真落实10大支柱产业调整振兴规划、40个特色产业调整振兴意见、13个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各市根据本地区的区位、资源和产业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抓紧制定本地区的规划,明确产业提升方向和发展目标。对本地区安置劳动力比较多、已初具规模的传统产业,要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切实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对具备条件的规划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尽早启动,争取早日投产见效。2.抓好技改重点项目建设。工业调整振兴要靠项目的实施来实现。要重视项目凝炼和选择,突出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导向,既要重视国内市场,也要重视国际市场,既要围绕当前需求,又要谋划未来需求,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充分用好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贴息等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链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带动全省工业发展。以汽车、船舶、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电工电器、农业机械、石油机械等优势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提升10大支柱产业和40个特色产业,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把保增长和调结构结合起来,凡是有市场、有效益,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能安排劳动力就业的技改项目,都要支持其早立项、早投入、早见效。突出抓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推动工业技术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3.优化技改投资结构。使用好省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和重大建设项目调控资金,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加快发展,增加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的资金投入。对省里确定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新、特、优”工程项目,各金融机构要及时出台信贷指导意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早介入、早考察、早论证,争取投放一批、审核一批、储备一批。4.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强化对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的政策支持与规划指导,抓住创业板推出的机遇,推动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和科技含量高、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上市,积极支持环保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上市,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上市。因地制宜地发展境外上市。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5.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积极推动和帮助企业利用企业债、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技术改造领域。四、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与关键,围绕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升的基础上。1.完善企业创新平台。在巩固提高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围绕我省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和重点传统产业,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机构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创新平台和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对接,开展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外资研发机构的研发成果在省内进行产业化,支持外资企业应用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并进行再创新。2.突出创新重点。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促进产业振兴的重点先进技术争取项目,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开展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工业调整振兴的支撑作用。在新兴产业创新方面,重点落实好RFID(无线射频识别)、LED(半导体照明)、软件、生物技术、芯片、彩电平板显示及转型工程、海洋新兴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及零部件、核电装备、动车组及铁路运输装备、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等13个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3.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立企业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合作,根据企业需要新设置50-100个相关的工科专业,在企业建立1000个实训基地,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培训。完善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推进大学教授进企业挂职、企业人才进大学深造等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流动机遇,加强国际高水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鼓励海外人才和外资企业分流人才带项目到我省创业。大力推进“泰山学者”、“创新团队”建设,不断壮大高层次企业技术创新队伍。4.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确定的各项质量目标,保持和发展我省工业质量水平的国内领先地位。推动企业创建产品名牌和服务名牌,支持企业申报著名商标认定,加大名牌和著名商标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产业集群中鼓励建立联盟标准,开展“优质产品基地”创建活动。设立“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对在提升行业和产品质量水平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以人才为支撑的知识创新体系,完善行政与司法并行运转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5.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企业研发投入为前提,运用委托贷款、以奖代补等财政投资方式,对全省百项重点产品和百家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进
本文标题: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36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