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创新方案,解析版-大纲人教版)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宋元时期质量检测
591up有效学习()第四单元宋元时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宋太宗曾公然表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A.唐中叶至五代政局给宋太宗的启示B.宋太宗夺取帝位的方式C.安史之乱给宋太宗的经验教训D.辽与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统治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内患”,理解其内涵;二是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其原因。D与“内患”无关;C是以偏概全;B中的宋太宗应为宋太祖,且不是主要原因。答案:A2.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后,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的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解析: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故D项错误。答案:D3.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B.汉朝强化察举制,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C.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D.元朝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解析:汉朝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是刺史制度,而察举制是选官制度。答案:B4.(2010·海淀模拟)北宋科举考试与唐朝相比,有所创新之处是()①明确分为三级考试②实行糊名法密封试卷③任用高官主持考试④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91up有效学习()解析:本题的重点落在对北宋科举考试的理解上。①②在唐代没有,又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而③④在唐代就有了,是共同之处,排除。答案:A5.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解析: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正确。答案:C6.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北宋科举考试()A.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C.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控制D.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解析: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考试制度,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答案:A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增加财政收入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解析:材料表明北宋初期统治者推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答案:C8.《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所采取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591up有效学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阅读材料可知,范仲淹一方面向饥民发放粮食,另一方面建议诸佛寺大兴土木,“以工代赈”。答案:C9.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上户自足,无假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州县散常平钱(即青苗钱)实不出本,勒民出息”的现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官府强制推行官府贷款②青苗法危害了百姓的利益③青苗法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④青苗钱已成为农民的额外负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从材料中“强与之”得出①是正确的;从“实不出本,勒民出息”可知④是正确的,从而推知②是正确的;而“上户”应包括地主阶级,结合教材,推出青苗法触犯了大地主利益,可知③是错误的。答案:C10.“农民得青苗钱成色白米一石,却将来纳新小麦一石八斗七升,”“所取利近一倍。”下列叙述与此无关的是()A.主观意愿在于维护封建统治B.目的在于抑制兼并,保护农民的利益C.可以使官府府库物品商品化D.以农民利益为本,打击高利贷经营解析: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目的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所以以农民利益为本的说法错误。答案:D11.(2010·海淀模拟)下列对王安石变法中教育措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废明经诸科,设进士科B.考试内容为经义和时务策C.重新编纂太学教科书D.使学校为变法培育人才解析:本题的重点落在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措施的理解上。B、C与D项分别是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与影响,而A项应是废明经诸科,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答案:A12.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巩固了契丹在中原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C.保护了契丹传统的民族文化D.收揽了汉族人民的民心解析:本题是程度选择题。四个备选项均属于这一制度的影响,但只有B最具有深远591up有效学习()性。答案:B13.据史书记载,以牛乳、羊乳为原料制成的酥酪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西晋时南方并无出产,南宋时江南地区盛产,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宋夏和议B.北民南迁C.宋金对峙D.西晋统一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到黄河流域,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南部的广大地区。南宋时期,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迁居到长江以南,北方的酥酪也随着传到江南。答案:B14.(2010·呼和浩特模拟)“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由此可见,元朝的行中书省()①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②实际上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③确保了地方的独立性④对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影响深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表明行中书省最初是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的,而“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仿中书省建制”则说明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元政府实行行省制度,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不是确保地方的独立性,③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15.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解析: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A、B、C三项都服务于D项。答案:D16.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作中是少见的……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部著作是()591up有效学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梦溪笔谈》的意义,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时,必须抓住题干中的“笔记类著作”“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答案:A17.(2010·潍坊模拟)2010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5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A.指南针的应用B.造纸术的应用C.火药的应用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GPS定位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是准确定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指南针具有相似功能。答案:A18.右图为《朱熹像》,下列关于朱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在他的倡导下,中央政府首次设置了最高学府——太学B.他是儒学的集大成者C.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其后六七百年之久D.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朱熹的认识和评价。他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太学是在汉武帝时设立的,不是朱熹倡导的。答案:A19.朱熹在《朱子大全》中说:“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朱熹说的“理”是指()A.为人处世的道理B.儒家伦理道德规范C.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D.上天的旨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朱熹思想的理解。根据“君臣之理”“父子之理”“各有理焉”可知朱熹强调的是封建伦理道德。答案:B20.《史记》与《资治通鉴》相比,不同之处在于()A.通史体例B.没有编年纪事C.没有记载北宋历史D.记述当朝历史591up有效学习()解析:《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学著作的典型代表,前者为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中国历史;后者为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威烈王到五代时期的历史。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期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材料2:宋以后的元朝(1279~1368年)是独特的,因为它是蒙古人而非中国人的皇朝。那以前,游牧民族也时常入侵中国,但只能偶尔控制个别地区。而那时,一支蛮人的入侵队伍却首次成功地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实际上,这些蒙古人当时已侵占了欧亚大部分地区,那时的中国仅是一个东起太平洋、西至黑海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蒙古统治者,人数上较之他们千百万的中国臣民,少得可怜,而且,得不到中国贵族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身份进行统治,对中国的制度或者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没作什么让步。他们起用外国人参与行政管理,推崇趋于衰退的佛教而不提倡儒家学说,并普遍地剥削国民。因此,当他们的军事力量衰落时,其政权也就为起来造反的农民和心怀不满的士大夫所消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存在时间短暂”的秦帝国所创造的何种制度“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并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912年“帝国结构”被推翻的含义是什么?促使这种“帝国结构”结束的因素有哪些?(10分)(2)元朝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首次成功征服、统治了整个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实行行省制的原因。材料中作者认为元朝“庞大帝国”被消灭的原因有哪些?从文明史观角度看,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10分)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及元朝统治的兴衰为对比主题,考查了学生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回答,关于其被推翻,要围绕辛亥革命相关史实回答;第(2)问要围绕行省制度加以分析。答案:(1)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或者答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含义: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因素:君主专制的强化、以及列强的侵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591up有效学习()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原因:蒙古统治者人数少、得不到中原人的支持;强制中原人改变生活方式;思想上没有提倡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阶级矛盾尖锐。本质问题: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落后的文明很难征服先进的文明。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
本文标题:(创新方案,解析版-大纲人教版)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宋元时期质量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5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