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讲解:郝玉婷、董天雨制作:董天雨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方言特色地方服饰地域风貌青藏铁路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土族服饰兼有蒙古族和藏族的特点,衣服鞋帽上刺绣非常丰富。土族服饰流行于青海互助。妇女咖啡色镶边毡帽(未婚女子不戴),身穿开衩大襟蓝、黑长袍,外镶宽边短坎肩,称“砖包城”。少妇穿花袖长袍,从袖根开始分蓝(天)、白(云)、红(太阳)、绿(树木庄稼)、黄(土地)、黑(地下宝藏)等色。穿从膝部有一指宽的白条相隔、上蓝下黑的裤子(未婚女子有上蓝下红),穿绣花长统靴。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长期以来,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蒙古、撒拉等民族,利用本地的土特产品作原料,不断创造和发展自己多姿多彩的风味小吃,形成了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些小吃做法简单,食用方便,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青海方言:青海的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体系。由于历史上人口的迁徙、各民族长期相处,形成了青海汉语自己的独特风格。其语言、语法很有特点,有“主语+谓语+宾语”格式,也有“主语++宾语谓语”格式。青海方言的词汇形象生动、富有魅力,加之发音轻柔,有类关语,形成细腻、委婉、幽默、轻快的风格。人们说话时方言加普通话,又产生了一种青海的普通话“青普话”。青海方言按照可以分为:循化、化隆、民和、乐都、湟中(平安、互助)、湟源、大通(门源)、西宁等八种,其主要区别在于发音和咬字上。民族风情传统民居地方艺术宗教信仰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七十二万平方公里辽阔、神秘的高原大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汉族社火,那舞姿婆裟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润的藏族“拉伊”,那悠扬动情的蒙古族马头琴声,定会使你流连忘返。每年在羊肥马壮的夏秋时节举行的青海湖赛马会、玉树结古草原歌舞会、果洛大武的朝山会等各种草原盛会上,方圆数百里的人们身着风格质朴、色彩鲜艳的的衣饰汇集一起,尽情歌舞,十分热闹,紧张而热烈的赛马、射箭、赛牦牛,令人惊心动魄。青海农村家家户户都居住在庄廓院内,所谓庄廓院实际上是由高大的土筑围墙、厚实的大门组成的四合院。庄廓一词为青海方言,庄者村庄,俗称庄子,廓即郭,字义为城墙外围之防护墙。庄廓一词如何演绎而来,笔者不得要领。但庄廓与城郭似乎有联系。青海庄廓院看似简单土气,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性和很强的实用性。由于青海地处边远,气候高寒,长期的战乱、严酷的环境造成了它独有的风格。唐宋以来,青海战火连绵,烽烟不息。兵燹匪患长期困扰百姓。明代伊始,建城堡、设驿站、屯兵移民为国策。所以县有城池,村有堡子,户有庄廓,都是防御性很强的生活居所。青海平弦戏平弦,青海地方曲种,民间坐唱艺术。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三弦定弦格式属于民间定弦法中的“平弦”而得名。主要唱腔为“赋子”,俗称“西宁赋子”。流行于以西宁为中心的湟中、平安、湟源、大通、互助等地。唱腔属于联曲体,除“赋子”外,尚有“背宫”“杂腔”“小点”等。以杂腔曲调较多,包括离情、风阳歌、罗江怨等20多支。有《沙落雁》、《楚王宫》等10多支器乐曲牌。花儿花儿是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新疆等四省区七、八个民族中的一种民歌。她有着独特的歌词格律和音乐旋律,作品浩繁,曲调丰富,文学艺术价值很高。她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枝秀丽多姿、丰彩闪烁的“花儿”,热贡艺术热贡艺术作为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典范,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包括绘画(壁画、卷轴画即唐卡)、雕塑(泥塑、木雕、石雕)、堆绣(剪堆、刺绣)、建筑彩绘、图案、沙盘画艺术、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唐卡艺术品作为热贡艺术的精髓,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和“青藏高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黄南作为热贡艺术的原产地,现如今在所辖同仁县隆务河两岸的村落已形成了“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的创作盛况,也造就了像尖措、夏吾才让等一大批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大师。2006年,热贡艺术被列入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热贡艺术正在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藏传佛教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7世纪它传入藏族社会后,逐渐渗入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中国藏族广泛信仰的宗教,塔尔寺是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早先建造的时候只有一座银塔(大概是1560年开始修建)后来逐年扩建成今天这座占地1000亩的大寺。为喇嘛教六大寺之一,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整体寺院建筑群为藏汉结合式。“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们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柴达木”是蒙古语“盐泽”的意思,它位于青海湖西边,海拔2600-3000米,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盆地。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西宁作为青海省省会,位于青海省东,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一座有着二千余年历史的高原古城。西宁夏季凉爽,舒适宜人,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环湖赛每年7至8月在青海省举行。经国际自行车联盟批准,2004年环湖赛由2.5级升为2.HC级,已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每年比赛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支左右运动队1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总距离1000多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赛程7-10天,奖金总额20万美元。比赛线路设计以碧波浩瀚、鸟翼如云的青海湖为中心,并向周边地区延伸,沿途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旖旎迷人。
本文标题:青海文化风俗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5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