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
期末复习!一、词语1.词性(1)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例:北京、苹果、品质、前、左(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行为、发展、变化的词。例:去、可以、尊重、过去、跑(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形状、样式、状态的词。例:大、多、瘦、活泼、漂亮(4)数量词=数词+量词例:一平方米、三千克(5)语气助词例:啊、呢、吗、呀认真认读下面的词语,按词性给下面的词语归类:宽阔薄雾笼罩沸腾奔腾恢复灿烂竹竿缝隙照耀树梢静寂风平浪静白茫茫名词:动词:形容词:2.词的构成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1)AA式:姐姐、爸爸(2)AAB式:白花花,沉甸甸(3)AAB式:毛毛雨、碰碰车(4)AABB式:说说笑笑、摇摇晃晃练习:仿写练习:找规律和仿写反义词的四字词语:(1)远近闻名、黑白分明(2)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3)异口同声、里应外合、左邻右舍3.近义词和反义词整理畅优和试卷,早自习读。注意:(1)近义词从意义上去找。轻视——轻蔑(2)反义词:不能与其否定形式构成反义词。简单——不简单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长——短”都指长度。“过去——未来”都指时间。多音字形近字多义词褒义词贬义词二、句子1.句子的类型(1)陈述句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例:小明的妈妈是教师。(2)疑问句用来提出一个疑问的句子。例:这本书是你的吗?无疑而问——反问、设问反问并不是真的提出问题要求听话人来回答,而是为了加强说话的力量而采用疑问的方式。作用:加强语气,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例:你难道不会做这个题目吗?设问是有问有答。作用:引起读者兴趣,引人思考。例:学好语文一定要背书吗?一定要。(3)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劝阻等意思的句子。例:不许随地乱扔垃圾!(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例: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呀!练习:试卷49页。2.词语的关联类型常见的关联词有以下八种类型。(1)并列关系例:1.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2.21世纪最大的资源问题不是石油,而是水。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2)承接关系例:1.小狗一听到主人的声音,就摇头摆尾地跑到门边迎接主人。2.使用这台机器时,首先得接通电源,然后再按下启动键。一……就……首先……然后……(3)递进关系例:1.在百米决赛中,他不但夺得了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2.小明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词。不但……而且……不仅……还……(4)因果关系例:1.他因为睡眠不足,所以看起来脸色苍白。2.由于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以致地球上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因为……所以……由于……就……(5)选择关系例:1.这个碗是你打碎的还是妹妹打碎的?2.今天家里没人,我或者去奶奶家,或者去姥姥家。宁可……也不……是……还是……(6)转折关系例:1.弟弟虽然只有两岁半,但是已经认识好几百个字了。2.这盆花很香,可我不喜欢它。虽然……但是…………可……(7)假设关系例:1.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上体育课。2.即使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如果……就……即使……也……(8)条件关系例:1.无论刮风下雨,哥哥都会坚持背她去上学。2.除非你写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无论……都……只有……才……练习:我会填关联词。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假如……就……1.()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告诉你们。2.他们()只做了一件小事,()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好处啊!3.()我给病人治好了病,使他们恢复了健康,()我感到很幸福。试卷51页假如就虽然但是因为所以3.造句(1)给词造句例:请用“可爱”一词造句。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2)照例句仿写例:翠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似的。村子前的小山包,远远望去像一个绿色的大绒球似的。练习:1.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那时候没有桌椅,没有黑板,也没有教科书,可大家的学习热情仍旧高涨。2.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3.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学校很美,仿佛不是校园,而是大花园。练习:试卷50页4.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例:太阳升起。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5.火车驶过站台。一列火车缓缓地驶过新建的站台。6.阳光抚摸着大地。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辽阔的大地。练习:1.沙滩上有贝壳。金色的沙滩上有五颜六色的贝壳。2.哥哥是学生。乐于助人的哥哥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3.妈妈买衣服。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买衣服。4.我看书。放学后,我去图书馆看书。5.缩句缩句和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在小学中,缩句时一种常见的语文基础题。缩句,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句式如下:1()的+名词或代词+〔〕地+动词+()的+名词或代词2()的+名词或代词+动词+得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在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缩句时,保留间接宾语。例:黄老师给我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黄老师给我苹果。在缩句中,我们不应硬套方法进行缩句,而要在理解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合情合理进行缩句。例: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若不细心理解句子原意的话,就可能会缩成“小演员滑倒”,而原句的意思是“差点儿”滑倒,并没有真的“滑倒”。在这里,“差点儿”虽是修饰成分,但不能去掉,因此,例句的正确缩句应是:小演员差点儿滑倒。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和,吗,呢,呀”等语气词要保留。“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扩句练习1.我们走过来。2.远方有一条彩虹。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4.列车奔驰。5.小蜜蜂飞来飞去。6.浪花跳跃。7.黑熊表演节目。8.鲜花盛开了。9.小华做操。10.星星眨眼。缩句练习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6.句式的转化(1)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例:1.我叠好了被子。我把被子叠好了。被子被我叠好了。2.我们克服了困难。我们把困难克服了。困难被我们克服了。(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例:1.雨水把小亮的衣服淋湿了。小亮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2.小树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狂风把小树吹得东倒西歪。“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关键是互换主语(即动作发出者)和宾语(即动作接受者)的位置,同事互换“把”字和“被”字。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二、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3)把直接叙述改成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直接描述出来,叫直接叙述。例: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我不安心。”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叫间接叙述。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她不安心。技巧:1.改标点符号,将冒号改成逗号。2.去掉双引号。3.改换人称,将“你”“我”“我们”等改成“他(她)”或者“他(她)们”4.冒号前面的部分不能改变。(一)从“向谁转述”来分析有大致2种情况:1.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4.没有代词的情况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练习: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改为: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改为: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改为: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6.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改为: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7.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改为: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8.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改为: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4)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1.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例: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6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