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物理发展史专题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5.牛顿在总结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将其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写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8.“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天体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胡克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10.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11.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电磁学: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2.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23.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5.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6.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8.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磁场概念,并提出用磁感线来描绘磁场。9.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安培力)的方向。10.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1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12.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13.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1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16.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热学(选修3-3同学掌握部分)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2.19世纪中期,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3.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4.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3原子物理(选修3-5同学掌握部分)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3.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5.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6.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7.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8.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9.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10.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11.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12.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13.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14.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15.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16.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7.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8.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19.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4专题训练1.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物理学规律的发现,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B.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开普勒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的是()A.伽利略证明了轻物和重物下落的速度不受其重力大小的影响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3.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用理想实验证实了这种观点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法拉第探究了用磁场获取电流的方法,并取得了成功D.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4.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人了困境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一楞次定律5.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D.库仑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6.下列有关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5原因”论段B.库仑得出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C.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得出电磁感应定律7.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的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伽利略由斜面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落体运动规律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C.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安培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8.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笛卡尔总结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B.伽利略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C.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11.下列有关物理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为19106.1CB.法拉第引入电场线来形象地描述电场6C.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D.楞次总结出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判定法则12.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13.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笛卡儿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使自己沿曲线运动,或直线上运动。B.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C.伽利略通过比萨斜
本文标题:物理发展史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7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