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生理心理学-1到13章PPT
1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Psychology目的理解、解释人类心理¾理解人类意识理解人类意识:生理学途径什么是意识:就人类的心理内容而言,意识指觉知并可以告诉他人的事实生理学途径:裂脑手术;现代影像技术理解人类意识:裂脑手术理解人类意识:现代影像技术:GROVESALTYAB意识到单词没有意识到单词后者引发了更广泛更强烈的脑活动29ms生理心理学的本质研究目标利用生理学(还原)技术和心理学(概化)技术来解释心理现象及行为。还原(reduction):用现象背后更基本的过程描述现象,生理学常用这种科学解释方法概化(generalization):基于许多相似现象的观察得出一般结论,心理学常用这种科学解释方法2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古希腊时代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人类应当知道,因为有了脑,我们才有了欢乐、欢笑和运动,才有了悲痛、哀伤、绝望和无尽的忧思;因为有了脑,我们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拥有了智慧,获得了知识;我们才看得见、听得到;我们才懂得了美与丑、善与恶;我们才会感受到甜美与无味……同样,因为有了脑,我们才会发狂和神志昏迷……我们之所以会经受这些折磨,是因为脑有了病恙……由于这样一些原因,我认为,脑在一个人的机体中行使了至高无上的权利——Hippocrates,OntheSacredDisease罗马帝国时代代表人物:盖仑Galen解剖生理的贡献脑室的发现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17世纪代表人物:笛卡儿RDescartes心脑关系的液压模型眼睛-——脑心灵(松果体)——神经——肌肉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LuigiGalvani:电刺激青蛙的神经——肌肉收缩神经电缆论:脊神经19世纪:穆勒Muller提出专化神经能量学说专化神经能量学说(Doctrineofspecificnerveenergy):缪勒认为由于所有神经纤维承载相同类型的讯息,特定类型的感知觉信息一定是通过激活特定神经纤维来传递的。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PierreFlourens:实验性切除,动物实验脑损伤——行为改变:大脑和小脑功能区别大脑的各部分均等地参与了所有的脑功能FranzJosephGall:颅相学,脑功能定位论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谁对谁错?1861,布洛卡PBroca:发现布洛卡区观察中风损伤的病人行为改变——脑损伤弗里奇GFritsch和希齐希EHitzig:发现初级运动皮层脑刺激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3冯特WWundt:《生理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ofphysiologicalpsychology》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首次运用系统实验法研究人类意识“我们的心理学在分析意识过程之时,要尽量利用近代生理学所贡献的工具”1879年,心理学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渊源自然选择和演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则:具有生存优势的遗传特质在群体中变得更普遍的过程进化功能主义解释行为及心理现象的生物学机制从生理角度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从进化的角度从功能、意义的角度行为的生物学解释人种的演化脑的演化脑的演化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什么?4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前提:生物进化研究内容:感知觉;运动;动机行为:情绪,饮食,觉醒与睡眠,生殖行为;学习记忆;常见疾病动物研究的伦理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实际和潜在的利益动物研究必须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GuidefortheCareandUseofLaboratoryAnimals(NIHPublicationsNo.80-23)revised1996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3R原则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Refinement(优化)参考书籍:《生理心理学》沈政编著,2007《神经科学:探索脑》王建军主译,2004《生物心理学》(影印版),卡拉特著,20081《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第2章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髓鞘/朗飞氏结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突触:化学突触/电突触神经递质/神经调质促代谢型受体和促离子型受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可塑性《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NerveCellsNerveCellsNeuronsNeuroglia无轴突神经元无轴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许旺氏细胞许旺氏细胞2《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元•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Cellbody和所有的突起(轴突Axon和树突Dentrites)•神经系统的解剖单位和功能单位•一类可接受刺激、产生和扩布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的高度分化细胞《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NerveCellsNerveCellsNeuronsNeuroglia无轴突神经元无轴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许旺氏细胞许旺氏细胞《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Neuron单个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分型胶质细胞Glia,Neurogliocyte数目是神经元的6-10倍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修复、保护的作用,不能传导兴奋构成髓鞘,对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增殖《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3《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髓鞘/朗飞氏结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突触:化学突触/电突触神经递质/神经调质促代谢型受体和促离子型受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可塑性《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偏离静息电位的任何负向电位去极化depolarization偏离静息电位的任何正向电位《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当刺激达到兴奋阈限(thresholdofexcitation)《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扩散压静电压《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元膜上离子流动的途径4《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外钠内钾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高对钠离子通透性低《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静息电位值约等于钾平衡电位的值NopotentialdifferenceVm=0mVThediffusionalforce=TheelectricalforceVm=-70mV20:1当离子移动所产生的电位差和离子移动所造成的浓度势能差平衡时,不再有离子的净移动,这时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离子的平衡电位电化学二力平衡——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动作电位“全或无”法则:阈下刺激不能产生动作电位,阈上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的大小而变化。频率法则:刺激变化的信息是通过轴突的激发频率(即动作电位频率)来表达的,高强度刺激引发高频率的动作电位。《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超极化:钾离子外流,氯离子内流去极化:钠离子内流《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有髓纤维上跳跃式传导:朗飞结NodeofRanvier的功能5《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跳跃传导salutatoryconduction:髓鞘包裹着的神经元只有在裸露的朗飞氏结才能与细胞外液接触。轴突把动作电位从一个朗飞氏结传导至另一个朗飞氏结。在每个新的朗飞氏结都有动作电位被重新激活。这种跳跃式的传导被称为跳跃传导。《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髓鞘/朗飞氏结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突触:化学突触/电突触神经递质/神经调质促代谢型受体和促离子型受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可塑性《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突触类型:树-树;轴-树;轴-体;轴-突触轴-轴传递形式:电突触/化学突触《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突触结构及突触间信息传递过程《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递质:1、在神经元中合成或传递;2、经自发或电刺激后释放可在靶细胞上产生效应;3、该物质在靶细胞上的效应可以在可以在实验室中获得;4、该物质释放后能被及时的清理或重摄。6《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促代谢性受体促离子型受体受体的激活(参考定义见参考教材第41页)《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终扣释放的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突触后膜抑制性超极化;钾离子外流,氯离子内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终扣释放的神经递质释放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性去极化;钠镁等阳离子内流《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功能: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由突触后受体性质决定突触传递特点单向传递突触延搁神经整合:时间和空间上总合兴奋和抑制作用对药物敏感突触后电位的功能《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Fig.8Return时间总和:对不同时刻产时间总和:对不同时刻产生的生的pspspsps的总和成为时间的总和成为时间总和总和空间总和:到达神经元不空间总和:到达神经元不同部位电位的总和成为空同部位电位的总和成为空间总和间总和《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树突的性质和突触的位置是影响突触整合的重要因素胞体部位的突触通常为抑制性位于树突棘的突触往往为兴奋性位于轴突的突触通常为调制性:突触前兴奋或突触前抑制Fig.101《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第3章神经系统结构《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神经系统的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CNS)–外周神经系统(PNS)•脑结构:–大脑:端脑–间脑(丘脑和下丘脑)–脑干–小脑前脑中脑后脑末脑中脑脑桥延髓《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受骨骼和被膜的保护,被膜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蛛网膜的脉管系统中含有一种液体,叫作脑脊液,它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脊髓全长分5部分:脊髓颈部、脊髓胸部、脊髓腰部、脊髓骶部和脊髓尾部;每一部分皆支配身体某一特定区域的肌肉和器官。《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脑室系统2《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延髓又被称为“生命中枢”,直接接受从外周神经系统传来的感觉信息。头部、颈部、胸部和上腹部的特定肌肉发送命令信号脑桥恰似一座桥梁,在高级脑区和延髓、脊髓之间具有传送信息的作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且易受酒精的影响,酒精能够损害它的功能中脑主要包括上丘、下丘和网状结构,被盖、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和黑质。上丘是视觉的皮质下中枢;而下丘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经中脑从后脑延伸至前脑的网状结构,在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丘脑是传导中继站,可以将信息传递到大脑,或者将大脑的信息传导到外周。下丘脑参与脑垂体活动以及动机性行为的调节过程,如睡眠、饮食和饮水。端脑包括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生理心理学》武汉大学心理系由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及其深面的海马、齿状回、颞极(1-7)和脑岛前部构成,呈“C”字形环绕在胼胝体周围,其功能与控制调节内脏活动有关。【边缘皮层边缘皮层】由边缘叶+与内脏活动有关的皮质下核团构成,如下丘脑、丘脑、杏仁体、中脑被盖部分结构(8-11)、隔核。【边缘系统边
本文标题:生理心理学-1到13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9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