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浅谈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浅谈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就业社会化,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部队退伍军人、退休党员等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导致社区党员人数增多、覆盖面广、流动性大,使党员教育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而正确分析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不断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调动社区党员队伍中蕴藏着的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新时期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社区党组织而言已势在必行。一、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困难1、社区党员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许多变化,思想上的矛盾也日趋错综复杂:一是“生活方式多样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曼延,使得这部分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失去信心,理想信念产生动摇;二是“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不同组织中的党员的思想普遍存在差异;三是“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给处于流动、分散状态,并且思想不一的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2、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空白点。近年来,新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涌入社区,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出现了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由社区党组织通过阵地化管理。3、党员队伍构成发生变化。社区管理的离退休党员、失业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和流动党员等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党员管理上出现了“四难”现象,成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4、社区党员的先进性不明显。作为共产党员不只是社区党组织教育和管理的目标,更应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的主力军。然而很大部分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在社区工作和生活不能起到表率作用,有的对社区工作漠不关心,有的对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敬而远之,推倭了事等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严重损害了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造成的影响极坏,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阻力。5、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不能适应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增加、难度加大,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对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二、加强对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社区党建的重要性和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社区党组织必须结合社区发展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抓班子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支部作为最基层组织,要表现出党的先进性和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社区党支部的硬环境建设。解决部分党支部无办公场地、无活动经费、支部书记无报酬的现象。二是配齐配强支部班子。社区党工委必须选好社区党支部书记,将工作能力较强,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热心于党的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支部班子中,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对班子的培训和管理。一方面是鼓励班子成员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加强政治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引导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的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强化和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水平和作用。2、抓制度管理,营造浓厚氛围。制度建设是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健全了社区领导包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建工作联系点、“三会一课”学习制度等基础上,重点加强四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为失业困难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投身社区建设;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把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及时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局面;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表彰活动,提高党员参与率,用典型教育引导人。四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通过利用板报、宣传栏、报刊等一些社区喜闻乐见的媒介,广泛开展党建知识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教育搞得生动活泼,做到入情、入理、入脑,提升社区党员党性修养,营造党员教育浓厚氛围。3、抓设施建设,注重义务奉献。建立社区党员教育活动室。落实社区党员教育活动室党建服务站、民情服务站、文化教育服务站、劳动就业服务站、医疗卫生服务站及司法警务室“五站一室”的建立。以服务为主线,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重点,开展“共驻共建”、“党员志愿服务日”、“党员包片责任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奉献精神强的党员群众,用其所长,参与其中,激发广大党员奉献热情,寓教育管理于各项激励性活动之中,使党员在活动中受熏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焕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向高层次发展。4、抓创新管理,实行党员分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多,社区内党员结构呈现复杂性,给党组织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目前的状况,社区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对象除班子党员外,主要有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和流动下岗等特殊群体党员。针对各类党员的不同特点,社区党组织应以社区大党建为着眼点,分类别分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一是离退休党员“简易”管理,这部分党员在社区在册党员中占很大的比重。但由于这部党员的构成比较复杂、思想水平、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加之年老体弱,活动不便,因而社区党组织主要应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要求,依据他们的所想、所盼、所需进行教育管理。二是在职党员“双重”管理。主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发挥其职业特长,让他们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逐步完善楼道党员公示制度、在职党员登记制度,党员志愿者制度等等,实现在职党员单位和社区的双重管理,从而引导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对于辖区内的下岗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应加强与工商部门及辖区内单位的联系,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系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5、抓活动载体,创新服务内容。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党员的教育管理应以社区建设与管理为中心,以地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一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实践活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的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与整治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党组织应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各类党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从而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建和谐社区、法制社区、文明社区等活动中的突击队作用;二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日常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走在前头,始终成为居民群众的旗帜和榜样,使党员在社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治理、民事调整等日常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组织党员为民办实事。可以组织一些有特长的党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社区居民搬家、疏通下水道、房屋修理等。另外可以通过举办“党员奉献日”、“科普宣传周”、“爱心奉献月”等活动,积极扶贫帮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本文标题:浅谈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0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