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佛山一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BS08标)
-1-支援南线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北滘至乐从公路主干线工程是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佛山市南海地区的路网结构和完善佛山市城际快速干线公路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佛山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编制依据1、《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佛山市北滘至乐从公路主干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标);3、国家及交通部现行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管理手册》、《整合型体系程序文件》;5、现场勘察及实地调查资料。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1、工程说明北滘至乐从公路主干线工程起点位于狮山大道与桂丹路交点北-2-侧,与乐从至狮山公路主干线终点相接,路线基本为南北方向。工程起点至321国道约3.8公里的长度内,路线与现状狮山大道走向基本一致,沿途经过塘头村、白边村、狮山街道办事处及尚贤村,与工业区现状路、博爱路、321国道、广三高速公路相交。跨过广三高速公路后,路线经山丘顶后在朗下村与黄洞径水库之间穿过,大学城依山傍水,坐落在道路东侧。路线向北与规划的桃园路相交,经过黄洞村东侧,在东村与现状官华公路相交,向北约700m为规划的虹岭路。经过新屋村、大榄二村,在丁东新村桩号为K12+725路线折向东,进入规划“横二”线位后,路线基本为东西向布置。经过佛山特殊钢有限公司后,路线分别与相距约1公里的现状官抱线、规划大学城北路相交。路线经过亨美村、谭村,在永安村与永安大道相交。路线在莲塘村、大塘村之间穿过后,与里官路、桂和公路相交。路线继续向东,经麻奢村后,进入和顺镇,经过孔村,在宏岗村、白岗村之间穿过,并在村边与里和公路相交。路线终点与和顺~北窖公路主干线起点处相接,本项目路线主线全长26.996Km。2、施工合同段的桩号及主要内容BS08标段的施工桩号为K0+000~K11+400,主要工程内容为路面基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路缘石铺设、路面排水工程等。二、主要技术指标1、主路技术标准-3-2、路面结构层的形式(1)一般主路路面结构沥青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沥青中面层: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沥青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基层:18cm+18cm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4%水泥稳定碎石总厚度为74cm(2)主路补强路面结构在狮山大道K1+000~K3+800段采用如下路面结构:沥青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沥青中面层: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沥青下面层:10cm粗粒式沥青碎石(ABT-30);基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计算行车速度Km/h1002行车道宽度m4*3.753中央分隔带宽度m34左侧路缘带宽度m0.755硬路肩m3.006土路肩m0.757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8设计年限年沥青混凝土15年9标准轴载BZZ-10010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载次1.81×10711沥青砼路面设计弯沉mm0.18112自然区划IV7区-4-(3)连接道路面结构沥青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沥青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基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8cm4%水泥稳定碎石垫层:15cm未筛分碎石(4)人行道路面结构6cm彩色步道砖2cm水泥砂浆20cm6%水泥稳定石屑基层(5)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大中小桥沥青铺装: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防水粘结层三、地形、地质与气候气象、水文条件1.地形和地质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地形以平原区为主,地势平坦,主要地貌类型为海冲积相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南部为平原区,海拔高度一般1.60m~3.80m,水网密集,沟渠纵横,鱼塘密布。北部为底丘陵区,地形有起伏,山峰海拔高度20m~30m,植被茂盛。沿线村镇密布,工业、养殖业、种植业发达,城市化进程-5-快,交通路网发达。沿线地质主要为海冲积相平原,东线、南线和西线沿线在地表层0.9~3.2m厚的填筑土下广泛分布一层软土,软土层为滨海相沉积物,土质呈灰、深灰、会黑色,流塑~软塑状,软土厚度大多在2.5~19m,含水量多在25%~50%,孔隙比大多在1~1.5之间;北线为低山丘陵区,丘陵之间的洼地大多存在软土层。本标段处于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的北部。2.水文与气候气象(1)、水文沿线区域河网极为发育,属珠江水系下的北江水系,南海海潮对区内河水有顶托作用,受径流和潮流的作用,区内小型排灌渠较多,为防止洪涝灾害,修建了众多的堤围和水闸,纵横交错、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侏罗系红层裂隙水,水量较丰富。根据取水试样结果,本区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2)、气候气象沿线所处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在2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0℃,极端最高气温38.7℃;年无霜期大于340天。年平均降雨量1638毫米,最大降雨量可达2000mm,年内暴雨较集中的时间为5~9月,平均每月有一次暴雨发生。第三章施工的总体平面布置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我公司将在主线K5+903路基附近设置沥青混-6-凝土拌和站及其堆料场、各种施工机械停放场及油库房,以及设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搅拌二站;在广三互通(K4+100)附近设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搅拌一站;在广三互通(K4+800)附近设路缘石、路面排水施工班组。3.1驻地建设内容:3.1.1施工、生活用水、用电的方案3.1.1.1供水:施工用水将抽取当地丰富的地下水源或直接采用自来水。生活用水驳接当地自来水。3.1.1.2供电:向当地电力部门联系生产和生活用电,将变压器接到驻地上。为确保生产、生活用电,自备发电机组,包括沥青搅拌站和稳定土搅拌站配备1套800kw发电机组,3套80kw发电机组备用。3.1.2通讯:项目经理部、各个施工班组均安装国内长途直拨电话或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保持与外界沟通。各施工现场用无线对讲机或移动电话进行联络。3.1.3计算机系统配置:为了配合佛山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工程建设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我公司将配备专门的计算机应用人员及与业主计算机系统相适应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配置,确保承建各方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3.1.4项目经理部驻地建设包括:在主线K5+903附近搭建足够数量临时工棚作为项目部主要生活办公用地,设置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厨房、浴室、厕所以及沥青辅助班组等;另外在沥青拌和-7-站、水泥拌和站内或附近设置试验室、保安岗、发电机及抽水机房、各种材料仓库、停车棚、检修棚、油库等。3.1.5施工设施包括:沥青拌和站、水泥稳定土拌和站、沥青贮存罐、贮水池、料场、细料防雨棚、停车场、地磅、通信设施、照明等。3.1.6消防设施3.1.6.1办公、宿舍、仓库、搅拌场地等均按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设施和器具。3.2施工总平面布置本合同段路线走向基本与多条公路干线交叉、平行,并有多个施工便道进入施工路段,考虑到本项目工期紧、工作量大,施工前必须有计划进行大量的施工材料的备料工作。根据沿线工地考察,位于主线右侧的(K5+903左右)桃园西路边上有平整好的工业用地,因此,拟在该工业用地内布置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计划租地80~100亩,用于驻地建设。主要包括驻地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两座沥青拌和站,一座产量为500t/h稳定层拌和站(厂拌2站),和大量的储料场。另外在主线左侧广三互通(K4+100附近)设置一座产量为500t/h稳定土拌和站(厂拌1站),该处位于321国道旁边,交通便利;在广三互通(K4+800)附近设路缘石、路面排水施工班组。具体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和项目经理部平面布置图见下图。-8--9--10-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时下道工序都必须在上道工序交验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在每一个分项工程开工前都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准备工作。一、各分项工程的总体施工顺序施工准备→路基验收、修整→横向排水管、横向预埋管道施工→垫层施工→底基层施工(养生7d期内保持顶面湿润并封闭交通)→下基层施工(养生7d期内保持顶面湿润并封闭交通)→上基层施工(碾压完成24小时后施工透层沥青,养生7d)→中央分隔带纵向盲沟施工→安装中央分隔带路缘石→施工中央分隔带内封闭层(铺防渗土工布,土工布要和纵向盲沟土工布搭接并用钉连接。)→中央分隔带填土及土路肩加固→中央分隔带和土路肩绿化→清扫基层顶面施工沥青下封层→施工沥青下面层→清扫沥青下面层,洒粘层油→沥青中面层施工→清扫沥青中面层,洒粘层油→沥青抗滑表层施工→全线路容清理→工程交验二、碎石垫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施工1、试验段准备(1)根据试验段确定施工工艺和各项参数来指导碎石垫层和底基层的大面积开工。路槽交验后,对连接道路段进行整修准备施工垫层。(2)试验段先按1.25、1.30、1.35松铺系数控制标高,通过试验段检测统计数据确定松铺系数。(3)底基层用碎石材料需进行筛分试验,最大粒径不超过4cm,小于0.075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0%。(4)开工前先对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贯彻加-11-强“质量就是第一生命线”的质量意识。(5)底基层可采用不同集料混合而成,这时应做配比试验确定不同材料用量比例,并通过击实试验测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为施工提供控制压实度依据。底基层还要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用量关系确定底基层的水泥剂量,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水泥剂量不宜过高,以减少底基层开裂。2、施工工艺碎石垫层采用未筛分碎石,底基层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自卸运输车进行混和料运输,采用铲车配合平地机或推土机配合平地机作业摊铺和人工拉对角线进行精平,采用自重18吨(2台)和14吨(1台)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的机械化施工方案。(1)测量挂线Ⅰ下承层验收合格后,应复测和补测中桩以及边桩的挂线桩,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挂线桩的设置间距直线段为10m,在变坡和弯道及超高缓和段加密为5m。底基层施工前,应把所有的横向排水管和预埋管道施工完毕后,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并用大吨位压路机静压两遍,底基层施工时,要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Ⅱ按试验段得到的松铺系数进行标高控制.(2)垫层和底基层摊铺和碾压Ⅰ由运料车将合格的混合料运送到摊铺现场,并均匀分堆卸在处理好的路基上。(设有专人指挥,按一定距离卸料.)Ⅱ混合料在运输过程及平整过程将造成离析,在施工现场设-12-专人对离析部分再用机械或人工充分拌和均匀。Ⅲ按松铺厚度用铲车或推土机将混合料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Ⅳ测量人员在平地机精平后的情况,进行高程和横坡跟踪测量。并由试验人员检测含水量。Ⅴ当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压路机进行全幅内进行静压,直线段由边侧向中间碾压,超高段由低侧压向高侧。每次碾压要求重轮重叠半轮,重轮碾压完全幅即为一遍。Ⅵ初压先用低吨位压路机碾压一遍,复压用18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实遍数为三遍,终压采用低吨位压路机碾压两遍,具体按试验段结果定。碾压时,力求避免每碾压一遍中的多次重复,以做到碾压均匀强度一致,且碾压时,压路机应缓起慢行,稳停,走向直,速度要均匀,碾压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头两遍以采用一档(1.5~1.7Km/h)为宜,以后可用二挡(2.0~2.5Km/h)进行。Ⅶ质检员在终压完以后及时用灌砂法测定其压实度,检查几何尺寸,以及时指导施工。Ⅷ底基层终压结束后及时进行交通管制。采用薄膜覆盖养生,整个养生期(7天)内,严禁车辆通行。Ⅸ垫层接缝处理:两段作业衔接处,第一段留下5~8m不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碾压。第二段开工时,要将前段未碾压部分洒水达到最佳含水量。Ⅹ底基层接缝处理:在摊铺混和料过程中,如因故中断时间-13-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用人工将末端混和料弄整齐,紧靠混和料放两条方木,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
本文标题:佛山一环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BS08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0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