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复习提问•宽容的重要性p103•1、对他人•2、对自己•3、对社会第九课第二节学习目标•1、通过情景设置,能够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2、通过阅读感悟,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提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与人为善的交往品德。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在下雨天你不喜欢公交车座位上有水,那请你也不要把湿雨伞放在座位上;•如果你不喜欢_____________,那请你也不要______________;责人之心责己,恕人之心恕己。——《增广贤文》任何事情,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圣经》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道德,而“己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能强加于人吗?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生活上经常帮助他。而小乔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也从不打扫宿舍的卫生,还经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大声说话。久而久之,同学渐渐疏远了她,不愿与她交往了。•(1)同学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小乔应该怎样做才能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呢?•含义: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要求: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如何学会换位思考呢?•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分账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而不是贪心;•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而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无能;•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走,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念老母,而不是怕死;•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兵败被杀,别的臣子都自杀殉主了,管仲却宁可躲进囚笼受辱,鲍叔牙说他不是无耻偷生,而是忍辱负重以成就宏图大略。历史故事—管鲍之交“管鲍之交”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学会谅解他人。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换位思考法则1:学会谅解他人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谅解的?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放学路上,小蓉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1、你认为这时失主会怎么想?2、假如你的钱包丢了,你会希望别人怎么做?•换位思考法则2:学会将心比心“将心比心”的含义:以自己的心理推知他人的心理,设想自己在他人的处境中会有什么感受。(1)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2)将心比心就是宽容理解(3)将心比心就是不伤害别人疑邻盗斧•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他看看那孩子走路的动作,鬼鬼祟祟;瞧瞧那孩子脸上的表情,慌慌张张;听听那孩子说话的样子,吞吞吐吐。总之,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没有一点不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久,这个人在山沟里挖地的时候,找到他丢失的那把斧头。他再见到邻家的孩子时,看到孩子的动作神态,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头的了。挑剔的眼光——获得讥笑、不满、愤怒和误解;欣赏的眼光——获得尊重、信任、感激和理解。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是美好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他们是可爱的;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拥有快乐,拥有朋友!
本文标题: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1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