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十个要素1、职责和资源(人员)2、文件和记录(文件)3、采购和进货检验(采购和入库检验)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过程控制)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出厂检验)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检测设备)7、不合格品的控制(不良品处控制)8、内部质量审核(PDCA审核)9、认证产品一致性(产品的一致性)10、包装、搬运和储存(成品出厂)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一、职责和资源•1.1职责•a)负责建立满足本公司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实施和保持。(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产品一致性)•c)建立文件化的管理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认证标志管理)•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产品不合格品控制和变更工作)•注: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包括:质量负责人、设计人员、采购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计量管理人员、内审员、操作人员、设备人员、仓库人员、总经理。除传达室和财务人员,其他都相关。•1.2资源•1、对工厂资源的总要求,包括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人力资源和工作环境等。(人是关键,任何设备都需要人员操作,人员素质为首)•2、明确规定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通常是最低配置要求,工厂应满足《实施规则》的要求。(满足生产所需设备)•3、生产和检验设备的性能、精度、运行状况等应满足生产和检验的要求,数量配置应满足正常批量生产的需要。(例行检查要求)•4、工厂应建立人员档案,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应有能力胜任其工作,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具备相应资格方可上岗。•5、环境是指保证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涉及生产、检验、试验、存储等环节。(如防潮、防尘、防锈、防碰等)•6、工厂应根据内、外变化,重新确定和调整资源,以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如认证要求、产品标准、顾客需求、与质量有关人员、生产设施、工作环境、自身发展等变化)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二、文件和记录•2.1规定工厂应建立并保持的文件:•(1)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2)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控制程序;•(3)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4)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5)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7)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8)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9)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0)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11)不合格控制程序;•(12)内部质量审核程序;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二、文件和记录•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得到授权的人的批准)•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控制清单、修订一览表、文件上标识等)•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有效性)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二、文件和记录•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有保存期。•1、标识:可采用颜色、编号、记录的内容和时间等方式。•2、储存:储存质量记录的场所、设施及环境条件应适宜。•3、保管:质量记录的防护和管理(归档、编目、查阅)便于检索、查阅,防止损坏或丢失。•4、保存期限:到少保有存两次工厂检查时间,即24个月。•5、处理:记录超过保存期的处理方法(如销毁、延长保存期限等)•6、质量记录的填写、复制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不随意涂改。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二、文件和记录•7、质量能力要求明确规定应保存的质量记录包括:•(1)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记录:•(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定期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格证和有关检验数据:•(3)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4)检验和试验设备定期校准或检定记录:•(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的记录及运行检查不合格采取措施的记录:•(6)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7)内部质量审核的记录,包括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记录:•(8)顾客投诉及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三、采购和进货检验•3.1供应商的控制•1、关键元器件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EMC、健康、环保相关的产品特性、主要质量特性等有重要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2、工厂对这些供应商的选择的选择、评定和日常和管理进行控制。•3、确定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准则因素;•1)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历史业绩:•2)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3)供应商的交付能力:•4)行业的地位:•5)满足法律法规的情况等:•4、评定方式:样品检测、现场审核、书面调查、历史数据分析、了解同行的评价和供应的信誉等:•5、根据关键元器件材料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对供应商提出相应的要求,采用适当的评定方式。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三、采购和进货检验•3.1供应商的控制•6、对供应商日常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其提供的关键件持续稳定地满足规定的要求:内容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重新评价,资源条件、质量保证能力、所提供关键件等发生变化时的处理,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处理,供货业绩统计分析。•7、供应商的选择、评定记录:如合格供方名录、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记录、样品测试报告等。对供应商的日常管理记录:如供货业续记录、重新评价记录、提供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处理记录、包括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三、采购和进货检验•3.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和验证•1、关键件的检验:根据工厂自身的检测能力确定检验方法、项目。•2、检验程序:抽样和判定、检验项目、技术和质量要求、仪器设备、记录等要求。•3、要求供应商定期或逐批提供检验报告、检验数据或类似合格证明。•4、定期确认检验程序:检验项目和频次按《实施规则》规定。•5、定期确认检验规程:检验依据、时机、频次、项目、方法、检验员、检验记录或报告的要求、提交方式等。•6、检验方式:可以由工厂检查、供应商或第三方实验室完成。•7、检验记录或报告应能表明规定要求,并有授权人签字确认。•8、如采购是获得CCC认证等,只要是有效期,可作为定期确认检验证明,同时在认监委、认证机构确认有关认证证书。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1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没有文件规定用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1、是指对产品的认证特性起关键作用的生产工序,安全、健康、环境。•2、识别关键生产工序,按规定可挂牌、工艺文件上做标识。•3、操作者能力指经证实应用知识本领和实际操作技能: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4、工艺作业指导书是详细指导操作者进行加工、装配和对工序实施监控记录文件。内容:步骤、方法、参数、质量要求、必要时还需记录。•5、是否需要制定作业指导书:与工序的设备能力、工艺技术水平、操作人员的能力、作业活动的复杂程度有关。应根据《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工艺作业指导书。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要求。•1、要求的环境条件是指可能影响认证产品质量的生产环境因素,如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振动、静电、洁净度、腐蚀情况,并确定生产所需的环境条件。•2、在识别和确认的基础上,工厂应提供并管理相应的设施或措施,确保有环境要求的场所持续满足规定要求。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3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1、是否可行,根据行业特点具体分析:如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行业内的惯例、投入成本的经济性等。•2、重点监控:•1)、对过程的结果不能或难以通过后续的检验、试验加以验证,产品使用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2)、对最终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有重大的影响过程。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3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3、过程参数是指产品形成过程中,为使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使用的一组量值:如温度、电流、功率等。在过程中需要监测和控制这些特性。•4、监控:•1)、过程参数或产品特性偏离要求会导致产品不合格时的控制措施。•2)、当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由特定的软件进行监控时,应有确保软件正确使用的措施或规定,防止软件的非预期使用。•5、过程监控的记录,包括监控结果偏离要求时所采取措施的记录。必需保存3年。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4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1)、用于生产认证产品的生产设备都应进行维护和保养。•2)、设备维护保养可分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维持设备精度性能进行检查、清扫、润滑、紧固、调整、更换易损件等工作)•3)、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有效性的表现是保证设备能满足产品加工、装配的工艺要求,不要求设备达到原有出厂精度要求。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四、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4.5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件与认证样品一致。•1、检验指过程工序检验,也叫过程检验。•2、工厂可根据认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的特点,在适当阶段设置检验点,实施工序检验。检验要求包括检验项目、方法、放行准则等内容。•3、有要求时,检验应形成记录,以证明实施了规定的检验、产品(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五、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1、例行检验:1)、目的:剔除生产过程中由于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2)、检验点:生产最终阶段(出厂测试)。3)、频次:100%检验。4)、项目:不少于,《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的规定。5)、性质:非破坏性试验6)、方法:不要求一定采用标准规定型式试验条件和方法,可采用经验验证的等效方法或行业通用方法。7)、实施:由工厂策划并实施。8)、其他:除进行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例行检验后,不再进一步加工。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五、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2、确认检验:1)、目的:提供认证产品持续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证据。2)、检验者:工厂或具备能力的机构。3)、频次:不低于认证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的规定。1次/年4)、项目:不少于认证实施规则或其补充件的规定。5)、性质:质量保证措施的一部分。6)、方法:按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和方法。7)、实施:由工厂策划并组织实施。(可委托具备能力机构)8)、其他:应按标准要求随机抽样。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五、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3、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的内容通常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频次、检验点、判定等内容。检验要求不得低于实施规则或其补充的要求。4、电磁兼容检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5、认证机构承认任何形式的符合产品实施规则中确认检验的要求,并在有效期范围内的检要测报告。6、要求有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记录或报告。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六、检验试验仪器设备1、控制对象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仪器设备、量具。2、检测设备能力:功能、准确性、量程、容量等,满足批量生产时检验试验要求。3、检验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应规定使用步骤用方法等。4、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如法律法规、资格证书、工作经验、经考核、评价合格)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六、检验试验仪器设备6.1校准和检定1)、合理规定检验主试验设备的校准、检定周期。2)、选有资质的检定机构。3)、不能溯源至测量基准的设备,可自制定自校规程、自行实施校准,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财期。可采用对比、验证方法。4)、检检试验设备校准状态的识别,合格、准用、(限用)停用、封存等。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理解六、检验试验仪器设备6.2运行检查3、通常以文件形式明确需要进行运行检
本文标题: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2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