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环境保护概论新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来的。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布伦特兰夫人:格罗·哈莱妙·布伦特兰夫人,是国际著名女政治家。她曾三度出任挪威首相,也是挪威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两次担任联合国高级职务(1984年被任命为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1998年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1987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该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且将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1992年8月,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简称《中国21世纪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共同发展: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巨系统不可分割的子系统。系统的最根本特征是其整体性,每个子系统都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只要一个系统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系统的紊乱,甚至会诱发系统的整体突变,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2)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也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三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以及内部各个阶层的协调,持续发展源于协调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公平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纬度: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4)高效发展: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不同于经济学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既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效率,也包含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益的成分。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5)多维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国家与地区又有着异质性的文化、体制、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等发展背景。此外,因为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概念,要考虑到不同地域实体的可接受性,因此,可持续发展本身包含了多样性、多模式的多维度选择的内涵。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球性目标的约束和制导下,各国与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从国情或区情出发,走符合本国或本区实际的、多样性、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具体地说: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三、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性。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资源和环境,就无从谈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充分顾及资源的临界性,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换句话说,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而不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共同性原则(或和谐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地按“共同性原则”办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4)需求性原则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人口压力阻碍发展中国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人口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国人口=前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一、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资源短缺令人忧我国资源状况:1)水资源:人均占有淡水资源233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6000多万农民和500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宁夏西海固有个乡叫喊叫水乡。蚌埠、淮南就在淮河边,在缺水、污染严重时矿泉水、饮料脱销,真是应了漫画“缺水怎么办”,“喝矿泉水、饮料”。2)耕地:全国1/3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0.067公顷。3)能源:供需结构矛盾大,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不高。4)生物:森林质量不高,草原过度放牧。从我国的资源总量来看,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5亿人;能源:不应超过11.5亿人;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人;生态负荷在7~10亿人。不论从哪一项看,都已超负荷。一、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环境危机日益严重:我国的环境问题:1)水体污染加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大江大河受污染,“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就是真实写照。地下水超采,海侵现象严重。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噪声污染:39个城市平均噪声72.6分贝。3)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沙尘暴、浮尘、扬沙天气出现频率增加。4)生物多样性减少:1970年秋天,袁隆平在三亚鹿回头发现雄性不育水稻,1975年~1983年,24亿亩水稻增产2400亿公斤。30年过去了,当年的专家故地重游,再也找不到野生稻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一、中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可持续发展──历史的必然中国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点: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为零;2040年资源、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2050年实现中国生态环境退化率零增长。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模式──生态农业1、概念: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典范。可持续农业强调作物轮作,以减少杂草和病虫害,减少由农业化学品使用而引起的水土资源污染的危害性,推广对自然、生产、消费者无害的病虫害控制战略和方法,增加机械和生物的杂草控制及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动物粪便和绿肥的施用,以增加土壤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质,选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农药等等。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模式──生态农业2、生态农业的特点:1.生态农业的生产结构是农林牧副渔各业合理结合,使初级生产者农作物的产物能多层次利用,以更有效地发挥各种资源的经济效益。2.生态农业强调施用有机肥和豆科植物轮作,化肥只作为辅助能源;3.强调利用生物控制技术和综合控制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案例: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2010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活动评选主题是“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评选以“生产美、生活美、环境美、人文美”为标准,通过网络投票、报纸投票、市民体验投票、专家评选四种方式展开。留民营村地处长子营镇境内,是我国最早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和研究的试点,被誉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自1982年起,留民营村就在北京市环保所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并开展生态农业实验。同时,与农林科学院专家共同制定和实施了生态村农用林建设规划。在留民营
本文标题:环境保护概论新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4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