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
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说明:1.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卷I(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启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是A.建立夏朝B.开创王位世袭制C.推行禅让制D.实行分封制2.商周时期种植的“五谷”,至今仍是主要农作物的是A.稻、棉花B.豆、高粱C.麦、玉米D.稻、麦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的共同点不包括A.依靠和重用有才干的人实施改革B.推动了封建化进程C.促进了政治、经济发展D.促使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4.下列朝代中,最早以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的是A.秦朝B.西汉C.北魏D.隋朝5.下列关于察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②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③成为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④东汉中后期,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A.①③④B.③④C.②③D.①④6.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说明A.汉政府重视构建多元文化体系B.丝绸之路有利于文化交流C.中国与印度半岛国家有了直接交往D.汉匈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7.下图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A.统一南北,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局面B.营建大兴城,使其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C.开通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D.强调“存百姓”思想,改革赋役制度8.科举制创立、健全的作用不包括A.稳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B.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D.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9.下列不属于唐代对回纥政策及措施的是A.设都督府管辖B.和亲C.会盟D.开辟“参天可汗道”10.为唐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的是A.承古萌新、泽被东西B.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C.“唐人”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D.胡汉交融,中西贯通11.北宋初期为缓和农民的反抗,奉行A.“不抑兼并”政策B.募兵、养兵政策C.更戍法D.保甲法12.下列与西夏历史无关的是A.官职分为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B.保持部落兵制,全民皆兵C.宋夏和议,双方约为兄弟之国D.发现目前最早的木活字佛经印本13.下列史实不可能在元代出现的是A.云南地区设行省,并实行土司制度B.在全国范围进行天文测量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揭示封建社会衰落的文学作品出现14.柳永词作的特点是A.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B.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C.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很浓D.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哀婉感人15.下列捍卫了中华民族利益的是①郾城大捷②台州九捷③雅克萨之战④澎湖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④16.下列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现象无关的是A.《农政全书》介绍欧洲的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B.《天工开物》收录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C.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潜滋暗长D.儒学和道家学说被介绍到西方1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伪装中立,进行“调停”的动机是A.趁机攫取新的侵华权益B.控制清政府内政外交C.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D.迫使英法联军退出中国18.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A.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B.使知识分子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C.提倡新学,兴民权,抨击封建思想文化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19.“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减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③欢呼辛亥革命胜利④剪辫子是革命与否的标志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彻底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是A.《定国是诏》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1.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是指A.“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B.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22.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B.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互相配合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23.下列图片所示内容中,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是24.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全新课题的最完整表述是A.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B.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C.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25.下列符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政策的是①《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达成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和兰新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④江苏吴江市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经济技术合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卷II(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携带礼物访华,一是向乾隆祝寿,二是希望中英发展贸易,并在北京建立大使馆。由于乾隆坚持英国使团行三跪九叩礼,双方发生争执,最后以马戛尔尼单腿下跪平息,却惹恼了乾隆。谈及通商,乾隆回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断然拒绝。英国的外交斡旋失败,无功而返。《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同日本客人的一次谈话中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对外关系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三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既不是功臣,也不是卖国贼,只是代表中国做了一场谈判。”作为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作为中国入世的标志性人物,龙永图当年承载了媒体的盛誉。但是,随着条约的履行、国门洞开与外资涌入,入世的冲突与烦恼也逐渐显现,龙永图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争议的漩涡。面对各种指责,龙永图自感问心无愧。《燕赵都市报》(2005年12月)请回答:(1)材料一中,马戛尔尼来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分)清政府在对外交往方面持怎样的态度?(2分)该态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入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材料二“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三“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得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请回答:(1)红军长征中战胜了哪三方面的艰难险阻?(3分)(2)材料二中的“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指的是什么?(2分)建国初,更伟大、更艰苦的工作主要有哪些?(3分)(3)据材料三指出“加快新长征的步伐”的目的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开始“新长征”的主要背景。(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认识。(2分)28.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请回答:(1)清朝前期,我国版图得以奠定的原因有哪些?(4分)(2)清朝晚期,我国领土为什么不断沦丧?(4分)(3)简述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4分)29.农民、农村和农业是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三农”问题。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请回答:(1)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农村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但农业现代化尚未普遍实现,试分析其原因。(6分)
本文标题: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