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章末质量评估(一)一、选择题(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6~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田径运动会400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C.这样做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解析:这种做法其实是公平的,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B正确.答案:B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解析:根据h=12gt2可得,12g×(5s)2-12g×(4s)2=18m,因此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4m/s2,2s末的速度v=gt=8m/s,A错误;第5s内的平均速度v-=181m/s=18m/s,B错误;第2s内的位移h2=12gt22-12gt21=12×4×22m-12×4×12m=6m,C错误;物体在5s内的位移h=12gt2=12×4×52m=50m,D正确.答案:D3.(2017·东海县学情调研考试)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解析:从图中可知a车的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所以a车静止,b车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车先朝着正方向运动,由朝着负方向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A、B错误,C正确;曲线b在顶点处的斜率为零,即速度为零,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都比a车的大,D错误.答案:C4.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开始刹车经3s,汽车的速度大小为6m/sB.开始刹车经3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9mC.开始刹车经3s,汽车的位移大小为12mD.汽车在开始刹车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解析:汽车制动到停止的时间t0=Δva=2s.刹车位移x=v202a=12m.所以经过3s时,汽车已停止,所以速度为0,故A、B错误,C正确.经过2s汽车停止,所以3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则x′=12m,v-=x′t=123m/s=4m/s,故D错误.答案:C5.甲、乙两辆小车由同一地点出发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B.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C.相遇前甲、乙最远距离为6mD.甲、乙同时开始运动解析: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的加速度a甲=ΔvΔt=44m/s2=1m/s2,乙的加速度a乙=Δv′Δt′=41m/s2=4m/s2,所以运动时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之比为,故A、B错误;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则Δx=12×4×4m-12×1×4m=6m,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甲先运动3s后乙开始运动,故D错误.答案:C6.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受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如图所示,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解析:以自己(或自己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静止不动,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水向身后走去,A、D正确,C错误.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看到自己向山靠近,B错误.答案:AD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位移—时间)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车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小于BC段运动速度解析:AB段物体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BC段发生的位移是8km,CD段发生的位移是-12km,所以CD段发生的位移大于BC段发生的位移,故B错误.CD段斜率为负值,速度为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沿着负方向,BC段斜率为正值,速度为正,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即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由题图得知,CD段斜率最大,速度最大,物体运动最快,CD段运动速度大于BC段运动速度,故D错误.答案:AC8.某质点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m,又经过2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20-204m/s2=-10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故B正确;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答案:AB9.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50m处,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在第20s末,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在第30s末,甲、乙两车相距50m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解析:由题图可知:甲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是速度—图象一直在时间轴的上方,没有反向,故A错误;在第20s末,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甲=ΔvΔt=1m/s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乙=ΔvΔt=23m/s2,不相等,故B错误;在第30s末,甲车的位移为20×10m+12×20×20m=400m,乙车的位移为12×30×20m=300m,所以甲、乙两车相距400m-300m-50m=50m,故C正确;刚开始乙在甲的前方50m处,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甲可以追上乙,然后甲在乙的前面,到30s末,甲停止运动,甲在乙的前面50m处,此处乙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所以再经过2.5s乙追上甲,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可以相遇两次,故D正确.答案:CD二、非选择题10.(2017·江苏启东中学期中)(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B.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上才能正常工作C.打点计时器连续工作时间很短,应注意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D.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2)某同学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D点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挡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挡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挡光板从开始挡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挡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4.0s.试估算: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m/s;在运动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周期,选项A错误;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需要220V交流电压,选项B错误;开始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选项D正确;打点计时器长时间工作可能烧毁,应注意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选项C正确.(2)D点的瞬时速度vD=x3+x42T=8.33+8.950.2cm/s=0.86m/s.(3)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dΔt1=0.030.30m/s=0.1m/s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dΔt2=0.030.10m/s=0.3m/s,所以加速度a=v2-v1Δt=0.3-0.14m/s2=0.05m/s2.答案:(1)CD(2)0.86(3)0.10.0511.2015年9月19日,四川省康定市境内突发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司机突然发现山坡上距坡底80m处的泥石流以8m/s的速度、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启动后以恒定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求泥石流到达坡底的速度大小;(2)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脱离危险.解析:(1)由运动学公式v2t-v20=2ax得vt=v20+2ax=64+2×0.5×80m/s=12m/s.(2)泥石流在下坡阶段运动的时间为t1=vt-v0a=12-80.5s=8s.设汽车恰被泥石流追上时汽车运动的时间为t2,泥石流在水平段运动的时间为t3,则在水平段有x泥=vtt3,x车=12a0t22,vt=a0t2,且t1+t3-t反=t2,x泥=x车时汽车有最小加速度.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相关数据解得a0=0.8m/s2,则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应为0.8m/s2才不会被泥石流追上.答案:(1)12m/s(2)0.8m/s212.下图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请根据表格计算:车速v(km/h)反应距离x′(m)刹车距离x(m)停车距离L(m)40101020601522.537.580A=()B=()C=()(1)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请在表格中填上A的数据;(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请在表格中填上B、C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驾驶员发现前面50m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过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s,请问他能在50m内停下来吗?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驾驶员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t=x′1v1=x′Av3①解得:x′A=v3v1·x′1=8040×10m=20m(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汽车刹车的加速度相同,则:x1=v212a,xB=v232a解以上两式得:xB=v23v21·x1=802402×10m=40mLC=x′A+xB=20m+40m=60m(3)解①式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t=x′1v1=10403.6s=0.9s喝了酒的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t+0.1s=(0.9+0.1)s=1.0s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x′=vt′=723.6×1.0m=20m刹车距离:x=v2v21·x1=722402×10m=32.4m停车距离:L=x′+x=(20+32.4)m=52.4m50m故汽车不能在50m内停下来.答案:(1)20(2)4060(3)不能在50m内停下来章末质量评估(二
本文标题:章末质量评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807 .html